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詠因癌去世,面對癌症,父母應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10月29日上午9:31,李詠的妻子哈文在微博公布:「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從《幸運52》《非常6+1》到每年的春晚,可以說,李詠承載了一代人對電視的滿滿回憶。

此前,人們甚至都不知道李詠患病的消息。這個面對鏡頭揮灑自如的風趣男人,當無情的病魔襲來時,卻選擇了最低調的處理方式。

李詠老師到底得的什麼病,患的到底是什麼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大量討論,迅速席捲微博熱搜及話題榜,9億多的搜索閱讀量,也重新引起了大家對於癌症的重視。

那你知道嗎?目前全國最小肺癌患者只有2歲,來自大連。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癌症發病率患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

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協調撰寫的一份國際研究報告顯示,2001年至2010年,兒童癌症的發病率比20世紀80年代增加了13%,從而使全球每百萬0至14歲兒童的年發病率達140例。

報告表示,根據2001年至2010年全球收集的近30萬例癌症病例診斷資訊,白血病是0至14歲兒童中最常見的癌症,佔兒童癌症病例的近三分之一;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居第二位,佔20%;淋巴瘤佔12%。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三分之一的病例是胚胎性腫瘤。

什麼是癌症

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你知道兒童癌症的信號嗎?

專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現一些解釋不清的癥狀,如生長異常;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尿血、貧血及有易出血傾向,比如牙齦、口腔出血,或皮膚有出血點;局部有包塊;不思飲食、身體日漸消瘦;腹部腫脹;視力有障礙,斜視或眼球向外突出等;血液檢查細胞過高或者過低等等就須帶寶寶儘快到醫院檢查。如果初步確診為癌症,則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明確癌症的類型。

兒童應如何正確預防癌症

1、增強免疫力

讓孩子吃能增強免疫力的事物,例如優酪乳、新鮮的蔬菜水果等,此外,鍛煉也能增強免疫力。

2、接種B肝疫苗

B肝病毒是孩子成年後患肝癌的原因之一,這類患者往往有以下大致相同的表現:化驗檢查是「大三陽」或「小三陽」,肝功能基本正常,發現肝癌前病情隱匿,無明顯癥狀,甚至沒有肝區不適等任何徵兆。而這恰恰往往是肝癌患者最致命的一點。值得注意的是,B肝疫苗能阻止這種病毒感染。

3、拒絕煙和酒精

在兒童時期,父母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吸煙和喝酒的危害性,並且要儘可能的減少孩子吸食的二手煙,這樣就能降低他們成年後上癮的可能性。

4、進行適當的運動

久坐狀態是癌症的重要誘因之一,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學習過程中,就應該告訴他鍛煉的重要性,並且父母要身體力行。選擇比較簡單,可以每天堅持的運動最好,如上下樓梯、遛寵物、室外遊戲、散步等。

5、注意飲食

鼓勵孩子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中有抗氧化的作用,且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它們都能保護身體不受所攝入化學物質的侵害。

兒童癌症和成人癌症不同,相同類型的癌症,兒童的康復結果可能會比成人的好。兒童時期治療腫瘤,效果往往優於成年人。而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很快就會消失。

寶寶的成長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那麼作為成人又應該怎麼預防癌症呢?

1、用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做到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成人的精神及心理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並且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造成人體不適。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父母可以帶著寶寶多在陽光下運動。

3、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較常人更容易患癌症。父母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對寶寶言傳身教。

4、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盡量不要吃二次加熱的剩飯剩菜,要防止病從口入。

5、成人應每年做一次防癌檢查,有腫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檢查兩次身體;健康人則建議每年查一次。

父母擁有好的身體,才能陪伴寶寶更好的成長,看他長大成人,看他健康生活。

最後小編想要說的是癌症≠絕症,確診癌症之後一定要冷靜、科學的對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亂投醫,恐懼、焦慮,都有害無益。如果是你的寶寶確診為癌症,那麼父母更應該做到堅強,給寶寶一個可靠的後盾,讓他可以放心的去依賴你,依靠你。

其實近些年發生過很多真實的案例,許多醫生認為必死無疑的癌症病人,醫生給判斷沒多少時間了,但二三十年過去依然幸福的生活著。

而且有些癌症是可能自愈的,不管癌症是大是小,人只要活著,身體對全身細胞的管理就會一直進行,生命的自組織能力也會為生存而努力拚搏,所以你更不能放棄希望。

願天下沒有難治的病,願每一個寶貝都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