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任澤平: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良性循環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熊柴、周哲

  實習生周心怡等對本文有貢獻

  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做好經濟工作的“六穩”要求中將“穩就業”放在首位,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並要求高職院校擴招100萬,5月首次專門成立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均顯示中央對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到底如何?

  摘要

  單純以官方失業率等數據判斷就業形勢存在局限或失真。1)城鎮登記失業率依賴失業者主動前往人社部門登記,且只針對非農人口,數據波動小,2019年二季度末降至3.61%,與經濟走勢缺乏關聯。2)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018年初開始正式公布,2019年持續高於5%,6月為5.1%。但調查樣本8.5萬城鎮戶僅佔中國城鎮就業人數0.03%,抽樣率僅為美國0.07%的一半,且對農民工群體代表性不足、抽樣框老化。3)求人倍率依賴於求職者和用人部門自願前往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數據呈長期上升趨勢,參考價值有限。2019年二季度為1.22,同比和環比均下降。4)判斷就業形勢不僅需要失業率等就業數量指標,還需要平均工時、薪資增速、兼業比例等就業質量指標,但當前衡量就業質量的指標有限

  其他就業數據反映當前真實就業壓力較大。1)城鎮新增就業上半年同比減少2%,領取失業金人數、再就業人數增速均不樂觀。2019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僅747萬人,同比減少2.0%,目標完成率降至67.0%,比去年上半年降低1.4個百分點。2019年一季度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同比增速已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019年1-5月同比減少9.1%,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同比減少4.2%。2)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均趨勢性下滑2019年6月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降至46.9%,為2009年3月以來新低;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降至48.2%,連續2個月下滑。3)人民大學和智聯招聘CIER指數二季度仍處低位。CIER指數為智聯招聘網站上招聘需求和申請人數的比值,2019年二季度為1.89,雖同比微升但仍處低位。分區域看,2019年二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CIER指數分別為1.18、1.14、0.92、0.66,同比均有所下滑,且東部地區下滑最大;分線城市看,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城市CIER指數分別為0.60、0.94、1.18、1.25,二線和三線城市下滑最大。4)百度指數2019年上半年求職相關關鍵詞搜索量暴增。“找工作”、“招聘”“招工信息”、“失業金”等關鍵詞近90天的百度搜索量分別同比上漲482%、492%、80%、122%。

  經濟下行將致就業市場進一步承壓。1)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嚴峻,2019年二季度GDP增速降至6.2%的新低,比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而且5月貿易摩擦再度升級、房地產融資收緊政策密集頒布等影響尚未顯現。近期經濟先行指標紛紛下滑,比如房地產銷售、土地購置和資金來源回落,PMI訂單和PMI出口訂單下滑。而且經濟金融結構正在趨於惡化,比如,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下降,短貸、短融佔比上升;PPI下行,企業盈利下滑。儘管勞動力供給持續減少減輕就業壓力,但經濟減速將引致勞動力需求進一步放緩,就業市場後將進一步承壓,儘管不大可能發生大規模失業。2)從行業看,製造業就業主要受出口低迷和PPI下行企業盈利下滑影響,建築業受基建回升空間有限和房地產投資下滑影響,後續均不樂觀;從智聯招聘數據看,金融業招聘需求受金融監管影響一、二季度分別同比減少39.7%、37.0%,互聯網/電子商務分別同比減少22.5%、13.6%。從重點群體看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創新高,農民工規模增速放緩但年齡老化,“4050”人員規模上升,就業壓力較大。3)政策建議。一是進一步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落實減稅降費以及暢通融資渠道,更好發揮企業這一穩就業主體的作用,特別是民營和中小企業。民營和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但過去幾年經營環境有所惡化,包括在過去去杠杆、去產能、環保風暴中被一定程度誤傷,出口持續低迷加大其生存壓力,加之融資渠道不暢、流動性分層。儘管政府已頒布多項政策為民營和中小企業紓困,但政策效果仍有待觀察。二是加大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力度,特別是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行業;加快推進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提高經濟活動人口的密度和頻度以促進集聚,充分發揮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作用。三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要防止過度金融化泡沫化,也要防止主動刺破引發重大金融風險。四是扎實推進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實施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技能轉換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風險提示:官方失業率存在局限或失真,政策大幅波動。

  目錄

  1 單純以官方失業率等數據判斷就業形勢存在局限

  2 其他就業數據反映當前就業壓力較大 

  2.1 城鎮新增就業上半年同比減少2%,領取失業金及再就業人數增速均不樂觀

  2.2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均趨勢性下滑 

  2.3 人民大學和智聯招聘CIER指數二季度仍處低位 

  2.4 百度指數求職相關關鍵詞上半年搜索量暴增

  3 經濟下行將致就業市場進一步承壓,但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可能性很低

  3.1 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嚴峻,勞動力市場將進一步承壓 

  3.2 部分行業和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或將進一步凸顯

  3.3 政策建議

  正文

  1 單純以官方失業率等數據判斷就業形勢存在局限

  什麽是就業?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在調查參考周內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時的人口,以及休假、臨時停工等在職但未工作的人口,均被視為就業人員。因此,就業形勢的判斷不僅需要觀察總體失業率、分年齡失業率等,還需要觀察崗位空缺和求職人數比例、就業人員平均勞動時間、薪資增速、兼業比例等指標,中國在就業統計上雖有改進,但仍存在明顯問題,對真實就業形勢難以充分反映。

  1)城鎮登記失業率依賴失業者主動前往人社部門登記,且只針對非農人口,數據波動小,2019年二季度降至3.61%,與經濟走勢缺乏關聯。1980年代初,中國開始建立登記失業制度,當時稱“待業統計”,1994年才改為“登記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城鎮從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是有非農業戶口、16周歲以上至退休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且自願主動前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登記的失業者。顯然,登記失業人員不包括農民工等外來常住人口,難以反映真實失業情況。從數據看,2002-2016年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穩定在4.0%-4.3%之間,2017年開始持續下降至2019年6月的3.61%,這與經濟增長趨勢明顯不符。

  2)調查失業率從2018年初開始正式公布,但調查樣本8.5萬戶城鎮家庭僅佔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的約0.03%,抽樣率僅為美國0.07%的一半,且樣本輪換問題導致對農民工群體的代表性不足。鑒於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上述問題,國家統計局從2005年開始正式實施每年兩次的全國勞動力抽樣調查,2009年開始建立31個大城市月度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2013年擴大到65個城市,2016年月度勞動力調查範圍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州、盟)、樣本12萬戶家庭,2018年初開始持續公布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與城鎮登記失業率明顯不同,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按照常住人口統計,並採用國際勞工組織的失業標準,即16周歲及以上、沒有工作但近3個月在積極尋找工作的人員。

  從趨勢上看,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與GDP走勢關聯微弱,數據時期相對較長的31個大城市失業率與GDP增速基本保持同向變動。從城鎮調查失業率看,2018年1月至今始終在4.8%-5.3%區間波動,2019年1月開始持續高於5%,2019年6月為5.1%。由於城鎮調查失業率與5%左右的自然失業率接近,官方認為沒有周期性失業。從同比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018年1月的-0.2個百分點基本持續上升到2019年6月的0.3個百分點。

  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依然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樣本不足。月度勞動力調查的12萬戶樣本中城鎮約有8.5萬戶(住戶單元),僅佔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的0.03%;而美國在失業率統計中調查樣本為6萬家庭,約佔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的0.07%。二是對外來常住人口的代表性可能不足。在調查中,為避免樣本老化,國家統計局採用樣本輪換,即兩年內完成4次調查後退出調查,這意味著調查人員必須找到比較穩定居住的家庭,流動性較強的常住外來人口可能會被排除在外。並且,當就業形勢不好時,部分農民工返回農村,使得城鎮失業率在數據體現上較低。三是抽樣框老化。據地方統計部門反映,目前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為初級抽樣框,每年雖然進行更新,但在實踐中僅是簡單擴充,新建小區依然無法進入抽樣框,導致現有調查樣本老化嚴重,樣本代表性差。

  3)求人倍率依賴於求職者和用人部門自願前往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登記,數據呈長期上升趨勢,參考價值有限。求人倍率=崗位空缺/求職人數,數據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100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的城鄉勞動者可持居民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在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公共就業服務;用人部門可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谘詢、申請招聘用工服務。求人倍率自2010年四季度超過1且基本持續上升,2019年二季度降至1.22,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05、0.01個百分點。求人倍率和GDP變動關聯微弱,主要是因其依賴於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登記的方式收集數據,並未包含校園招聘、網絡招聘、職業中介等新興求職渠道,覆蓋面窄,參考意義有限。作為參照,美國勞工部發布JOLTS職位空缺數據,數據來自職位空缺和勞工流動率月度調查,該調查向雇主調查企業就業情況、空缺職位數量、招聘和解聘情況等。調查樣本覆蓋約1.6萬家美國企業,覆蓋美國經濟的大部分領域。美國的JOLT職位空缺覆蓋面更廣,更能反映就業形勢,和GDP同比增速正向變動。

  4)判斷就業形勢不僅需要失業率等就業數量指標,還需要平均工時、薪資增速、兼業比例等就業質量指標,但當前衡量就業質量的指標有限,且同樣存在抽樣問題。企業很少會在經濟形勢不好初期立即裁員,而一般選擇降薪、減少工時等方式先行應對,這種情況下城鎮調查失業率不會上升,但就業質量已開始惡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月度勞動力調查,2019年6月全國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5.7小時,環比、同比分別減少0.6、0.2個小時,但同樣存在樣本不足和抽樣偏差帶來的對農民工群體的代表性不足問題,且除此之外沒有更多可供參考的就業指標。作為對比,美國勞工部每月公布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平均周薪、全職和兼職就業人數等指標,較為全面,可綜合反映就業質量。

  2 其他就業數據反映當前就業壓力較大

  考慮到前述就業指標的局限,我們試圖從其他官方及非官方數據推測當前就業形勢。

  2.1 城鎮新增就業上半年同比減少2%,領取失業金及再就業人數增速均不樂觀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2019年上半年僅747萬人,同比減少2.0%,目標完成率降至67.0%,比去年上半年降低1.4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於2003年建立統計制度,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報告期內城鎮累計新就業人員數-自然減員人數。城鎮新增就業在統計時不受戶籍限制,且包含各類形式的就業、口徑較廣,但無法排除一年內某人多次頻繁轉換工作崗位的情況。2018年7月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累計同比增速達到階段性高點2.9%,隨後趨勢性下降,2019年初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數累計開始負增長,6月累計為747萬人,同比減少2.0%,目標完成率為67.0%,比2018年1-6月的68.4%低1.4個百分點。

  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019年一季度同比增速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019年1-5月同比減少9.1%,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同比減少4.2%。失業保險金領取對象是城鎮企事業部門職工,2019年一季度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27萬人,環比和同比均上升1.8%,其中環比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速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019年1-5月為209萬人,同比大幅減少9.1%,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大幅下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2018年9月同比增速達到近年來高點16.2%,隨後開始快速下降,2019年2月同比增速開始轉負,2019年1-5月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為69萬人,同比減少4.2%。

  2.2 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均趨勢性下滑

  PMI從業人員指數反映企業對當前從業人員規模較上個時期的看法,2019年6月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降至46.9%,為2009年3月以來新低;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降至48.2%。PMI從業人員指數是PMI五個分項指數的一種,其中製造業PMI於2005年開始統計,樣本為3000家企業;非製造業PMI於2007年開始統計,針對4000家樣本企業。50%為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PMI從業人員指數小於50%意味著更多的企業負責人認為目前生產經營人員數量比一個月前減少。

  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來看,2017年3月以後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連續27個月低於50%;2019年6月降至46.9%,連續3個月下滑,環比、同比分別下滑0.1、2.1個百分點。其中,大型、中型、小型企業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均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下滑,2019年6月分別為47.0%、45.9%、48.3%,同比分別下滑2.0、2.4、1.9個百分點,中型企業不僅絕對水準更低並且下滑幅度更大。

  從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來看,2018年9月非製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開始持續低於50%,2019年6月降至48.2%,連續2個月下滑,環比、同比分別下滑0.1、0.7個百分點。其中,建築業PMI從業人員指數從2019年3月的54.1%開始迅速下滑,2019年6月降至50.4%。服務業PMI從業人員指數2014年7月後持續低於50%,2018年8月從49.7%開始迅速下滑,2019年6月降至47.9%。

  與此類似,在央行城鎮儲戶問卷調查中2019年二季度就業感受指數、就業預期指數分別為44.2%、52.3%,環比分別下降1.6、1.5個百分點。城鎮儲戶問卷調查是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項季度調查制度,每季在全國50個(大、中、小)調查城市選取20000名儲戶作為調查對象,就業感受指數和就業預期指數反映儲戶對就業的看法。2018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就業感受指數和就業預期指數均停止上升勢頭,並在波動中下降。2019年二季度就業感受指數為44.2%,環比、同比分別下降1.6、0.8個百分點;就業預期指數為52.3%,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同比持平。2019年二季度在就業感受指數中選擇“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人數佔比為15.5%,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同比持平。

  2.3 人民大學和智聯招聘CIER指數二季度仍處低位

  CIER指數為智聯招聘網站上招聘需求和申請人數的比值,2019年二季度為1.89,雖同比微升但仍處低位。CIER指數是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採用智聯招聘全站數據分析而得,是目前非官方就業統計中質量較好、且時間較長的數據。CIER指數=全部招聘需求/全部申請人數,以1為分水嶺,大於1時表明就業市場中勞動力需求多於市場勞動力供給,就業市場競爭趨於緩和,就業市場景氣程度高。2019年二季度CIER指數為1.89,環比、同比分別上升0.21、0.01。從環比看,上升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進入二季度後用工需求明顯增長,需求人數環比增加15.7%,而春節返工跳槽高峰過後求職供給增長放緩,求職申請人數環比增加2.7%。從同比看,2019年二季度CIER指數仍維持在2015年二季度以來的低位。

  分區域看,2019年二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CIER指數分別為1.18、1.14、0.92、0.66,同比均有所下滑,且東部地區下滑最大;分線城市看,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城市CIER指數分別為0.60、0.94、1.18、1.25,二線和三線城市下滑最大;分企業性質看,2019年二季度民企、國企CIER指數分別為0.94、0.52,同比也呈下滑趨勢。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解釋,分項CIER指數平均值不等於整體CIER指數,主要是因為可能存在求職者多次投遞的情況,分項求職投遞人數之和要大於整體求職人數。2019年二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CIER指數分別為1.18、1.14、0.92、0.66,東部就業景氣度最高,東北就業景氣度最低;同比分別減少了0.28、0.19、0.19、0.07,東部的就業形勢惡化最快。2019年二季度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城市CIER指數分別為0.60、0.94、1.18、1.25,同比分別下降0.11、0.03、0.34、0.31個百分點,二線和三線城市下降幅度最大。2019年二季度民營企業、合資企業、股份製企業、國企、上市公司、外商獨資企業CIER指數分別為0.94、0.82、0.70、0.52、0.73、0.69,同比分別下降0.04、0.05、0.15、0.35、0.29、0.23,國企下降幅度最大。

  2.4 百度指數求職相關關鍵詞上半年搜索量暴增

  百度指數可反映網民的主動搜索需求,“找工作”、“招聘”“招工信息”、“失業金”等關鍵詞近90天的搜索量分別同比上漲482%、492%、80%、122­%,就業壓力凸顯,就業形勢較往年嚴峻。百度指數以網民在百度的搜索量為數據基礎,以關鍵詞為統計對象,計算出各個關鍵詞在百度網頁搜索中搜索頻次的加權和,可以反映網民的主動搜索需求。1)“找工作”:2015-2018年“找工作”關鍵詞的百度搜索指數均於春節後升至4.0萬左右的峰值,周期性明顯。而2019年2月、4月、6月,“找工作”搜索指數分別達到了27.4萬、31.4萬、11.4萬的峰值,波動較為劇烈,截至2019年7月27日的近90天(下同)整體日均值同比上升482%。2)“招聘”:“招聘”一詞的百度搜索指數很大程度代表求職方的搜索意願,該指數自2019年5月暴漲,從不到1萬上升到當前最高點16.1萬,近90天同比上升492%,反映找工作難度加大,就業壓力凸顯。3)招工信息”:“招工信息”可用於代表藍領工人的求職需求,2019年春節後的峰值是2015-2018年的近30倍,藍領、農民工群體的失業問題強於往年。7月以來,該指數經歷了年內第二個小高峰,近90天日均值同比上升80%。4)“失業金領取條件”:“失業金領取條件”搜索量自2019年3月飆升,3-7月的搜索指數日均值是往年同期的約2.3倍,近90天同比上漲122%,意味著失業人數上漲,就業形勢惡化。因此,當前的就業形勢較往年嚴峻,尋求失業保障、輾轉於各招聘、招工網站的求職人數大幅增加。

  3   經濟下行將致就業市場進一步承壓,但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可能性很低

  3.1 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嚴峻,勞動力市場將進一步承壓

  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嚴峻,2019年二季度GDP增速降至6.2%的新低,比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而且5月貿易戰再度升級、房地產融資收緊政策密集頒布等影響尚未顯現。近期經濟先行指標紛紛下滑,比如房地產銷售、土地購置和資金來源回落,PMI訂單和PMI出口訂單下滑。而且經濟金融結構正在趨於惡化,比如,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下降,短貸、短融佔比上升;PPI下行,企業盈利下滑。2019年二季度GDP實際增速6.2%,在一季度短暫企穩後,較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下滑0.2個百分點,為1992年實施GDP季度核算以來的最低點,後將再下台階。經濟再下台階的主要原因是:短周期庫存復甦受到金融杠杆周期下半場的壓製、中美貿易摩擦衝擊出口效應顯現、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導致的地產投資轉捩點出現。雖然專項債發行發力,但土地財政收入出現下滑,預計基建反彈力度有限,難以對衝經濟下行走勢。從6月數據看,儘管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有所企穩但依舊低迷,並且先行指標紛紛下滑。其中,PMI新訂單指數6月為49.6%,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6月同比為-2.2%,降幅較上月縮窄3.3個百分點,但仍是負增長,並且近期銀保監會、發改委等部門全面收緊銀行貸款、信託、海外債等主要融資渠道,下半年房地產融資形勢嚴峻;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6月為3753億元,同比減少248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低位波動,貸款結構惡化,金融機構對企業不信任感增強。(參見恆大研究院7月報告《生於憂患——2019年中期宏觀展望》、《充分估計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嚴峻性——全面解讀6月經濟金融數據》)

  儘管勞動力供給持續減少減輕就業壓力,但經濟減速將引致勞動力需求進一步放緩,就業市場後將進一步承壓,但不大可能發生大規模失業。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達峰值9.4億,2012-2018年年均減少429萬,合計減少3006萬,勞動參與率(經濟活動人口/15歲-64歲人口)逐漸走低至2018年的76.2%,勞動力供給規模持續減少。中國經濟活動人口在2016年達80694萬人的峰值,就業人員總量在2017年達77640萬人的峰值。從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係看,由於經濟體量更大、且經濟結構向服務業主導轉型,部門GDP增長創造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雖明顯增加,但經濟增速下行導致城鎮就業人員和非農就業人員增速均明顯放緩。2011-2018年部門GDP增長創造的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從129萬增至206萬,創造的城鎮淨增就業人數從129萬增至149萬且最近三年基本穩定,創造的非農淨增就業人數從174萬降至96萬,城鎮就業人員增速從3.54%降至2.25%,非農就業人員增速從3.43%降至1.11%。不過,只要政策應對得當,不發生大的系統性風險,後續經濟增速下行空間相對有限,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可能性很低。

  3.2 部分行業和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或將進一步凸顯前

  分行業看,製造業就業主要受出口低迷和PPI下行企業盈利下滑影響,建築業受基建回升空間有限和房地產投資下滑影響,後續均不樂觀;從智聯招聘數據看,金融業招聘需求受金融監管影響一、二季度分別同比減少39.7%、37.0%,互聯網/電子商務分別同比減少22.5%、13.6%。1)製造業。2017年製造業就業人數佔城鎮非私營部門就業人員數比重達26.3%。受全球經濟周期下行和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出口持續低迷。2019年上半年出口同比0.1%,較2018年全年下滑9.8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出口同比-8.1%,較2018年全年下降19.4個百分點。根據測算,對2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將影響199萬人就業;若對5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將影響420萬人就業,尤其是對機電、機械等製造業就業產生較大衝擊,並且產業鏈正從中國轉移至越南等地。從企業盈利看,2019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減少-2.4%,較去年同期下降19.6個百分點,企業盈利下滑將對製造業就業形成壓製。2)建築業。2017年建築業就業佔城鎮非私營部門就業人員數、農民工人數的比重分別為15.0%、18.9%。1-6月基建(含水電燃氣)投資同比3.0%,在專項債新規支持下有望持續回升;但土地財政收入大幅下滑,減稅降費使得地方政府財政吃緊,嚴控地方隱性債務延續,基建投資回升空間有限。1-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至10.8%,銷售走弱、土地購置負增長、房企融資受約束等意味著房地產投資後續或將繼續緩慢回落。3)金融業、IT業。根據智聯招聘數據,2019年一、二季度金融業招聘需求分別同比減少39.7%、37.0%,在金融嚴監管態勢下需求萎縮尤為突出;互聯網/電子商務招聘需求分別同比減少22.5%、13.6%。此外,二季度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計算機軟體招聘需求分別同比下降15.9%、13.9%。

  從重點群體看,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創新高,農民工規模增速放緩但年齡老化,“4050”人員規模上升,就業壓力較大。在高校畢業生方面,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含研究生)從1999年的88萬攀升至2019年的834萬。考慮到2015-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含研究生)從803萬增至877萬,未來幾年高校畢業生規模仍將持續創新高。由於部分學生的技能難以適應就業要求,“就業難”的壓力持續上升。在農民工方面,農民工規模從2010年的2.4億增至2018年的2.9億,增速從5.4%放緩至0.6%,但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為主的農民工群體年齡更加老化,在經濟下行階段面臨較大失業風險。2008-2018年50歲以上農民工佔比從11.4%升至22.4%,41-50歲佔比從18.6%升至25.5%。在“4050”人員方面,“4050”人員規模及佔比基本持續上升,年齡大、學歷低、技能單一,容易陷入長期失業。其中,2003-2018年女性40-59歲人口佔女性15-59歲人口比重從38.0%升至47.5%,男性50-59歲人口佔男性15-59歲人口比重從16.4%升至22.3%,二者合計佔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從27.1%升至34.6%。

  3.3 政策建議

  總體上看,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宏觀杠杆率較高、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改革開放處在攻堅期等內外部複雜嚴峻形勢,既要通過財政貨幣政策強化逆周期調節,也要保持戰略定力防止大水漫灌,最重要的是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競爭中性,恢復企業家信心,激發新經濟、服務業等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良性循環。具體而言:

  一是進一步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落實減稅降費以及暢通融資渠道,更好發揮企業這一穩就業主體的作用,特別是民營和中小企業。民營和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但過去幾年經營環境有所惡化,包括在過去去杠杆、去產能、環保風暴中被一定程度誤傷,出口持續低迷加大其生存壓力,加之融資渠道不暢、流動性分層。儘管政府已頒布多項政策為民營和中小企業紓困,但政策效果仍有待觀察。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應繼續推進落實減稅降費,越是企業盈利壓力較大時越應該“放水養魚”。貨幣政策應繼續疏通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機制,加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力度解決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外,應繼續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加大創業支持的力度,以創業帶動就業。

  二是加大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力度,特別是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行業;加快推進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提高經濟活動人口的密度和頻度以促進集聚,充分發揮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作用。2012年中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規模達峰值,之後完全依靠服務業吸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轉移的勞動力。2018年我國一二三產業就業佔比分別為26.1%、27.6%、46.3%,服務業就業佔比與高收入經濟體平均水準的74.5%差距很大,吸納就業空間廣闊。一方面,需要加大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力度,大力度放鬆管制。當前中國製造業基本對外開放,服務業開放程度相對較低,在汽車、金融、高端服裝、能源、建築設計、醫療、教育、電信、互聯網、新聞出版、廣電、快遞等領域還存在很大的對內對外開放空間。另一方面,大多數服務業發展比工業發展更需要集聚,應加快推進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設,促進產業和人口進一步集聚,形成核心城市發展高端服務業、中小城市發展製造業和部分服務業的產業分工體系。

  三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要防止過度金融化泡沫化,也要防止主動刺破引發重大金融風險。最近針對房地產融資頒布了一系列收緊政策密集頒布,從海外債、信託、信貸等全面收緊。當前一方面要防止貨幣放水刺激房地產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主動刺破引發重大金融風險。如果主動刺破,中美貿易摩擦都不用繼續,十次危機九次地產,中國住房市值300兆元左右,股市60兆元左右,債市70兆元左右。老成謀國是時間換空間,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利用時間窗口推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同時,正常的業務要允許開展,不規範的業務要循序漸進,開前門關後門,不要運動式一刀切。當前尤其要支持並購融資,企業之間並購不利資產或問題項目,才是化解不良和金融風險的主力軍,不可能都靠國家化解。

  四是扎實推進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實施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技能轉換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根據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的有關要求,5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強調“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主要面向應屆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同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進一步強調“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要求三年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

  (本文作者介紹: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室副主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