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胃炎的病案分析

【病案】宋某,男,65歲,退休乾部。2001年9月8日初診。主訴:胃脘部疼痛反覆發作3年多,近1個月加重。病史:患者3年前開始胃脘部脹滿疼痛,反覆發作,最近1個月,因情緒不舒且勞累過度,致胃脘部疼痛加重,伴有兩脅部脹滿,噁心,失眠。近半個月食慾不佳,進食困難。

檢查:體溫、血壓、呼吸均未見異常。查體:神志清楚,語言流利,面色萎黃,腹部平坦,對稱。腹壁緊張度適中,胃脘部有壓痛,肝脾未觸及。胃鏡檢查可見胃黏膜蒼白,皺襞變平坦,可見淺表糜爛,提示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舌苔薄黃,脈沉弦。

診斷:西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斷:胃脘痛(肝氣犯胃)。治療:治法:補脾益胃、疏肝理氣。取穴:中脘、內關、期門、足三裡、太沖。

操作:囑患者取平臥位,充分暴露胃脘部,在腧穴部進行常規消毒後,中脘穴垂直進針1.2寸,行撚轉補法至針下產生脹重感,並向胃脘部擴散;期門穴由外向內平刺,進針1寸,行針至得氣;足三裡穴垂直進針1.2寸,行提插補法,致產生強烈的酸、脹的針感;太沖行撚轉瀉法致得氣。留針30分鐘。每日針一次。連續針2天后,自覺胃脘部疼痛、脹滿感明顯減輕,可稍進清淡飲食。後又連續針刺20日,癥狀完全消失,食慾明顯增強,精神狀態亦較好。複查胃鏡,提示萎縮性胃炎明顯好轉,淺表性炎症消失。隨訪1年,未見複發。

慢性胃炎

【按語】慢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與急性胃炎反覆發生持久不愈有關;感染因素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免疫因素以及十二指腸液返流等因素有關。淺表性胃炎主要病理改變為胃淺層黏膜充血、水腫、滲出或有少量糜爛、出血,間質內有漿細胞、淋巴細胞浸潤。萎縮性胃炎主要病理改變為胃腺體萎縮,數目減少,黏膜層變薄,黏膜皺壁變得平坦甚至消失。慢性胃炎屬中醫學「胃脘痛」範疇。其發生與脾、胃、肝的關係較為密切。

多由於飲食不節或勞役過度,致使脾胃升降失常;或情志不暢,肝氣鬱滯,橫逆犯胃,致肝胃不和;或脾胃虛弱、胃陰不足而致。治療以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本案患者因素有胃痛之舊疾,此次又因情志不舒而發病,故針刺時應補胃與舒肝並用。《靈樞·九針十二原》:「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胃炎怎麼辦

王富春教授在針刺時,強調針下得氣,當瀉者瀉,當補者補,使經絡氣血暢通,氣至病所。中脘穴為胃的募穴,腑之會,是胃經脈氣結聚之處,為臨床上治療胃病的要穴,有理氣行滯,健脾和胃,降逆止嘔、消食化積之功。內關穴為心包經之絡穴,因心包經之絡脈「下膈,歷絡三焦」,故針刺之可通達三焦氣機而止痛。期門為足厥陰肝經腧穴,位於脅肋部,有疏肝通絡止痛之功效。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是治療脾胃病的首選穴,能補能瀉,能清能溫,有健脾和胃,消積行滯,降逆止痛,通腑利濕的功效。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中說:「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慾不下,取之三裡也。」太沖為肝經之原穴,可疏肝和胃,解鬱止痛;而中脘、足三裡相配,為「合募配穴針法」,是治療腑病的經驗配穴法。上穴合用,使脾胃得以調和,疾病得愈。

慢性胃炎患者在愈後也應注意飲食的調整。由於在慢性胃炎發病過程中飲食因素佔有重要地位,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宜細嚼慢咽,從而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避免用酸度高的食品和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宜少食多餐,有條件每日可安排4~5餐;宜注意飲食衛生,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害;盡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忌食生冷、硬的食物;少飲酒及濃茶;正確的治療配合正確的飲食,能治癒慢性胃炎。

本文節選自 王洪峰主編《針醫百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