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得癌症的年輕人,想叫醒拿命拚的千萬中國人

本文轉載自網易公開課(ID:open163)

「沒有什麼比健康更快樂的了,雖然他們在生病之前,並不覺得那是最大的快樂。」

這是不少年輕人的生存現狀。

忙忙碌碌中,養生文章越看越多,熬夜放縱,幾乎從不落下;病痛找上門來時,從不會打聲招呼。

平日裡,30幾歲的年齡,足夠讓人自嘲是個在生活中「騎虎難下」的中年人;可面對癌症,這個數字還是那樣單薄。

有則訪談節目,邀請了八位20-3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有四位癌症患者,四位健康青年。

與死亡的不同距離,使他們對人生、生死和生命本身,產生了不同的心境。

1

我要活一輩子

我要做個人

蔡要要,30歲,美食作家,患卵巢癌。

在得知病情時,沒有電視劇中的委婉安慰。醫生單刀直入,「確診了,是卵巢癌」。

她也只能想,「我怎麼這麼倒霉」。

讓她害怕的不是「真的病得就要死了」,而是「未來的人生會因此變得可怕。」

病痛之外,她依舊熱愛生活,還收穫了不因病痛而「被特殊對待」的寶貴愛情。

她的愛人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兩個不能好了、要分手,那就會分手,我不要因為癌症就避開這件事,也不要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鎖。」

在她看來,病後並沒什麼大徹大悟。

「你不會因為得過病就變睿智了,就算康復,也不會變成一個特別好的人。覺得自己變好了的人,之前一直都很好,只是自己從未意識到這件事。」

風程,28歲,審計,患早期肺癌。

在最初面對癌症的幾個月裡,他「每天夜裡醒來身上全是汗,非常焦慮,非常煎熬。」

在路上看見有人打架,已經準備掄起十分粗的鐵鏈子互毆,他什麼都沒想,上去就抱住了手裡有鐵鏈子的那個人。

「有什麼好打的,真的沒必要。」

癌症給他帶來了改變。許多之前要在心裡掂量掂量的事情,以前所謂的判斷標準,現在也沒有那麼多。

「癌症是老天爺給我們的VIP待遇,提前捎了一個小紙條,警告了我們一下。」

大全,28歲,無業,患乳腺癌。

她說「很多事情我不可能再去經歷,比如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談一次真正的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苦於家庭條件的限制,母親拉上親戚,勸她考慮現實情況,在縣城治療就好。父親支持她去大醫院,反被斥責:「孩子不懂事,你還不懂事嗎?

雖然經歷了病痛的折磨和命運的弄人,大全選擇坦然,「就算自己的生命只剩幾天了,也不意味著我的生活只有生病這件事,我還是會充實自己。」

王淼,34歲,音樂活動策劃人,患腦部膠質瘤。

她屬於典型的「24小時不休息」、無底線工作的奮鬥青年。

她和母親抱頭痛哭,也在寒冬無意識地把拿著熱水杯的手伸出窗外,直至杯中的水幾乎凍結——最終想通,癌症給她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更加關注自己。

從最早的什麼都不在乎,整天不間斷的工作,到現在無比珍惜身邊的一點一滴,她開始努力尋找生活的平衡點。

「癌症帶來的改變,是從以前的什麼都不在乎,變成發現自己竟然如此在乎那樣小的一件事。」

但其實,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像訪談中剩餘的四位健康人一樣,對於健康與生命的關注,遠遠沒有對壓力的關注多。

老信,35歲,科普雜誌編輯。

「我原來覺得我自己比較看得開,但如果我家人得病的話,我就會崩潰了……人類最大的煩惱都是一樣的,就是自己能力的不足,不光是工作上,就是一切……(都有不足)。」

「我對60歲以前的生活沒愛好,聽聽戲、唱唱戲、喂喂蛐蛐、下下棋,我覺得那個特別有意思,所以我寄希望於自己快點老,長出一腦袋白頭髮來。」

草帽,36歲,自由職業者。

「我最怕的一個是孤獨,一個就是沒錢。現在北京生活壓力有這麼大,我完全就是個負擔,我對自己我是負擔,我對別人(來說)也全是負擔。」

「我就希望活到60出頭,我不想天天拄個拐棍過馬路,哆哆嗦嗦地給人添麻煩,我真的不想。」

橘子,32歲,電視編導,新手媽媽。

「28歲之前每個人都快樂得跟傻子一樣,覺得自己很拽,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想試試。在我生完孩子後,在我越滿足的時候,我就越害怕,害怕意外的發生。」

經歷大病,經歷重生,並不會讓一個人從本質上迎來改變,變得更「高深」。

和命運打交道,換來的不過是,意識到原來自己之前已經有那麼好,生命是如此珍貴,卻也脆弱。

2

不自知的年輕人

正在被癌症接近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和癌症患者對談,探尋生命的意義。

但殘酷的現實是,更多年輕人,被迫要提早接受命運的考驗。

2014年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為380.4萬例,平均每分鐘7人被確診癌症,40周歲以下人群患癌幾率增長明顯。

癌症的年輕化,不能全賴「運氣差」。

以全球第二大致死的癌症——肝癌為例,酗酒和肥胖是患癌主因。

據世界肝炎聯盟組織調查,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肝癌死亡率上升了近80%,2016年,全球肝癌患者死亡人數達83萬,平均每天有近2300人因此死亡。

此外,對於同樣可怕的胃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重要致病因素,例如喜歡攝入高鹽高脂、煙熏、油炸、烘烤類等食品。

據2017年公布的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報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95.1萬例,死亡達72.3萬例。

不論是發病還是死亡例數,中國都佔了將近一半。

在燒烤攤胡吃海塞,沉迷垃圾食品,飲食習慣失調,已為我們的健康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說不定在哪天突然爆炸。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糟踐自己的身體。

南京一30歲男子就癡迷於燒烤,7天至少有5天在吃。2017年時他開始便血,到醫院就診被發現是晚期腸癌,連手術的機會都沒有。

成人患癌危險因素 /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癌症國家概況

《2017年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數據顯示,近些年來,有六成的年輕人會犧牲睡眠時間完成工作,只有3.4%的人能夠按時作息;

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

現在騰不出時間睡的人,將來遲早會騰出時間來生病。

同時,成年人與兒童青少年肥胖率也逐年攀升,中國的超重率達到30%之多;中國3億煙民中,青少年吸煙者已逾4000萬大關,吸煙正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2002年和2015年,中國兒童和成年人肥胖、超重情況 / 中國產業網

在糟蹋自己的健康之外,年輕人還甚少會關注身體的狀況,出現小病小痛大多數都不以為然。

大多數的年輕人從未想過自己會與「癌」字有一絲一縷的關係。

知乎上一個女孩有著嚴重的痛經,即便意識到這可能出了問題,也沒太放在心上,直到小腹出現了腫塊才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卵巢癌時,她只有23歲;

一位外科醫生,35歲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在此之前的半年時間裡,手術日的早上都會咳出血痰,他卻從來都沒想過下樓去做個檢查。

嘴上喊著養生,因為一個個借口,身體卻總背道而馳。

3

拚命的同時

也得惜命

90後沒錢生病,80後找錢治病,70、60後花錢養病。

人生彷彿就是一個圈,年輕時拿命換錢,人老了拿錢換命。一生都在拚命奔跑,結果只能保持在原地。

2015年1月,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複發而去世,年僅34歲。

生前她的病情曾被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走紅後,姚貝娜卻因行程忙碌沒能定期複查。

「根據姚貝娜最初的治療狀態,複發的概率不到5%,可是這麼低的概率,在姚貝娜這裡卻變成了100%,可見目前的醫學發展水準還遠遠不能深入了解腫瘤這個未知領域。」

她的主治醫師,北大人民醫院的主任醫師曹迎明感慨,「簽約後身不由己,而是屬於公眾了,成了明星就沒法過普普通通的日子了。」

等病情發展到不得不複檢時,早就為時已晚……

姚貝娜病情複發,並不意味著對於癌症「治不治都一樣」。因為個體差異,以及介入治療的時機不同,每個案例才有了不同的結局。

「雖然科學發展還不能攻克癌症難關,但是還是需要治療,治療癌症的關鍵是一個『早』字,這是大的概率的指向。」曹迎明說。

對於更多的人,對身體的重視,是日常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

以近些年來中國職場中的「過勞」現象為例,996工作製(工作日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並且一周6天工作)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年輕職員無數抗拒的「潛規則」。

在《我是演說家》中,26歲的周西查出患上卵巢癌。

我好像永遠也放不下我的手機,關不掉我的電腦,丟不了我的工作。

她奉勸:每個努力拚搏奮鬥的人,在他們滿滿的行程表裡面,留出那麼一點點的空隙,為自己的健康考慮。

每一個愛運動的人,不要以為練出了馬甲線就足夠了;一年一次的體檢,它已經是我們對自己生命最低的保障和門檻了。

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作家李碧華有過一句話:

「人生也不過七十,除了十年的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遇上颳風下雨、生病、危難、東奔西跑,還剩下多少好日子?」

不要等到熬夜到心絞痛,或是腸胃痛到痙攣時,才想起就醫體檢,或是停一停休息休息。

除了父母,你也應該成為最愛你自己的人。

明天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珍惜自己,珍惜當下,珍惜尚且健康的你。

因為這世間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