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僑城擬8.3億出售長安國際中心部分房產

華僑城最近又有大動作!

11月28日,華僑城(亞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亞洲”)(HK,03366)對外發布公告,將以8.3億價格掛牌出讓全資子公司西安華僑城置地有限公司旗下的部分資產。

本次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的這筆資產,正是數年前華僑城集團進軍西安時置辦下的部分地產——長安國際中心部分辦公樓和車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今年10月以來,華僑城集團除卻西安外,還相繼掛牌出售位於成都、上海、海南等多地的房地產項目,這些項目均價值不菲。

此外,從華僑城集團近年在西安的諸多動作,也可一窺其層層布局不斷加碼文旅的轉型之舉。

轉手獲利約1.59億元

11月28日,華僑城亞洲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根據出售國有資產的相關中國法律及法規,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的方式,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西安華僑城置地有限公司所有的標的資產。

本次出售的標的,包括位於西安市南關正街88號長安國際中心2號樓四座辦公大樓,建築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及共計7245平方米的120個停車位。

根據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要求,參考第三方獨立估值公司給出的估價,華僑城亞洲將上述標的資產的底價定為人民幣8.3億元(大約9.4億港元)。

截至2018年10月31日,華僑城亞洲披露的標的資產未經審計面值約為人民幣6.7億元(相當於約7.61億港元),相比底價8.3億元的底價,預期潛在出售事項產生的收益約為人民幣1.5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安國際中心是華僑城亞洲2015年底以15.9億價格收購的,包含長安國際中心物業A,即二號樓A座、B座及D座若乾樓層;還有長安國際中心物業B,包含二號樓C座、D座一層、三號樓及270個泊車位在內的資產。

公開資料顯示,華僑城亞洲成立於2005年2月,並於同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同時也是是華僑城集團唯一的境外上市平台。目前華僑城亞洲參控股上海蘇河灣項目、成都華僑城、華僑城長安國際中心、重慶華僑城置地、北京臻園、西安108坊等多個綜合開發項目。

雖然最終接盤方仍不明晰,但對於本次出售資產的目的,華僑城亞洲董事會表示,本次出售事項將能盤活華僑城集團現有資產,為公司一般運營及日後投資機遇提供資金。

文旅項目不斷加碼

作為國資委最早認定的以房地產為主業16家央企之一,房產行業對包括華僑城在內的華僑城集團來將,蘊含的分量自是不言而喻。

近年來,華僑城集團逐漸推動公司從“旅遊+地產”到“文化+旅遊+城鎮化”的轉型,有意淡化房地產商形象,意圖將文旅作為其核心產業進行布局。

2017年,華僑城集團對外宣布與西安市政府簽署2380億元合作大單,並給出了進軍西部的文旅計劃。5年投入2380億,這是華僑城集團三年來最大手筆的一單,也是段先念執掌華僑城後作出的最大筆投資。

不過時隔一年後,華僑城增資控股曲江文旅和西安飲食兩家上市公司的嘗試以失敗告終。曲江文旅稱,母公司曲江文投自公告披露起6個月內,不再籌劃類似增資擴股事項。

不僅如此,華僑城計劃5年投入2380億元的資金壓力也已凸顯。以華僑城集團旗下另一上市公司華僑城A為例,截至9月31日,其負債總額約為2035.47億元,同比增長133.92%。還累計發行了95億元公司債券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隨後,華僑城集團在出售資產的動作上也不斷加速,諸如11月14日,海南華僑城實業100%股權及約為12.95億元債權,在重慶聯交所以30億元價格掛牌;11月9日,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掛牌轉讓的上海萬錦置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及3.63億元債權,此外還有成都、上海等地的項目。

但華僑城集團顯然並未放棄,今年6月份再次出擊,與西安市政府追加簽署一份新的投資協定,追加投資300億元。

華僑城董事長、黨委書記段先念對外界表示,華僑城投資西安的決心從未改變,力度隻增不減。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