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咬舌警告!90後已成中風高發人群:超過25歲,1/4的人可能中風

大腦.JPG

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進剛,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教授趙靜,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附屬醫院麻醉和重症治療科、教授劉仁玉等權威專家,告訴你中風來時有什麼信號,並教你如何預防。

超過25歲,1/4的人可能中風

卒中俗稱「中風」,是我國人口首位死亡原因,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經濟負擔重,讓不少人談「風」色變。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指出,中風仍為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

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中風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

每年腦血管病死亡154萬人,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帶來陰影。

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25歲以上的人中,1/4有中風風險,而中國人風險最高,高達39%。

untitled報導.png

研究人員根據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 2016),首次評估了全球25歲以上人群的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終生累積風險,並比較了1990年與2016年的結果差異,以社會人口指數(SDI)進行分層。

undefined

全球中風患病風險分布圖,圖片來自NEJM

這意味著,第一批90後已經是中風高發人群了,中風真的不再是「老年病」。

中風來之前,身體會「報警」

生活中,如果頻繁咬舌,尤其是老人,應引起重視,排除牙列不整齊等口腔疾病外,可能是中風前兆。

咬舌.JPG

大腦是人體的總司令部,人體的感覺、運動,以及語言、記憶等多種功能,都歸它管。

中風是由於大腦血管堵塞導致大腦缺血(腦梗),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腦出血)引起的腦組織損傷。

在中風發作前,大腦有些功能可能「出差錯」,出現了愛咬舌頭等精細動作不協調的表現。

除了頻繁咬舌,當患者突然出現以下任一癥狀時也應考慮中風可能:

1. 一側肢體(伴隨或不伴隨面部)無力或麻木。

2. 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 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

4. 雙眼向一側凝視。

5. 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6. 眩暈伴嘔吐。

7. 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8. 意識障礙或抽搐。

「120法則」幫你識別中風

鑒於國內嚴重的中風形勢和科普不足的現狀,劉仁玉和趙靜在《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引發廣泛關注,他們共同首創了適用於中國的「120」中風識別三步法:

timg (58).jpg

看1張臉

由於腦神經控制臉部肌肉,中風剛開始時,神經受損,影響肌肉功能,90%以上的病人會有口角歪斜、臉不對稱的表現。

timg (59).jpg

查2隻胳膊

中風一般隻累及兩個腦半球中的一個,因此,患者會突然出現一側的肢體力弱、麻木,當平行舉起兩隻胳膊時,其中一側會下垂。

timg (60).jpg

0(聆)聽語言

腦供血不足時,支配舌頭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

如果出現「1-2-0」癥狀時更要高度警惕。發生中風後,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患者應平躺或側臥,頭部歪向一邊,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隨便吃藥,更不要運動鍛煉,應安靜等待救援。

預防中風,控好危險因素

中風雖然常常「打」得人們措手不及,但它是一種急性發作的慢性病,可防可治。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九成中風由以下危險因素所致。

1.如果控制好血壓,可減少48%的中風;

2.如果增加體力活動,能減少36%的中風;

3.如果飲食健康,結構合理,將會有19%的中風可預防;

4.如果戒煙,12%的中風就會減少;

5.如果房顫等控制好,可防9%的中風;

6.如果糖尿病控制好,4%的中風可減少;

7.限制飲酒,可減少6%的中風;

8.學會釋放壓力,也可防6%的中風;

9.控好血脂,能減少27%的中風。

其中,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可控制因素,也是降低全球中風負擔的重要靶標,通過合理藥物、健康飲食等可有效降低血壓,減少中風發生。

除了高血壓,缺乏體力活動也是重要危險因素,建議堅持運動。

每周堅持3-5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的運動,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跳舞等,以微微出汗為宜。

如遇極寒氣象,不方便外出,可在家做一些簡單的小運動。瑜伽、廣播操、太極、原地跑步、擴胸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提醒:

除了定期做血脂、血壓、血糖等常規檢查外,40歲以上、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建議適當增加頸動脈超聲等專科檢查,有過腦梗死的人尤其要注意。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許琦敏

來源:新華網、生命時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