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進補,吃一堆補品不如吃一把它!補腎健脾,還能治失眠

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眼下秋至,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

怎麼辦呢?

宋代文豪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就有一條是吃芡實。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為秋季進補佳品。


生芡實補腎,炒芡實健脾

秋進補,吃一堆補品不如吃一把它!補腎健脾,還能治失眠

芡實原植物(左圖),果實採摘後取出種子,去掉硬殼即得芡實(右圖)

芡實,又名「菱弟」、「水中丹」,俗稱「雞頭米」,有著上千年藥用歷史。

《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說芡實可「益精氣,強志,令人耳聰目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神仙。」

《本草綱目》記載:「芡實能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遺精、白濁、帶下」。

現代科學也證實,芡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微量元素,可以保證體內所需營養成分;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蔔素濃度,從而降低肺癌、胃癌的發病率。

芡實為新鮮採摘的種子,除去硬殼(外種皮)自然烘乾製成的,分為生用和炒用兩種。

生(乾)芡實,以補腎為主;而(麩)炒芡實,則以健脾開胃見長,使用時需注意區分。

肇慶芡實最為道地,遠近聞名

芡實有南芡和北芡之分。

北芡,又稱池芡,主產於山東、皖北及蘇北一帶。

南芡主產於廣東、湖南等地,為北芡改良而成,具有粒大如珠,肉色如玉,甜潤軟糯的特點,俗稱雞頭肉,品質較北芡好。

其中,肇實為南芡中之佳品,因產於廣東肇慶而得名,以顆粒大、藥力強而著稱,從古至今,被奉為道地藥材。

肇慶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芡實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上好的芡實,怎麼挑

市場上,常有以次充好的芡實,或為陳貨,或有蟲蛀,或經硫黃熏製。我們怎樣才能快速辨認芡實的「真偽」,選購到道地的芡實呢?

秋進補,吃一堆補品不如吃一把它!補腎健脾,還能治失眠

芡實原藥材:為類圓形,常切開兩瓣

具體可按以下方法選購——

1、看外形

芡實完整者,呈類球形,直徑5~8毫米,經加工後,多切成兩瓣,呈龜殼狀,表皮平滑或有不規則的網紋,一端有凹點狀的種臍痕,斷麵粉性。

選購時,以粒大、均勻、無蟲蛀、無碎粉及雜質者為佳。

2、看顏色

芡實表面有棕紅色內種皮,常稱為紅芡,一端黃白色,約佔全體的1/3,除去內種皮顯白色。

選購時,以顏色棕紅或白色(不帶內種皮),色澤均勻者為佳。顏色偏暗發黑,多半為陳貨,不新鮮者。

3、口嘗

口嘗粉性足,味淡者為好。

有酸味者為硫黃熏製品;齒咬鬆脆易碎的為身乾,帶韌性者表明受潮。

4、鼻聞

氣微而清新者為正常。 有刺激性,略帶酸味者為硫黃熏製品。


芡實食療方

芡實蓮子茯苓粥

材料:芡實 30 克、蓮子(去心)30 克、茯苓10 克。

做法:將芡實、蓮子和茯苓洗凈,浸半小時,加入適量清水,文火熬製約1~2小時成粥樣,調味即可。

功效:適合年老體弱、慢性腹瀉、失眠多夢、夜間多尿者。

秋進補,吃一堆補品不如吃一把它!補腎健脾,還能治失眠

淮山芡實燉魚肚

材料:淮山藥 50 克、芡實 30 克、魚肚 1 個。

做法:淮山藥,芡實洗凈,浸半小時;魚肚用開水浸泡 20 分鐘,洗凈切幾件;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 1~2 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適用於遺精、遺尿、頭暈耳鳴、腰酸疲乏,或老人視物不清、夜尿頻多、手足不溫者。

以下人群,不宜用芡實

便秘、尿赤、產後、嬰幼兒,皆不宜用芡實。

  • 芡實性味甘、澀、平,適合脾虛泄瀉、濕盛白帶、腎虛遺尿、遺精之證。
  • 芡實具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婦女產後皆不宜食。
  • 嬰幼兒不宜食用,可能會導致小兒性早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