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圖有真相!原來白領喝的最多的,還是速溶咖啡!


作者:張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咖門(ID: kamenClub) 轉載已授權

國慶假期,即使不遠遊,也要找家咖啡館「擺拍」幾張,表示在休假。

然而,當現磨咖啡越來越觸手可及,誰還在喝速溶咖啡?真實的數據讓人出乎預料——

速溶咖啡調查:市場佔比95.2%,但比重在下降

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7年速溶咖啡佔據整個中國咖啡市場的95.2%。

這一數據雖表現亮眼,但對比速溶咖啡前幾年的佔比,或許並不樂觀。

有媒體曾援引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速溶咖啡在中國市場中佔比持續下調,2013年這一佔比曾高達97.6%,2017年降至95.2%,並預計2022年後,這一數據會下跌至91.6%。

萬萬沒想到,速溶佔據咖啡市場的大半江山

「比重下降」的趨勢在線上市場也有體現。

記者從阿里巴巴了解到,目前,在天貓平台上,速溶咖啡銷售額佔比超七成,是線上咖啡市場最大的品類。但它的市場份額有下滑趨勢,增速也趨緩。

用戶畫像:

中老年人竟是速溶的線下消費主力

速溶咖啡,雀巢一家獨大。

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去年,雀巢在速溶咖啡領域的市場份額佔比達72.3%,排名第二的麥斯威爾僅為3.1%。

在杭州各大超市的貨架排面上,也不難看出。

記者在華潤萬家施家橋店的咖啡貨架上看到,40多個速溶咖啡的SKU中,無論是SKU,還是排面面積,雀巢均佔據了將近2/3。

市場份額更是如此。據華潤萬家華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2018年的浙江市場,雀巢佔了75%的份額,麥斯威爾是11%,之後是可比可和藍岸,分別是5%和4%。

問題來了!當下,誰在喝速溶咖啡?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流通食品零售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從線下市場來看,45周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

中老年竟是速溶咖啡的線下消費主力

這是一個令不少人詫異的結果。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洋氣的咖啡,與年輕人匹配,更為合適。

該負責人坦言,近年來,線下市場,年輕消費者「丟失」的比較多,「而在剩下的年輕人中,大多為學生和初級白領,佔了不到20%的份額。」

而這一人群——學生群體和初級白領,恰恰是當下天貓速溶咖啡的主力消費人群。這是記者從天貓咖啡行業小二昆成處了解到的。

更有意思的是,在天貓咖啡消費者中,2017年才第一次「網購」咖啡的平台新用戶佔比超六成。而在這些新用戶中,29歲以下群體佔比高於老用戶。

這不禁讓人下此結論:線下超市丟失的這群速溶咖啡年輕消費者,很有可能去了線上。

那麼,除了學生和初級白領之外的年輕人去哪了?「不排除一種可能性,這些年輕人改喝現磨咖啡了。」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流通食品零售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


速溶的「競爭大軍」:膠囊、濾掛咖啡來勢洶洶

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在一定程度上,消費的場景是有區別的。

前者勝在便利,即使是出差、旅行,隨手帶一包,不出半分鐘,就能喝上一杯;後者的優勢是擁有社交、休閑等屬性,相當於「社交媒介」,深受年輕人喜愛。

除了走進咖啡館喝現磨咖啡外,近兩年,現磨咖啡的其中一個子分類——濾掛咖啡,正在以便攜的形態,取代速溶咖啡,走上白領的辦公桌。它也被認為是精品咖啡品牌脫離門市、走向辦公桌和家庭沖煮等場景的最好手段之一。

根據阿里巴巴平台的數據顯示,濾掛咖啡的銷售額增速在過去三年,超過咖啡豆、咖啡粉,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播放GIF

更高品質是濾掛咖啡的優勢

而對速溶咖啡來說,另一個競爭對手,便要屬膠囊咖啡了。根據天貓數據顯示,膠囊咖啡從2015年起就增速一路走高,2017年增速達到60%。由於製作門檻高、興起時間短,目前,膠囊咖啡的品牌集中度很高。在天貓淘寶平台,85%的市場份額被雀巢Nespresso佔據。

價格對比:1~3元/杯的低價誘惑,使速溶成主流

速溶咖啡與現磨咖啡最關鍵的差異,就是價格。

以雀巢為例,雀巢的速溶咖啡主要分混合咖啡(也就是奶+咖啡)和醇品咖啡。普通的混合咖啡,單杯價格不足1.5元,當配合促銷活動的時候,價格甚至不足1元/杯。高端的混合咖啡,單杯價格大多在2元-3元。

醇品咖啡分國產和進口,超市零售價分別為29元/50g和49元/50g。以天貓旗艦店客服建議「泡25杯」來算,國產和進口的單杯價格為1.2元和2元。

「雖然醇品咖啡市場份額不高,佔據份額僅有12%-15%,但近來發展穩中有升。」雀巢(中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流通食品零售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

相比速溶咖啡,現磨咖啡的價格要高出許多。以星巴克為例,360ml中杯的價格大多在25元-30元/杯。再以當下紅火的互聯網咖啡瑞幸咖啡為例,其APP上顯示,大杯的價格大多在20元-30元/杯。

作為現磨咖啡中的子分類,濾掛咖啡的價格相對便宜些。記者在天貓「illy旗艦店」裡看到,在有店鋪優惠活動的情況下,25包濾掛咖啡的價格為128元,相當於5.12元/杯。

「咖啡消費作為彈性需求,其實對大多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商務部中國咖啡產業聯盟聯合發起人、咖啡文化專欄作家樓波音說,它的消費頻次,其實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成正比的。

樓波音舉了一個例子,在中國的沿海一線城市,比如說上海,2017年年人均消費咖啡的數量是8杯,而在日本,年人均消費咖啡可以達到400多杯,在北歐一些國家,年人均咖啡消費甚至可以達到800杯。

「當然,光說頻次是不夠嚴謹的,消費數量的差距,還與當地咖啡的價格有關。」樓波音說,就拿北歐一些國家來說,現磨咖啡的價格是2歐元/杯,人均月收入是3500歐元-4000歐元。「兩者一比較,就不難理解,為何速溶咖啡仍舊是國內消費主流的原因了。」

價格和消費需求是影響咖啡消費頻次的主要因素

解局:速溶咖啡的「消費更新」之路

速溶咖啡未來會如何走向?會不會被現磨咖啡取代?

在咖啡行業專家王振東看來,在整個咖啡行業的發展中,速溶咖啡的權重還是非常明顯的。「如果速溶咖啡能夠找到消費更新的模式,仍有很大發展太空。」

如何消費更新?王振東說,第一步就是要去掉很多人心中對速溶咖啡「不健康」的標籤,「特別是很多人對其中的反式脂肪酸、高糖分心有忌憚。」

第二步是從口感上來提升。王振東曾經多次到過韓國,也喝過當地的速溶咖啡。「味道不錯,800-1000韓元(折算成人民幣為4.87元-6.08元)一杯,很多便利店都有。」他說。

在王振東看來,之所以當下很多人放棄速溶咖啡而為現磨咖啡買單,還不乏受傳統茶文化影響的原因。「在很多人看來,速溶咖啡是工業產物,現磨咖啡在體驗上更有優勢。」

「未來,咖啡的消費一定是多元化場景的。如果需要太空,則可以去咖啡館;如果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發揮咖啡的社交屬性,則可以為辦公室添一台咖啡機;如果是加班族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之用,可以用膠囊咖啡、濾掛咖啡、速溶咖啡等。未來,場景分化會越來越明顯。」王振東說。

樓波音也贊同「咖啡消費場景多元化勢不可擋」這一觀點。「這也是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願意來觸碰這一行業的原因。」樓波音說,近兩年來,不少資本正在湧入快消品行業,咖啡是很多人看好的分支。

但對消費者而言,能隨時隨地來一杯好喝的咖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