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系出手,芯片巨頭紫光再現新變局

文 / 華商韜略 王又新

中國校企成功標杆,超級校企清華控股再一次走在了改革發展的前頭。正以“芯”“雲”兩大核心奔向世界級高科技企業的紫光集團,因此站上新裡程碑。

【校企改革再創新】

伴隨紫光集團旗下紫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最新公告出爐,此前備受關注的中國第一大高校企業——清華控股的改革大棋,走完最關鍵的一步。

公告顯示,9月4日,清華控股已分別與蘇州高鐵新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高鐵新城)及海南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海南聯合)簽署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協定》。

公告披露的協定內容顯示:此前持有紫光集團51%股份的清華控股,將分別轉讓其所持有紫光集團30%、6%的股權給高鐵新城及海南聯合。

這意味著,清華控股將不再是紫光集團的單一最大及控股股東,但根據簽署的另一份協定,交易完成後,清華控股、高鐵新城、海南聯合三方將對紫光集團實施共同控制。

這也是此次轉讓的一大創新所在:一舉多得地讓產權結構更加優化,更多企業資本介入讓股東更加多元化,以及產業企業的發展體制變得更加市場化——

對清華控股而言,它需要更加市場化地尋找更多力量來支持屬下的企業發展,並以適當的退出機制收獲產業培育的成果;對高鐵新城與海南聯合而言,它們需要立足自身的優勢,尋找更具確定性並更加面向未來的產業。

對於身處競爭最為激烈和嚴苛,且變化日新月異之高科技產業環境的紫光集團而言,它也需要更加靈活高效的經營管理體制,乃至更多的資源,去支持其在全球產業的競合中發展。

鬆綁單一資本對企業的絕對控制,這樣的案例,在整個混合製改革中也是一大創新。

清華控股能完成這樣的創新,並且信心十足地以紫光集團為試點來開展這個創新,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清華控股在這方面的豐富經驗、領先成果,以及紫光過硬的自身條件。

【改革的又一大步】

紫光集團今日的成就,正是一次次成功改革的結果。

其核心公司紫光股份1999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紫光集團改革發展史上的關鍵裡程碑。背靠清華大學的金字招牌,以及資本市場對科技產業的追捧,紫光股份上市不到半年股價即突破百元大關,成為行業內的第一支“百元股王”。

但它最大的挑戰也在此間發生。

因為市場和產業經驗不足,特別是缺乏投資風險管理意識,龐大起來的紫光股份不但沒有實現更好的發展,反倒陷入從未有過的困難:2001年出現歷史上的首次虧損。

直到2009年,一次更大的改革為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引入清華校友趙偉國旗下的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成為集團49%的股東,清華控股將所持集團股份減低至51%。

紫光集團由此成為清華產業裡最早嘗試混合所有製的企業之一。

出生於新疆的趙偉國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靠維修電視和幫人寫軟體獲得收入讀完大學。大學畢業後,趙偉國先在中關村做了3年工程師,後回清華攻讀通信碩士學位並開始了與紫光的緣分,最終職至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

1997年,趙偉國出任清華大學旗下另一家公司同方電子的總經理,後於2004年辭職創辦了私人企業健坤集團,從事IT、天然氣、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

趙偉國與紫光算是相互知根知底,而真正打動清華控股的是,他此時已是一名創業卓有成效且具雄才韜略的成功企業家,並對發展中國高科技產業有著獨到見解與遠大使命。

此後,趙偉國先後出任紫光集團總裁、董事長,紫光的經營活力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肩負起重塑紫光的使命後,趙偉國放眼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格局和趨勢,立足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實際,跳出紫光當時的格局,將其未來鎖定在半導體產業上,並圍繞這一新的戰略目標啟動了一系列的工作,也給紫光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改變。

2013年,已對新的業務戰略非常清晰,也讓內部經營管理煥然一新的趙偉國,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展開一系列的收購行動。2013年,紫光集團以17. 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商展訊通信;2014年,以9.07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手機芯片商銳迪科;2015年5月,又斥資23億美元洽購惠普旗下華三通訊51%股權……

▲紫光董事長趙偉國

趙偉國認為,中國在半導體產業已經落後發達國家太遠,完全靠自身的積累去追趕,幾乎已經不可能,收購則可以發揮市場和資本的作用,極大地彌合、縮短這種差距。

但在發達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特別關照下,收購並不能真正讓自己長足發展,掌握最核心的技術。於是,以收購打下發展根基之後,他又及時啟動了自主發展的按鈕。

如今,紫光集團已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設計企業,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希望率先衝入世界領先陣營的半導體公司。

目前,紫光集團不僅在移動通信、存儲、安全、AI等多個領域掌握極具競爭力的芯片技術,並且擁有全面的雲網基礎架構產品,貼近行業需求的雲解決方案,以及從芯到雲的全產業鏈能力。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公司已分別取得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績,並與英特爾、惠普、西部數據等全球IT巨頭形成戰略合作。

2016年以來,紫光集團更相繼在武漢、南京、成都投資建設存儲芯片製造工廠,開啟了在芯片製造產業重點突圍和發展的巨集大布局。

今年四季度,紫光旗下長江存儲耗資10億美元、動用1800人團隊、歷時2年研發成功的國內第一顆32層3D NAND閃存芯片將實現量產,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一大歷史突破。

而此時,無論紫光,還是清華控股,都需要繼續改革了,於是也就有了此次的又一大步改革。

【紫光喜迎大利好】

高校辦企業有很多的優勢,但在經營管理體制上也存在比普通國企更明顯的不足。早在2000年,國家就開始對校企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和校企改製的探討,創造了中國校辦產業輝煌的"清華系"則一直扮演著改革的領軍者角色。

2001年1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體改辦、教育部等提出的《關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規範校辦企業管理體制試點指導意見》。當年底,清華大學率先把自己草擬的校企改製方案上報到教育部,並在隔年3月得到了教育部批準,清華控股也在此後成立。

經過10多年發展,清華控股取得了非凡成就。官方資料顯示,2017年,清華控股已排名中國企業500強第163位,研發強度更是位居第7位,並以控股超過6家上市公司,累計超過1700億市值和818億淨資產穩居中國校企最大最強。

站在這個基礎上再改革,對清華控股而言,不但是下屬企業發展的需要,以紫光為例,它需要更多的資源,積聚更多的力量去實現其進一步的高難度發展,同時,也是整個國企深化改革的大勢所需,是其使命所系。

今年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依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向,進行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而且還特別強調要尊重教育規律,對高校所屬企業進行全面清理規範,理清產權和責任關係,分類實施改革工作,促進高校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

最後一句很重點:集中精力辦學。言外之意,大學應該減低自己辦企業的精力比重。

此次引入新股東入股紫光集團也就順理成章,而其披露的方案也顯示,這將是一個對各方都有利的安排。尤其是紫光集團,將因此迎來新的大利好。

清華控股、高鐵新城、海南聯合三家共同控股後,紫光的經營活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此前,紫光集團的重大事項需要上報清華大學直至教育部、財政部審批才可執行,此後,則有望在更靈活的層面,比如在地方國資委層面就得以推動實施。

而且,不只是靈活。相對國資委而言,教育部的專業畢竟不在產業企業。這也是高鐵新城、海南聯合此次入股的一大看點,兩家地方國資以重金投入半導體高科技產業,並對紫光的混合所有製特別青睞,本身就顯示出對產業趨勢的專業前瞻和長遠布局信心。

更重要的是,高鐵新城、海南聯合的加入,不但讓企業運營管理更靈活、更市場化,同時也能給紫光集團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支撐要素。

事實上,高鐵新城在此次合作之前,就已經與紫光有過合作。

目前,紫光集團旗下紫光股份的全資子公司紫光數位與高鐵新城的子公司高鐵新城經濟,分別為紫光數位小貸持股60%的第一大股東和持股30%的第二大股東。此外,紫光還與高鐵新城合資創辦了蘇州紫光高辰,並分別持有60%和40%股權。

紫光還收購了全球芯片封裝測試龍頭企業日月光蘇州子公司30%的股權,深入布局到封裝測試業務。高鐵新城一旦成為紫光的單一第二大股東,將大大有利於紫光在蘇州乃至整個長三角的布局發展,而長三角也正是紫光投資布局的重點區域之一。

海南聯合是經國務院批準、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出資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也是海南唯一的一家省級資產管理公司,全國唯一經國務院辦公廳下文批準成立的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海南國資委的全資公司,它的入股則將為紫光把握海南自貿區、自貿港的有利政策和環境,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帶來直接的便利。今年6月,海南省副省長曾專門前往紫光總部對其進行考察,並對紫光與海南的深度合作表達了歡迎和期待。

趙偉國曾在談到紫光集團2009年改製之後的發展時說,“這是高校資源和市場力量的一次完美結合。結果證明一切。”目前,紫光已經制定了“未來五到十年成為全球閃存主要供應商,芯片設計市場份額世界數一數二”的目標,此次改革則將為目標實現再添動力。

高鐵新城、海南聯合的入股,也顯示出地方政府正在打破傳統的地界和邊界,以更寬廣的眼光和更前瞻的思維更好地服務產業,創造價值。這些創新探索,也將對校企、國資改革改革起到標杆示範作用。

如何釋放企業創新活力,尤其是和企業家精神更好地擁抱與結合,對經濟的活力提升、產業的轉型更新具有積極意義,這也讓清華控股的此次行動,更加值得期待。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