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凍」養生季,如何做到涼而不寒?

「一場秋雨一場寒。」近日來,由於幾場秋雨的光顧,重慶的氣溫開始急轉直下。許多朋友也急忙換上了更厚的服飾。而在傳統醫學裡有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不減衣,秋不加帽」、「熱不馬上脫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說法。那麼,時下正值秋季,我們要如何科學地凍一凍才健康呢?

秋凍可以顧護陽氣

適合身體素質好的人

「不管是『春捂』還是『秋凍』,目的都是顧護陽氣,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保持一種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重醫附二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宋代義教授表示,所謂「秋凍」的含義是,通過適當的「秋凍」,讓人體慢慢適應逐步下跌的氣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做準備。就像是潛移默化的煆煉,「秋凍」能在無形中提高人的體質。另一方面,在中醫理論上,秋天是養陰的季節,如果穿得太多,就會助長陽氣,對身體不利。

然而,現代人容易體質偏寒,表現是脾胃虛陽氣弱的癥狀,大多都不適合「秋凍」。他指出,「秋凍」隻適合身體素質好的人,老人、小孩及體質虛弱的人千萬別嘗試「秋凍」,因為這類人陽氣本來就不足,根據溫度適時添加衣服保暖才益於他們固護陽氣。

秋凍原則 要涼而不寒

掌握好秋凍的時機也很重要,宋教授表示,早秋是秋凍的好時機,晚秋再「秋凍」,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如果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減少穿衣適當「凍」一下,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但接近初冬時,氣溫降到15℃以下,要穿上秋冬衣服了。

他表示,秋凍的原則是,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體質好的兒童也可以秋凍,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秋凍」,使其逐漸適應。

身體這5個地方「凍」不得

宋教授表示,「秋凍」也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身體有這5個部位千萬不能凍著了:

1.秋季頭部不宜受涼,尤其不宜晨起洗頭,這樣易受風寒。

2.頸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則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還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

3.腹部保暖也至關重要,因為肚臍皮下沒有脂肪,容易受風寒侵入。肚臍一旦受涼,腹部腹瀉在所難免,若長期受涼,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

4.人體的各個關節部位應特別注意,若在陰冷、潮濕的氣象著裙裝、短裝,腿部會因風寒的侵入耳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癥狀,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5.腳部,因為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人們常說「腳冷,則全身冷。」全身若冷,病邪也會乘虛而入。

平日手腳冰涼的人 不宜秋凍

「秋凍」也並非人人適宜,宋教授提醒,平常「輕易氣短、愛喘大氣、手腳冰涼、脾胃不好總腹瀉」的氣虛、陽虛體質,自我體溫調節功能減退的體質虛弱人群,不太適合「秋凍」。抵抗能力較弱的人群,遇冷抵抗力下降,禦寒能力減弱,身體會很快發生不良反應,誘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應注意氣溫變化添加衣服。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繫,以奉稿費。

播放GIF

戳原文,訂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