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在擔心腰突嗎?下面的方法改善你的腰椎,很管用

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姿勢,養成了各自的習慣,其正確與否對人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起到良好的治療與預防作用。

腰突具體有哪些原因形成?

1. 創傷、勞損

外傷及積累勞損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雖生理前突,椎間盤後薄前厚,人們在彎腰時,髓核向後方移動而產生反抗性彈力,其彈力的大小與負重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如負重壓力過大,纖維環的退變及本身已有的缺陷,髓核就有可能衝破纖維環固定而膨出、突出或脫出。

2. 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

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在20歲左右就已經開始,纖維環變性、增厚、彈性減小;30~40歲時椎間盤進一步失去彈力及膨脹性能。椎間盤沒有血液循環、修復能力較差,加之脊柱每年400~500萬次的活動頻率使腰椎間盤受到來自不同方位的應力,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病變。

3. 受寒

椎間盤受寒後使腰背部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減少,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導致椎間盤的內壓升高,特別對於已經變性的椎間盤,更可造成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推薦一個腰椎食療偏方:

鵪鶉燉黑豆

材料:鵪鶉一隻去毛去內臟,洗凈,黑豆兩把提前泡發,生薑3片

使用:鵪鶉切塊,與黑豆,生薑片,放入鍋中,燉煮2個小時,鵪鶉黑豆熟爛,吃肉吃黑豆喝湯,每周2次,

功效:補氣血,祛瘀阻,填骨髓,增氣力,補虛能食,利於腰椎病恢復

那麼,腰間盤突出患者治療及後期防複發,需要做到的鍛煉方法有哪些:

1.姿勢:俯臥位,保持髖部緊貼床面,用肘部將上身撐起,使腰部輕輕後伸。開始要輕輕緩慢進行練習,最初保持後伸的姿勢5秒鐘,逐漸達到30秒鐘,重複10次。

播放GIF

2.姿勢:俯臥位,保持骨盆與床面緊貼,用手輕輕托起上身,在此過程中保持腰部和臀部的放鬆。在此姿勢下保持1秒鐘,重複10次。

3.姿勢:俯臥位,骨盆部位墊一薄枕,雙手伸向後背到腰部,輕輕抬起頭和胸部,保持雙眼直視地面。開始時堅持5秒鐘,逐漸增加到20秒鐘,爭取重複8~10次。

4.姿勢:俯臥位,頭和胸部貼近地面,輕輕抬起一側的上肢,對側下肢繃緊,緩慢抬離床面5~10厘米。開始堅持5秒鐘,重複8~10次。目標是在此姿勢下,堅持20秒鐘。

播放GIF

5.姿勢:仰臥位,雙膝關節屈曲,雙手胸前交叉,上身輕輕抬離床面。堅持2~4秒鐘,然後輕輕放平到開始的姿勢,重複10次。此法用於上腹部肌肉的練習,此前的練習主要是鍛煉腰背部肌肉。

6.姿勢:仰臥位,保持腰部與床面緊貼,將一側下肢伸直,緩慢抬高20~30厘米。保持下肢抬高的姿勢約10秒鐘,然後再緩慢放下,重複10次。此法用於下腹部肌肉的練習。

如果病人不能進行俯臥位的練習,那麼,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鍛煉,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後仰姿勢:站立位,將雙手放在腰部,雙膝輕輕屈曲,身體向後方輕輕後仰。

目前,腰間盤突出、滑膜炎、頸椎病等骨科問題,臨床上以保守治療為主,90%能得到治癒!

你還在為你的疼痛久治不愈找不到好的醫生而煩惱嗎?

你是不是花了很多冤枉錢,各種治療方法都嘗試過了仍然酸麻疼痛難忍?

如果你有疼痛的一些問題,你也可以和我聊一聊,我會給你一些方法,給你一些好的建議

陳老師微信155 1556 842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