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瘋狂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僅為1.9% 屢破歷史新低

  寬鬆之下,資金市場“底線”被先後突破,貨幣市場的部分關鍵利率指標紛紛在近期創下周期甚至歷史新低。其中,一個月(1M)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向下突破2%,超過2015年5月的歷史低點。3個月(3M)的同業存單利率亦下探到1.9%的歷史新低點。

  這種“寬鬆”,既源於央行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超額投放,還疊加了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管道不通暢的因素。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由此呈現淤積狀態。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資金面最寬鬆的階段可能正在過去。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周一待發行的同業存單參考收益率已全面反彈。

  短期同存利率創新低

  6月中下旬開始,各期限同業存單發行價格持續下調,其中1M、3M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均已突破歷史最低值。

  事實上,上一輪1M同存價格的歷史低點出現在2015年5月下旬,當時的市場整體發行利率低至2.12%左右,多家股份行曾發行過利率貼近2%的1M同業存單。當時發行利率較低的1M同存也以AAA級主體評級的銀行為主。

  而在今年,發行利率率先向下突破2%的是一家主體評級僅為A+的信用社——福建古田縣農信社,其在8月6日發行了0.5億元1M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僅為1.9011%。此外,還沒有其他銀行1M同存發行利率跌破2%。

  目前1M同業存單的發行主力也是地方中小銀行。有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考慮到平滑季末流動性,以及改善流動性覆蓋率指標的要求,大行、股份行發行1M同存的動力不是很強,銀行流動性新規頒布後更是如此。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M同業存單累計發行約1.5兆元,其中地方中小銀行發行佔比接近八成。

  3M同存的最低發行利率則出現在興業銀行身上。該行在8月9日、10日分別發行了2億元3M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均為1.9%,這也是目前唯一一家3M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低於2%的銀行。

  在這之前,3M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低點出現在2016年初、2016年三季度兩個階段。其中,浙商銀行(港股02016)、平安銀行都在當年初發行了利率低至2.6%的3M同業存單,農行則在8月中旬發行了利率為2.6%的3M同業存單。

  與前述兩種期限產品相比,其他中長期限同業存單利率雖然也處於下行通道,但尚未突破此前低點。整體來看,各類型銀行6個月期限以上(含6個月期)同業存單利率目前只有少數向下突破3%,而這在2016年初和當年三季度都是相對常見的。

  值得注意的是,同業存單利率持續下行態勢已有所松動。從8月13日(周一)待發行同業存單的參考收益率來看,均較上周五全面反彈。

  充沛的流動性

  同業存單發行價格不斷創新低,直觀原因是需求和供給的變化,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資金市場的寬鬆,甚至流動性“淤積”。

  聯訊證券首席巨集觀研究員李奇霖就表示,供給端並不支持現在存單發行利率的快速下行,但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十分充足,商業銀行手中握有較多可自由支配的過期資金,面對著嚴監管緊信用格局下較以往更大的債務風險,銀行在資金運用上會更加保守,會將過期資金投向更具確定性、風險更低的資產上。

  李奇霖因此認為,存單市場的瘋狂是由現金洪流與機構需求的剛性共同引致的,這種瘋狂也是現在貨幣市場利率急速下行、資金積壓在短端的表現之一。不過他也認為,在現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過低的短端利率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對內,短端的低利率傳遞至長端的效果有限,收益率曲線日益陡峭化”。

  “目前資金面非常寬鬆,同業存單有發行額度時,可以多發一些中長期的同存產品,來置換前期相對高成本的負債,降低整體負債成本,穩住淨息差。”一位大行深圳分行資負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資金面的寬鬆並非一蹴而就。在國泰君安(港股02611)首席固收分析師覃漢看來,其表象原因是央行此前多次進行不同名目的降準,即“主動作為”,但核心原因卻在於,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不順暢。

  這一觀點也被一位華中地區城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認同。“一方面是央行降準、投放MLF之後資金越來越充沛,但另一方面銀行缺乏信用投放,無論是量還是價都傳導不下去,閑置的資金又回到貨幣市場,循環拉低和淤積,即便是央行連續幾天淨回籠流動性也無濟於事。”

  “關鍵還是要打通資金到信貸市場的管道。”前述大行資負部人士稱。事實上,銀保監會也在日前發文稱,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並要求“加大信貸投放”。

  華創證券研報也認為,資金面最寬鬆的階段可能正在過去。“近期隨著政策基調轉向穩增長,監管和去杠杆壓力邊際上有所緩和,政府重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信貸和基建的刺激力度不斷強化,寬貨幣逐漸開始向寬信用轉化。”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