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病人春捂要有「度」

春天,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等六個節氣。春三月,是一年的初季,是在陰曆正月至三月,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微風和煦的美好季節。在春天,腫瘤病人經歷放療、化療等創傷,身體機能、體質等不同於常人,因此春捂的度一定要掌握好。

春捂」到底怎麼「捂」

「春天孩兒面,一日三變臉。」近期氣象喜怒無常,全國多地重複著升溫、降溫、升溫的節奏,感冒、過敏、關節炎等疾病特別容易找上門。特別是腫瘤病人和家屬在這個季節一點要格外重視「春捂」之道。「春捂」應該怎麼「捂」,有講究!

怎樣判斷是否需要「捂」

其一、看溫度。對於對腫瘤病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或者不捂的臨界溫度。當溫度穩定持續在15℃以上時,就沒必要非要講究「捂」了。

其二、要注意晝夜溫差。這也是判斷捂不捂的標準之一。當日較差較大時,也需要「捂」,一般晝夜溫差大於8℃時,也是需要捂的一個指標。

其三、要憑感覺。「春捂」並非一概而論,也是因人而異的。年輕腫瘤病人可以適當凍一凍,而老年腫瘤病人大多經不起太冷的刺激,還有一些腫瘤伴隨慢性病病人則對寒涼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發作。

腫瘤病人春捂要有「度」

一是「春捂」要有度,絕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覺得「捂」了身體出汗,則需要早點換裝,不然「捂」出了汗,被風一吹反而更容易著涼。

二是春捂的衣物宜上薄下厚。俗話說「寒從腳下起」 ,人體下半部血液循環比上半部差,易受風寒侵襲,腫瘤病人本身就比正常人怕冷,一定要護好頭頸和雙腳,因此下裝、鞋襪不易過早穿得太單薄。

三是春捂不是越捂越好。很多腫瘤病人常常在陽春三月還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躺在病床上毛衣也不脫,寧願出一身汗,也不敢減衣服,卻不知這樣更容易導致傷風感冒。故氣溫在10℃上時要減少衣物,以後氣溫每上升5℃減一件,到25℃時基本就只須穿單衣加薄外套了。

腫瘤病人捂的正確時機

腫瘤病人的複發轉移多數情況都是,因其他傳染疾病和慢性疾病引起抵抗力下降而引發的。疾病並不是在冷空氣到來之時發生,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可能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呼吸道、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高發時間則出現在冷空氣過境時,還有一些疾病出現在冷空氣過後。因此捂的較佳時機為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所以大家要時刻關注氣象預報信息。

腫瘤病人到底需要捂多久?

一般情況下,即使氣溫回升了,也得多捂7天左右,體弱多病或高齡的腫瘤病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誘發腫瘤複發。

腫瘤病人怎麼「捂」較健康

腫瘤病人「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抵抗力,導致疾病入侵。

此外,寒多自下而起,春捂重在下半身,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防病如禦敵。春捂只是被動防禦,春捂的同時也要加強鍛煉健身和飲食調養,以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