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辛柏青:“你真實,觀眾就相信你”

辛柏青在《妖貓傳》裡飾演的李白。(電影劇照/圖)

李白的“醉翁之意”

2015年,長期忙於話劇舞台的辛柏青發現來找自己拍片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多少令他有些焦慮。此時,他接到陳凱歌《妖貓傳》李白一角的邀約。

最初得知要演李白這個角色,辛柏青的反應是,怎麽演啊?在他看來,作為歷史人物的李白,除了書籍和資料幾乎沒有其他可參照和了解的側面。

第一次見面,辛柏青問陳凱歌需要做什麽準備。陳凱歌讓他回去養自己的“浩然正氣”,辛柏青覺得很抽象,陳凱歌推薦了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並告訴他“其他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那次見面時,陳凱歌對他說,“您比我對您的印象胖了點。”後來去現場,陳凱歌說:“你瘦點了?”

這兩次問候讓辛柏青琢磨導演是不是要他去減肥。後來,辛柏青發現,無論在插畫還是歷史畫像裡,李白的形象都沒有特別消瘦、冷峻的。“他都是圓嘟嘟的,丹鳳眼、挑眉,所以我覺得不用減肥。”辛柏青說,“一個天天泡在酒缸、睡在酒缸旁邊的人怎麽可能是瘦子呢?天天這酒催的,他也是肥嘟嘟的。”

李白與辛柏青所飾李白。(資料圖/圖)

開拍之前,辛柏青喝了一點白酒。他認為,演李白這個角色可以不多喝,但身上沒酒氣不行——喝點酒相當於給自己心理暗示,以便找到李白的“醉翁之意”。

但他認為,真正喝醉的狀態也不是表現李白的最佳狀態。“你看李白醉醺醺的,實際上他喝醉的時候,我覺得是他最清醒的時候,他說的全是真的。相反,他清醒的時候做的都是糊塗事。”

辛柏青認為陳凱歌是那種特別明白演員的導演。在現場,辛柏青覺得自己已經蠢蠢欲動,特別想趕緊演一遍,但不知道怎麽演。陳凱歌對他說:“就演吧,有可能很難,但是也沒準很順利。”最終,李白僅有的“極樂之宴”戲份順利殺青。“導演特別會看,他知道這個演員準備好了沒,就要他最鮮活、最靈動的那一下,這就是他的獨到之處。”

《妖貓傳》於2017年12月上映,忙於宣傳的辛柏青在上映之初還未看過成片,已經收到各種讚美之聲,他覺得自己心裡的石頭放下了。

“表演的最高境界其實是控制,不失真的、真誠的控制。到了那個節點,你就知道應該怎麽做了,我現在越來越靠直覺演戲了。”

演員辛柏青。(資料圖/圖)

辛柏青也嘗試用現代思維去理解李白。歷史上,李白的職位是翰林待詔,一直在翰林院待著。辛柏青認為,李白應該是潤色改稿的,放到現在就是編輯,他進而產生疑問:這麽有才華的一個人,為什麽不能發揮更大的能量呢?“他確實不太會來事兒,很孩子氣的一個人,所以世俗層面上,我不認為他是聰明人,但他是一個純粹的人。”辛柏青說。

一真遮百醜

接受採訪時,辛柏青主演的話劇《谷文昌》正在新一輪巡演。因為是臨時通知,並且有兩個影視劇在身,他開始在三地之間輾轉。儘管演話劇比演影視劇收入低、活兒更累,但辛柏青仍將自己視為話劇圈的人。“只要有需要,一叫他就來了。”國家話劇院的一位長官這樣評價辛柏青。

國家話劇院的同事對辛柏青最多的評價是純粹。常年巡演,辛柏青的習慣是到劇場先檢查自己的道具,然後去後台默戲。《谷文昌》有一段戲是舞美裝置會下風沙,演出結束後舞台髒亂。“人手不夠,辛柏青就和所有人一起跪在那兒擦地。”《谷文昌》導演白皓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一點架子都沒有,跟誰都好,任勞任怨。”

話劇《谷文昌》劇照。(資料圖/圖)

辛柏青塑造過眾多“好人”形象。無論是好幹部谷文昌還是影視劇中煙火氣十足的普通男人,他的角色幾乎都有著好脾氣或是書生氣。辛柏青認為好人不好演,因為自己首先得是個好人。“如果我的城府很深,那演出來也不會太純粹,不容易打動人,只有把最率真的那一面表現出來,觀眾才會你被打動。”

畢業多年後,辛柏青和中戲的老師一起拍戲時,說出一句自己的體悟——一真遮百醜。他解釋這句話:“人沒法跟動物演戲,因為動物的眼睛裡全是內容。跟孩子演戲也不容易,因為孩子當真。你可以沒有什麽表現技巧,但是你真實,觀眾就相信你。”

辛柏青最初拍戲時,曾陷入過重複自己的焦慮,以至於每拿到一個新角色,他都在想怎麽能演得跟以前不一樣,跟自己不一樣。“以前好多找我演知識分子的,我演過一個那樣的角色,又來一個知識分子,怎麽總來找我演知識分子呢?”最後辛柏青想通了,“就長著一個書生樣兒,那你怎麽辦呢?就要想辦法跟以前的自己有區別。”

白皓天認為谷文昌和李白雖然是同一張臉,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物。在福建省東山縣為《谷文昌》采風後,辛柏青極力避免塑造出一個“喊口號”的幹部形象。通過和谷文昌兒子、同事們的聊天,他認為這個人物的特點首先是幽默感,其次是擔當和聰明,於是在話劇排演過程中,他特別把親和幽默的部分安排在谷文昌和妻子的互動中。

現在,辛柏青更在意人物內核的東西。他認為演員應該既真實又能塑造。“他可以把最鮮活的東西掏給觀眾看,仍然有方法,還有藝術審美。”

舞台的驚喜

話劇《四世同堂》是辛柏青的代表作之一。他憑借劇中冠曉荷一角獲得2012年中國話劇金獅獎表演獎,該獎也是中國話劇含金量最高的專業獎項。與以往“好人”角色不同,冠曉荷是老舍筆下的經典反派人物。在辛柏青看來,儘管觀眾認為這是一個大漢奸、一個恬不知恥的人,但他仍然覺得冠曉荷“特純粹,就是走錯了路,投機了”。

為角色“申辯”是辛柏青演戲的習慣——他聽不了別人說自己演的角色“太壞”,他把這種習慣稱為“對角色的感同身受”。他會與人爭論:“我哪兒壞了?”爭論過後,他也會反思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話劇《四世同堂》劇照。(資料圖/圖)

現在遇到反派角色,辛柏青的原則是一定要找到打動自己的地方,和角色站在同一戰線,找到為這個“壞人”辯解的立足點。“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愛我的角色,但是我不會讓別人去玷汙他。”

2001年,他在莎士比亞經典劇作《理查三世》裡飾演過理查三世的三哥克萊倫斯。“我覺得再怎麽演,你對人家的歷史不了解,你吃不透,如果不能很好地把它本土化,在展現上會假,我是有這種擔心,所以我不太願意嘗試外國戲。”辛柏青認為,如果不能原汁原味地呈現原作是一種損失。

大學時,辛柏青總有一股子衝動反叛經典——“這是什麽玩意兒?拿腔拿調的。”“現在了解了才知道,那個文化太厚重了,不好去挖掘。”辛柏青說,“在舞台上假模假樣地裝腔作勢,我特別不喜歡。現在,我覺得我沒有舞台腔。”

據他觀察,如今的國外經典劇目也不會完全按照傳統現實主義風格呈現,大多數開始走實驗路線。他認為本土化做得比較好的是北京人藝徐昂執導的、改編自三谷幸喜《笑的大學》的《喜劇的憂傷》。

他對話劇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谷文昌》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不能有一點表現主義的元素;與導演田沁鑫合作的《青蛇》,題材本身具有東方表現主義意味,又有很多中國戲曲元素,就需要身段、亮相、拿腔調。

田沁鑫話劇《青蛇》劇照。(資料圖/圖)

辛柏青認為舞台是讓自己開竅的地方,真正磨到會演戲都是演舞台劇的功勞。進入國家話劇院工作後,辛柏青突然知道該怎麽演了。

“我一看這個戲,這麽排肯定沒有效果,那麽排就一定會有東西。”辛柏青說,“它還跟小品的甩包袱不完全一樣,他們可以有程式化的東西,但是舞台上呢?有的時候你反程式化,它反而會有效果。這就是舞台的驚喜。”

本文來自《文藝是個局》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點個讚再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