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這幾個穴位助您遠離失眠!

平時經常失眠的朋友,常常會感覺非常非常的痛苦,因為失眠會讓人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退,還會引發身體的很多疾病,所以失眠並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希望身邊的朋友都能夠提起足夠的重視,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這幾個穴位助您遠離失眠!

失眠對人的社會性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由於長期陷入對於睡眠的擔心與恐慌中,人會變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當的缺乏自信,這些勢必影響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從而產生孤獨感、挫敗感。

失眠的經歷每個人都有過,有的是因為興奮或悲傷短暫失眠,而有的人則是經年累月睡不著,那麼失眠了該怎麼辦呢?祖國醫學有妙招,怕失眠就常按這8個穴位:

怕失眠就常按這8個穴位:

1、安眠穴:

位置: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2、攢竹穴:

位置:兩眉頭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4、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5、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1.5寸。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除煩鎮靜的作用。

6、內關穴:

位置:腕部橫紋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螺紋面輕輕按揉約1分鐘。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7、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除煩安眠的作用。

8、神門穴:

位置: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

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失眠應該按摩哪些地方?

失眠症多是因為沒有正常的生活規律,精神緊張造成的。通過對膻中穴和風池穴的按摩,可以有效地緩解上述癥狀的發生,改善睡眠。

造成入睡困難、睡眠深度過淺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品質差等,原因主要有環境、個體、軀體、精神、情緒等因素。她建議,失眠者可嘗試自我按摩。

1、頭部按摩。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陽穴各30次。

2、耳部按摩。以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雙側耳垂 30次,至紅為度。

3、腹部按摩。臨睡前取仰臥位,將雙手搓熱,環形按揉腹部,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還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4、頸部按摩。以食指按摩耳後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頸項30次,以頸部有壓迫感為度。

5、足心按摩。晚上洗腳過後,以拇指按揉足心湧泉穴各90次,有強腎調肝安眠作用。

在睡眠用具以及睡姿方面頗有講究。應選擇一張舒適的床,睡姿以右側臥為好,可有利於肌肉組織鬆弛,避免心臟受壓。同時,要避免睡前興奮,勿進食,少飲水。建議睡前用熱水泡腳。此外,要想晚上睡得深,白天也應定期做適當的運動,建議選擇下午作為鍛煉時間。

提醒:安眠藥不能長期服。

健康的睡眠狀態應該是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專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外,失眠者應主動積極尋求並消除失眠的原因,適當運用睡眠誘導,如聆聽催眠音帶,飲一杯熱牛奶,適當食用蘋果、香蕉、梨等一類水果。

對於安眠藥的運用問題,失眠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按需服藥有利於治療失眠。但治療失眠不能只靠藥物,並非所有人都必須長期服用。

失眠是由於很多情況引起的,心臟病、脾胃失調、恐懼、抑鬱症、肺病、受風引起的頭疼、肩周炎、腰疼等均可造成失眠,看似無病卻有病,在治療上無法一概而論。

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經絡不通,用藥無功。」對防治失眠說個大概,具體情況還需具體解決。

頭痛欲裂和失眠,三焦支溝為首選,心包內關與大陵;治療失眠它當先

有的時候由於生氣動了肝膽之氣,肝火在通過膽經排毒不暢的情況下,就會沿著膽經的同名經三焦經逆勢而上,而三焦經也是所主頭面部的經絡,遇到衝擊必然會引起頭痛、耳鳴等癥狀,此時它的「支溝穴」就會發揮作用了。

「支者,分叉也;溝者,管道也。」此穴為三焦經陽氣的經過之處。可以治療肝火引起的耳鳴、耳聾、肋間岔氣等癥狀,配合推揉腹部還能治療便秘。

心腎不交難入睡;心經之穴少海點

「心腎不交」是指心與腎生理協調失常的病理現象。心居上焦,腎居下焦。正常情況下,心與腎相互協調,相互製約,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兩者失去協調關係,稱為心腎不交。大多是由於腎陰虧損,因而心火偏亢,失於下降所致。主要癥狀表現為失眠、多夢、虛煩等症。常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病的虛弱病。

心煩氣躁揉少府穴:

脾經公孫助消化;順氣推腹法當然,常做噩夢揉厲兌;十個腳趾肚揉按:

中醫上說「胃不和則寢不安」就是指如果腸胃不好的人,睡眠肯定不會很好。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按摩公孫穴(在腳內側,也就是大腳趾關節後邊有一個突出的骨頭,就在這個骨頭後的凹陷處),它是人體的八脈交會穴之一的「沖脈之會」 沖脈為經脈之海,其特點是「主滲灌溪谷」;同時也是脾經的「絡穴」,是十分重要的穴位。

「公孫者,輩分也。」脾經屬土,其父為火,其公為木,其子為金,其孫為水。意思是指本穴為脾經與沖脈的氣血相會後化成了水濕風氣,有聯絡脾胃二經各部氣血的作用。此穴能調動脾經的運化能力,不僅能抑製胃酸和促進小腸蠕動,還能治療婦科病,有通氣和活血化瘀之效,如配合推腹法效果更好。

足底反射區內尋;失眠之點要瞧見,臨睡之前敲帶脈;腸胃無病寢則安。

常按摩足底反射區內的失眠點對治療「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在工作體能透支,睡眠不足的情況下,足底「失眠點」就會有所反應,「失眠點」有顆粒和疼痛的感覺。

抹上按摩膏用手指骨節或拇指指肚按摩這個點,當按摩疼痛減輕時,晚上你就會有一個品質很好的睡眠。

另外,臨睡前敲敲帶脈,對改善腸胃功能會起到促進作用,那時您就能「吃得飽,睡得香」了。

治療失眠按摩的順序:

一、先取坐位,全身放鬆,全神貫注。

1、用右手中間三指摩擦左足心湧泉穴;然後換成右足心。

2.、雙手握拳,用拇指 關節沿脊柱旁兩橫指處,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二、然後脫衣仰臥於被蓋內,雙目自然閉合。

1、用手掌根部輕輕拍擊頭頂囟門處。

2、將兩手疊放在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輕輕揉按中脘穴。

3、將兩手移至下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徐徐揉按丹田。

4、用兩手食指第第二節內側緣從兩眉內側推向外側。

5、用兩手拇指端揉按風池穴。

6、用兩手中指端輕輕揉按太陽穴。

7、用兩手拇指羅紋面,沿兩側顳部由前向後推摩。

PS:失眠按摩一組穴位:神闕穴、安眠穴、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裡、三陰交、湧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後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看著健康的方式不一定真的健康,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我們一定要多加註意,多吃一些健康的食品,以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