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就是「心眼小、心胸狹窄」造成的嗎?

??雖然每個人生活中基本都有那麼幾個通過一些大事、小事透露出內心自私小心眼兒的人,但要是把抑鬱症患者和這些人等同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樣吧,當你長時間陷入焦慮、失眠、沒有胃口、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願見人社交……而且逛街、出去旅遊、甚至喝的伶仃大醉都不起作用時,你就知道這個抑鬱和小心眼自私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現在抑鬱症已不是一個陌生的「疾病」,但在認識上,很多人存在一定的偏見。

有些人認為,抑鬱症就是「心眼小、心胸狹窄」造成的,並且,這往往是抑鬱症的家屬經常在說的。

這實在是一種狹義的認識,我們如何去界定這種「心眼小」呢?有很多抑鬱症患者生活中,被公認是一個大方、好施的人,為人謙和、替人著想,相反,被認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人,反倒「好好的」,這又如何判定呢?從我們熟知的國內影星張國榮,到美國喜劇影星羅賓威廉姆斯,生前享譽無數人的敬佩和稱讚,我想一個「心眼小」的人,是不可能獲得如此美譽的。

「心眼小或是心胸狹窄」,只能是一種牽強的描述。

一個人炒股賠了很多錢,可以做到無所謂,但卻因一句話雷霆大發、徹夜難眠,類似的情況,一個人毫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自己,但卻因丟了幾十元錢無限自責,同樣徹夜難眠。面對歹徒可以鎮定果敢的人,但看到老鼠反倒嚇得心驚肉跳,這是不是膽小呢?

抑鬱症的就診率不到10%,很多人把抑鬱症簡單地理解為「鬱悶」、「小心眼」,或者認為抑鬱就是抑鬱症,無法治癒。其實抑鬱為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現象,是一種負性情緒,不能把偶爾的情緒低落劃為抑鬱症。抑鬱症作為常見的精神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為主要臨床特徵

用「心眼大小」來衡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衡量抑鬱症,實在是一種片面。無論是「心眼大小」的人都有他的執著,內心都有敏感、脆弱的角落,所以,人的心理局限不應被看成是一種「心眼小、一種心胸狹窄」。

公眾對抑鬱症認識上的一大誤區就是容易混淆「抑鬱」和「抑鬱症」。隨著社會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抑鬱情緒有增加的趨勢,有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是得了抑鬱症。抑鬱症是遺傳、性格、社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不是造成抑鬱症的必然因素。

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或自己有情緒方面的問題,不要貿然做出判斷或診斷,應積極尋求專業幫助。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家來做,這一點很重要。

抑鬱症有「三高兩低」特點:高患病率、高複發率、高自殺率以及低識別率、低治療率。目前,對於抑鬱症的識別和治療率均不足10%。

專家們認為,抑鬱症患者應接受全病程治療(急性期、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以降低複發率。一般急性期治療為6-8周,可控制癥狀,盡量達到臨床治癒。鞏固期治療為4-6個月,維持期治療需1年左右。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案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藥物治療是最常用和首選的有效抗抑鬱治療方法。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經過規範化治療,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臨床治癒,緩解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鬱藥物一般在治療後1-2周才開始起作用,患者千萬不要覺得無效擅自停葯。很多患者擔心抗抑鬱藥物有藥物成癮等副作用,病情稍好一些就不吃藥了。專家提醒說,抑鬱症對身心造成的痛苦和對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損失,遠遠大於藥物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堅持服藥。

身邊人出現抑鬱症傾向,家屬朋友應該怎麼幫助?對抑鬱症患者來說,社會支持非常重要。有一個傾訴的對象,談出心裡的困惑,周圍人給予理解幫助,對抑鬱症患者非常有幫助。此外,運動也是應對抑鬱的有效辦法,運動對抑鬱症治療的貢獻度在20%。但是重度抑鬱症的病人精力減退、興趣喪失,運動不起來,這就需要尋求專業的醫學幫助。還是那句話,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