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宗罪共涉金額12億最高刑期15年 魏銀倉戰董明珠完敗終結?

董明珠與魏銀倉鬥法再更新。

近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董明珠等股東不實報導及追訴大股東案件進展的說明》,銀隆悉數抖露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等人7樁涉嫌刑事、民事犯罪等情況,總涉案金額12.62億元。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珠海,是一家以鋰電池產業為經營核心,集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製造、智能電網儲能系統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至6月,銀隆新能源以2292輛的純電動客車產量成為行業第三。

2016年以前,銀隆新能源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2016年,董明珠以個人投資人身份,聯手萬達、京東等公司共計30億元共同入股銀隆新能源,隨後董明珠又進行增持,成為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自帶流量的董明珠讓銀隆新能源一時間備受關注。

除了知名度增加,公司的各種問題也盡數暴露。2018年初,銀隆新能源被爆出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超過10億元;隨後的5月,多家媒體報導銀隆河北武安工廠大面積減產,廣東證監局披露顯示,銀隆新能源的上市輔導已終止;6月初,銀隆宣布裁員44%,人數達8000人;7月,南京銀隆產業園由於和業主方的糾紛未平,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

公司和大股東之間的矛盾也逐步更新。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越對時間財經表示,銀隆新能源歷數原董事長等人的諸多可能的犯罪中,職務侵佔的控告最為嚴重。若控告成立,魏銀倉或面臨最高為15年的刑期,除了侵佔欠款之外,其個人合法財產可能也會被判沒收。

此外,對於銀隆新能源來說另一個更可怕的隱患是,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珠海銀隆基於鈦酸鋰電池技術發展汽車產業,一般認為難以躋身主流車企行列

“7宗罪”

其實早在去年11月份,銀隆新能源就曾發布公告稱,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公司利益超過10億元,此次說明詳述了相關案例。其中魏銀倉、孫國華等採購設備虛增價款2.6億元、虛構1.7億元工程款的建設合約,均涉嫌職務侵佔罪。冒領公司補償款1.5億元,涉嫌刑事犯罪。此外還有同一專利重複轉讓,公司損失9500萬元及利息;債務抵銷,公司損失3.75億元及利息;貨款無法收回,公司損失2.12億元及利息;孫國華妻子吃空餉等均涉嫌民事犯罪。

張越表示,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部門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部門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根據相關法條規定,100萬元以上就屬於數額巨大。可見,若銀隆新能源對魏銀倉等控告最終成立,魏銀倉將面臨至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對於職務侵佔罪的量定比較複雜。如果民營企業員工侵佔公款時是想要歸還的,比如跟公司簽了借款協定或者做帳到公司裡,那麽職務侵佔可能變為挪用資金罪。不同的是,職務侵佔最高刑期為15年,而挪用資金罪的刑期為3到10年。

此外,說明還表示,媒體報導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於2018年12月從香港前往美國,原總經理孫國華已被警察部門限制出境,經核實,情況屬實。對於媒體報導的魏銀倉沉迷賭博輸掉幾億元,並請專人接送到澳門賭博,該人由公司發工資。經公司核實,一名蔡姓人員在與公司無勞動關係、也未向公司提供任何勞務的情況下,2015-2017年間以月薪2萬元發放工資。公司正在核實,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是否存在挪用公司資金償還巨額賭債的情況。

據媒體此前報導,魏銀倉為河北邯鄲市武安市賀進鎮翟家莊人,17歲初中畢業後去部隊當兵。此前生意涉及汽車修理、公路建設、鐵礦開採、房地產。當過邯鄲市人大代表、珠海人大代表。現或已持有美國綠卡。

魏銀倉與董明珠從去年11月開始正式撕破臉。早前的2017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2018年3月,接替魏銀倉的孫國華也宣布不再擔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換成盧春泉擔任新的董事長,賴信華(格力電器鄭州公司原總經理)擔任總裁。至此,銀隆創始團隊退出管理層,公司由董明珠實際控制。

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的一紙聲明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正式揭開了網友戲稱的“董明珠與魏銀倉鬥法”。

此後,魏銀倉反將一軍,回應媒體稱,“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並表示,董明珠兩年前從魏銀倉處借了10億元入股銀隆,此後董小姐借錢不還,迫使魏銀倉外出借高利貸,才導致如今的情形。

雙方各執一詞的爭鬥還未結束,可銀隆新能源還等得及嗎?

不受影響?

多個媒體獲得公司回應都稱資產侵佔事件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但是銀隆新能源的未來仍不樂觀。

根據格力電器相關公告可知,銀隆新能源2014年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48億元、38.62億元、78.98億元、87.52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2.66億元、4.16億元、8.36億元、2.68億元。可見,銀隆新能源的營收在2017年增長明顯放緩,淨利潤下降68%

雖然營收的增長勢頭放緩,但是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卻急速上升。2017年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315.12億元,當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約11%,但是總資產增長65%。由此基本可知,2017年公司的資產收益率顯著下降。

資產收益率下降的同時,公司的快速擴張還可能帶來風險。2017年銀隆新能源開啟擴張模式,相繼斥資100億投資銀隆成都新能源產業園、70億元投資蘭州銀隆新能源產業園項目、70億元投資天津新能源電池與汽車產業基地。以及投資100億在南京建設銀隆新能源南京基地,並收購南京客車製造廠有限責任公司等等,累計對外投資擴張的規模達到800億元以上。

此外,據北京商報報導,銀隆新能源公司應收账款账面餘額快速上漲。2014年、2015年和2016年6月,公司應收账款分別為3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86.6%、82.35%和192.1%。

除了財務問題,銀隆新能源一直引以為傲的技術也備受爭議。董明珠曾公開表示,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沒有問題,主要是企業有一些管理漏洞。銀隆新能源的新能源電池技術,最大的亮點是解決了安全問題,其次是它的使用壽命長。

劉步塵表示,目前,大家公認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偏低,無法在家用轎車使用,屬於動力電池的非主流技術,已經被絕大多數汽車企業拋棄。(台灣時間財經 陳世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