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的那些痛,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孕期常見疼痛及應對方法

文/拜託了爸媽!

懷孕後,體重的增加、孕吐等一系列孕期反應或許習以為常,但你也會發現身體會出現一些疼痛的癥狀。大部分孕媽在孕期都有過疼痛的經歷。孕期疼痛可能發生在從頭至腳的不同部位,大多數疼痛源於懷孕後生理上的變化。也有少數疼痛是來自病理因素的,比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媽,極易引起水腫、頭痛,隨之而來的就是坐骨神經痛、關節痛等,這些疼痛到底要不要緊

特別是孕期6個月的時候,隨著胎兒的發育腹部負擔也越來越沉重,腰腿痛以及各種疼痛日益明顯。當不舒服的時候,試一試下面緩解疼痛的小方法,會對你有幫助。

緩解手腕疼的方法

孕期出現手腕和手指關節痛較常見,這是因為妊娠期分泌的鬆弛素所導致。鬆弛素會使寶媽的筋絡,肌腱,韌帶及結締組織變軟,鬆弛或水腫,手腕會出現麻木或者疼痛的現象,偶爾還會伴有有針刺或燒灼的感覺。

有效緩解方法:這種疼痛早晨會比較嚴重,白天活動後可緩解。如果腫痛難以忍受,可以用溫熱水浸泡一會兒,然後進行一下按摩,避免手部用力活動,生完寶寶後自然就緩解了。

緩解腰酸背疼的方法

孕中期和晚期會出現腰痛背疼現象,那是因為胎兒發育使子宮增大、腹部向前,為了保持身體平衡,上身便代償性後仰,從而引起脊柱過度前凸,背伸肌持續緊張,造成腰、背部過度疲勞,很容易就腰酸背痛。

有效緩解方法:一般來說在休息後癥狀可減輕,在提東西時,不要提太重的,要運用腿力提起來,不能用腰的力量,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手抓起物品,伸直雙腿站起來。坐下的時候,要把雙腿抬高或者把腳放在凳子上,使雙腿彎曲,要避免長時間站立。

緩解骨盆疼痛的方法

胎兒發育過程中,為了讓寶寶儘可能順利地通過骨盆 ,母親體內會產生一種恥骨鬆弛激素,它可以軟化骨盆內的韌帶。韌帶鬆弛會導致關節出現位置的移動。正是這些關節出現移動,這也是很容易導致疼痛的因素。

有效緩解方法: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躺下休息,或洗個熱水澡,嘗試一些柔和的鍛煉。也可以通過使用支撐帶的方法來有效的避免以及緩解骨盆痛,尤其是一些疼痛癥狀比較明顯的孕婦,更應該儘早使用支撐帶。

緩解坐骨神經痛的方法

由於激素水準的變化,以及孕媽媽體重的增加等因素,孕期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發生,胎兒的發育以及體重也會對孕媽媽坐骨神經施加壓力,坐骨神經在子宮下運動到腿部。這就是為什麼孕媽媽可以在該區域感到坐骨神經痛的根本原因。

有效緩解方法:出現這種疼痛時,建議孕媽媽睡覺時採用左側臥姿勢,並在兩腿膝蓋間夾放一個枕頭,來增加流向子宮的血液。白天時候不要以同一種姿勢站著或坐著超過半小時,盡量不要舉重物過頭頂。另外游泳也可以幫助減輕對坐骨神經的壓力。

緩解小腿抽筋的方法

隨著孕期體重不斷增長,孕媽媽身體負擔越來越重,小腿肌肉承擔這份壓力容易疲勞,加上懷孕後末梢循環較差,所以會出現小腿抽筋現象,還有是睡姿的不正確,長時間仰臥或俯臥,使小腿部分肌肉長時間完全放鬆,引起肌肉痙攣。

有效緩解方法:痙攣發生時,可將腿伸直,腳趾向上蹺,請老公幫忙讓小腿蹬直、肌肉繃緊,然後按摩幾分鐘,疼痛感會慢慢消失。每天睡覺前按摩腿腳睡覺時把腿稍墊高一些,可起到預防作用。

緩解下肢水腫的方法

孕晚期出現水腫現象,這是因為懷孕後隨著子宮增大,會壓迫到下肢靜脈,使下肢的血液迴流受阻,導致靜脈壓升高,引起下肢水腫。另外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加上勞動負荷量過大時,身體中的血漿膠體滲透壓都會降低,血漿白蛋白也會下降,也容易出現水腫。

有效緩解方法:孕期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要穿舒適的鞋子,平躺時把腳部抬高。

緩解靜脈曲張的方法

孕期腿上出現一條條青色曲狀物,也就是常說的「靜脈曲張」。懷孕期間,體內血流量會增加,致使原先處於閉合狀態的靜脈瓣膜分開,靜脈血液逆流;同時,黃體素也會導致血管壁擴張,這些都成為靜脈曲張出現的原因。

有效緩解方法:預防靜脈曲張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多躺臥,將下肢抬高。站立時最好經常踮起腳,用腳尖著地,以促進血液迴流。

緩解胃痛的方法

孕媽媽在3-6個月會出現胃痛、胃脹癥狀,這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妊娠期子宮逐漸增大壓迫到了胃部,使得胃腸蠕動變慢,胃內容物反流刺激食道粘膜引起燒灼感及相應不良的癥狀。

有效緩解方法:建議孕媽媽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過冷以及油炸的食物。吃飯時盡量坐直,吃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躺下,睡覺時要採取側臥姿勢。

育兒有態度:讓育兒輕鬆,讓養育生活更從容。

喜歡「拜託了爸媽」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