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於出國留學而言,獨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

對於出國留學而言,獨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這裡的獨立是全方位的,包括生活、學習、心理和人生規劃四個方面。

生活上的獨立,對於中國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大多數中國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習慣了將家裡所有人的寵愛集於一身,像一枝生活在溫室裡被精心照料的花朵。然而,當他們隻身到了國外學習,就不再有人為他們遮風擋雨,他們需要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異國他鄉學習和生活。當他們獨自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時,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面對,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

先從“食”——吃飯說起,西方的飲食與中國差別很大,很少用油炒菜,大多是靠調味品調理味道,而且油炸食品和甜食比較多。西方的菜品大致包括漢堡、三明治、披薩、沙拉等。這些食物對於中國人來說,偶爾吃一下還不錯,但要是一日三餐都吃,是一個挑戰。因此,生活獨立的第一個體現就是要自己做飯。“食”解決了,接下來就是“住”。對於中國孩子而言,大多數出國前都沒有經歷過租房。由於一些西方國家學生宿舍強製性要求學生吃食堂(以西餐為主),一般不允許做飯,即使允許,也不能在炒菜時弄出太大的油煙,因而很多中國留學生會選擇校外租房。為此,獨立與房東交涉、租房、交水電費、網費等,都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由於西方的人工費較高,維修家電、打掃衛生,甚至清理下水道等生活瑣事,都需要留學生獨立面對。在“行”方面,獨立的含義首先體現在一定要會開車。比如,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車就是腿,開車是一項最基本的技能。不然,連周末去超市買菜都很困難。

學習上,同樣需要獨立自主的精神。西方教育強調自主性,也就是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在課堂的討論中,還是研究型作業的選題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課堂上的討論很少有標準答案,老師會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討論和爭辯中,明確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學生有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以筆者為例,課堂上的討論環節曾經是我最恐懼的部分。一旦討論起來,本土同學就會很有信心地用流利的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我不但沒有聽懂,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只能默默地坐在那裡。後來,我嘗試在課前把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在閱讀了老師課前布置的閱讀材料後,自己再到圖書館尋找相關主題的書籍,並利用互聯網搜索資料。在掌握了充分的事實性資料後,就可以遊刃有余地進行獨立思考,並形成自己的觀點了。有了觀點之後,接下來就需要用英語詮釋自己的觀點。在上課之前,我先在家裡試著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用閱讀到的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如此,在課堂上發言就有把握了。這樣堅持了一個月,我不但不恐懼討論課了,反倒喜歡上了它。討論課讓我有獨立思考和表達的自主權。

除了課堂上的討論,再有就是研究型作業的完成。西方課程大部分喜歡通過研究型選題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水準,也就是通過自己獨立的研究來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學生需要通過獨立的思考來選題,但這是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弱項,因為他們習慣了接受老師或者家長單方面的指令,省略了獨立思考的環節。然而,這在西方是行不通的,因為選題的確定,包括之後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學生獨立完成。

心理上的獨立,在留學期間尤為重要。在西方,尤其是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誘惑太多,國外的年輕人大多數喜歡刺激,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接受挑戰,比如泡吧等。然而,作為留學生,需要有獨立的判斷,決不可盲從,不然會耽誤自己的青春和人生。我在美國時的一位女同學,盲目效仿美國年輕人泡吧、吸大麻等奢靡的生活習慣,最後墮落的生活耽誤了自己的學業。心理上的獨立包括有自己的是非觀、有自己堅守的價值觀、有自己長遠的人生規劃。有這些特徵的孩子才會最終學有所成。

關於人生規劃,對自己出國留學有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遠渡重洋目的和意義的留學生大多會取得更好的成就。人生規劃需要自己獨立的思考,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是可以複製的。因此,只有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定位,能夠獨立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的學生,才能不隨波逐流,最有效地利用出國留學的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明確的人生規劃也能讓自己在留學期間遇到困難時更好地堅持,而堅持需要一定的特立獨行的精神。

胡佳怡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