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續命保殼18年,×ST皇台走向沒落

記者 | 陳慧東

編輯 | 曾福斌

1月下旬,甘肅武威。通往皇台酒廠倉庫的路線上還殘存積雪,46歲的林華小心地挪著步子,去提領價值2000元的皇台酒——這是他近10天以來第一次賣出酒。

臨近春節,武威市皇台酒廠已累計拖欠了他10個月的工資,公司提出“以酒抵薪”。林華所在酒廠的員工,不少人和他一樣,在技術崗上幹了“一輩子”,現在卻為多賣一瓶白酒多方奔走。

連續虧損的甘肅皇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ST皇台,000995.SZ)已經行走至退市邊緣,而林華和同事們的社保費也已欠繳近三年。

2018年底,因大股東沒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付款,*ST皇台沒能完成資產出售,“雙保”(保淨利潤為正、保淨資產為正)目標宣布失敗。

“我們也盼著企業早倒閉,給老職工賠些錢”,林華將煙頭插進路邊的雪堆,“不用再這樣熬著了。”

界面新聞記者來到武威皇台酒廠時,距離酒廠規定的春節假期還有一個多禮拜,酒廠卻少有員工在崗。“沒放假,多數員工也都不來了”,林華說。貼著“皇台酒業”字樣的貨車安靜地停在酒廠,酒品倉庫大門緊閉,十數名未穿著酒廠工作服的清潔工人清掃完路線上的積雪後,站在一起交談。

甘肅省武威市皇台酒廠倉庫區。攝影:陳慧東

這家甘肅的酒企也曾風光過,甚至有過“南有茅台、北有皇台”之稱。但近兩年來,從*ST皇台身上看到的更多是“獐子島第二”、訴訟纏身、大股東成“老賴”、保殼遇阻等消息。

*ST皇台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道出了該公司更多的資訊:*ST皇台資金鏈早已斷裂,目前無融資進款、貸款入账,多樁民事訴訟纏身,皇台酒廠自2018年以來基本處於間歇性停產狀態。目前,甘肅省武威市警察局已成立“4.19”專案組對上述案情進行調查。

偏居西北一隅的*ST皇台,昔年銷售盛況早已一去不返,股權角力後一地雞毛,多次風格迥異的重組殊途同歸——走向失敗。這個寒冬之後,*ST皇台或將成為A股首家被暫停上市的白酒企業。

甘肅省武威市皇台酒廠停放的貨車。攝影:陳慧東100萬瓶酒“不翼而飛”

*ST皇台走向暫停上市,現有高管將矛頭指向前實控人盧鴻毅。

2018年1月,這家公司在進行存貨盤點中發現,公司成品酒存在庫虧約6700萬元。“庫虧”事件引發軒然大波,*ST皇台也因此被冠上“獐子島第二”的稱號。

這個資訊隨即引發深交所關注,深交所於2018年2月1日向*ST皇台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存貨構成情況、存貨管理情況、存貨審計的有效性、披露的及時性以及相關補救措施等。

2018年3月7日,*ST皇台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承認,公司存在內控不嚴的問題,按照相關規定,存貨應每月盤點一次。但近三年來,公司並未按月進行實際盤點,僅是由倉儲保管員與會計人員核對當月出、入庫數量。參照皇台酒業產品價格,“庫虧”的金額可對應約100萬瓶酒。

*ST皇台董秘謝維巨集在1月21日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年終存貨盤點中發現“庫虧”,並於2018年2月6日向武威市涼州區警察局報案。

不過,2018年3月30日,武威市涼州區警察局針對此案下發《不予立案通知書》稱,*ST皇台提出控告的財產被侵佔案,不予立案。

投資者好奇,為何*ST皇台倉庫中的100萬瓶酒會“不翼而飛”?有業內人士直指*ST皇台“庫虧”事件的真相系“監守自盜”或“財務造假”,那麽此種違法行為又是如何發生的?

1月下旬,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甘肅省武威市皇台酒廠。上述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武威市涼州區警察局通告“庫虧”事件不予立案後,公司幾名高管曾在近一年時間內“摸出”該案件的蛛絲馬跡——“原本公司對接經銷商都以現款現貨的方式進行”,盧鴻毅等人為掏空公司資產並變現,“跟經銷商說好,通過代銷,配合起來把審計人員也蒙騙了”。

上述內部人士稱,*ST皇台巨額“庫虧”事件的種種跡象,皆指向公司原董事長盧鴻毅。

針對此種說法,謝維巨集回應稱,公司曾因“庫虧”事件在2018年2月6日首次報案,歷時8至9個月後,甘肅省武威市警察局已成立“4.19”專案組對“庫虧”及相關案件進行調查,繳獲了犯罪嫌疑人藏匿的账本,會計憑證等,初步查清了武威、蘭州兩地的涉案金額,掌握了盧鴻毅等人侵佔和掏空上市公司的大量證據。但鑒於主要犯罪嫌疑人還未抓捕歸案,案件具體情況尚未對外公布。

公開資訊顯示,盧鴻毅,1971年生,2010年就任*ST皇台董事長,其在任期間,*ST皇台歷經三次重組失敗。2017年1月,盧鴻毅辭去*ST皇台董事長職務,“德隆系”舊將胡振平接盤,正是在公司新的財務部牽頭下,查出了庫存成品酒出現嚴重虧庫的問題。

上述內部人士向記者細數*ST皇台目前面臨的種種困境,“上市公司資金斷鏈、多樁債務纏身,一堆民事訴訟中都有盧鴻毅的影子,而盧鴻毅在立案之後、抓捕前期逃往國外。”

甘肅省武威市皇台酒廠辦公樓。攝影:陳慧東

按照上述內部人士的說法,*ST皇台前董事長盧鴻毅在職期間,以多種方式大肆“掏空”和“侵佔”上市公司財產,涉案數額或超3.6億元;此外,在盧任職時,*ST皇台所涉的多樁民事糾紛及債務,在账目上存在瑕疵。

針對上述侵佔上市公司資產事宜等,界面新聞記者致電盧鴻毅的私人手機號碼,但該號碼顯示不屬於盧鴻毅。記者隨後致電盧鴻毅曾實際控制的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官方電話號碼,但接通後顯示號碼已不再屬於該公司。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和其他多數皇台酒廠的老員工一樣,林華對“庫虧”事件的內情並不清楚,“前一個老總把廠子挖空了,現在的老總接管後庫存不多,就和前一任老總打官司,也打不清楚,幾個億也不可能回得來”。

品牌市場已被做爛

皇台酒廠倉庫中“不翼而飛”的100萬瓶酒,最終流向了市場,又“失去了市場”。

林華眼下正在為“以酒抵薪”而頭疼,“酒不好賣,周圍都是親戚朋友,沒銷路”,他每個月的工資大約1800元,10個月的欠薪18000元要靠賣出等價的酒才能拿到。林華跑了武威市內數家煙酒商行,才售出價值2000元的皇台酒。

界面新聞記者走訪武威市和蘭州市多家煙酒商行發現,街頭大部分煙酒商店早已不再銷售皇台酒,甚至數年未聽聞皇台酒。

“皇台現在沒人做了,早就不行了。”蘭州市城關區一家煙酒商行的老闆告訴記者,“前幾年我們也做這個酒,但是已經有四年多沒進這個酒,也再沒在圈子裡聽說過皇台了,以前做(皇台酒)的供應商都改行了。”

在蘭州市城關區另一家冠名“皇台酒業”的品牌專賣店中,界面新聞記者看到了兩款皇台酒產品,價格均在200元左右。老闆稱,“(皇台酒)就剩幾瓶了,2018年初進過貨,後來業務員跳槽了,廠家也沒有新的人過來”,前幾年皇台酒曾有較好的銷售狀況,高端產品價格在600元左右。

蘭州市內大型連鎖超市酒類商品貨架,已無皇台酒在銷售。攝影:陳慧東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白酒、葡萄酒製造企業之一,皇台酒也曾享譽省內外。在1993年國家統計局首屆中國糖酒工業企業評價中,皇台酒業被評為中國飲料製造業最佳經濟效益500強之一,1994年在時隔80年的第二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皇台酒與茅台酒雙雙榮獲金獎。

白酒行業專家孫延元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因公司連年業績虧損,目前業界少有專家仍在關注*ST皇台。

在退市邊緣艱難維持的*ST皇台,為何失去了其最後一塊領地——本土酒品市場?

皇台酒的“市場已經丟掉了”,*ST皇台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盧弘毅辭職之前已將皇台酒產品的價格體系整體打亂,“酒要急於變現,300多元的酒買一贈一,消費者大呼上當。”而與盧鴻毅同時期離職的公司多名高管也投資了新的白酒品牌,“自家人說皇台的壞話,殺傷力很大。”

上述內部人士稱,由於“以前的經銷商不惜成本的低價變現”,目前,*ST皇台切斷了多數低價銷售途徑,“(公司)已經沒錢投入市場運營,價格亂了,投入對市場效果不大。”

上市18年4次帶帽

自上市以來,*ST皇台就一直在艱難維持殼資源。

*ST皇台主發起人為甘肅皇台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注:現變更為甘肅皇台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為張景發)是由始建於1985年的甘肅涼州皇台酒廠改製而成的國有獨資公司。

2000年8月,*ST皇台登陸深交所,彼時酒類企業上市者寥寥無幾,貴州茅台(600519.SH)也是一年之後才登陸上交所。

2001年11月,*ST皇台控股股東變更為北京皇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皇台商貿),該公司實控人為武威市涼州區國有資產管理局。2007年1月17日,北京鼎泰亨通有限公司(下稱鼎泰亨通)成為皇台酒業控股股東,當時的鼎泰亨通處於張景發第三子張力鑫的控制之下。

在上述控股股東變換期間,*ST皇台並未惹上太多糾紛,但公司業績發展低迷,經歷先後兩次戴帽:分別在2002年、2003年虧損1190萬元和1.16億元迎來第一次戴帽,2004年憑借一千萬的淨利潤成功摘帽;2007年、2008年分別虧損5083萬元和5881萬元並二次戴帽,並在2009年再度扭虧。

2010年2月9日,鼎泰亨通與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厚豐)簽署了《股權轉讓協定》,上海厚豐受讓*ST皇台19.6%的股權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合約金額總價為2.21億元。據媒體報導,上海厚豐成立於2010年2月2日,實控人為盧鴻毅。也就是說,當時上海厚豐在成立7天后就斥資2億元收購了*ST皇台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上海厚豐獲得公司控制權之後,曾兩次試圖通過定增,提升其實控人盧鴻毅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值得注意的是,大股東兩次提出定增議案之時,鼎泰亨通提請仲裁,導致兩次定增均陷入停滯。

財報顯示,*ST皇台因2013年和2014年連續虧損2930萬元和3929萬元,迎來第三次戴帽。

為力挽持續虧損頹勢,2014年6月,*ST皇台擬向上海厚豐的關聯方發行不超過1.9億股,募資14億元進軍保健品行業並補充營運資金,此次重組又遭二股東皇台商貿否決。

此外,*ST皇台還曾多次嘗試“跨界”重組。2014年,皇台酒業計劃與瀏陽河重組,卻因自身官司纏身,瀏陽河又被曝“資金鏈面臨斷裂”而不了了之;2015年,*ST皇台進軍番茄業務,但番茄業務經營近2年並無起色;2016年,*ST皇台謀劃與遊戲類公司飛流九天重組未果;2017年,公司又打算以現金增資的方式購買深圳市中幼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因標的存在多項違規行為未有結果。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據公開報導,從*ST皇台進軍大健康產業,到轉投番茄業,國資股東皇台商貿都持反對意見,與大股東上海厚豐意見相左。

有業內人士認為,股東內訌導致企業高層不穩,是*ST皇台管理體制失效、產品更新開發全線崩盤的根源。

據媒體報導,*ST皇台的股權之爭可上溯至“張氏家族”的舊日恩怨。張力鑫控制的鼎泰亨通將*ST皇台的股份轉讓給上海厚豐,但以其兄弟張立生為代表的家族另一方卻並不接受這個轉讓股權決定。此後,張氏家族部分成員聯手皇台商貿開始了與大股東上海厚豐長達數年的話語權之爭。據悉,皇台商貿及其控股股東甘肅皇台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先後10次將皇台酒業告上法庭,涉案金額達2.2億元。

2018年後,*ST皇台第四次戴帽,在2016年至2017年分別虧損1.27億元、1.88億元,並於2018年5月3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涉多樁訴訟

盧鴻毅退出後,*ST皇台迎來了新疆潤信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疆潤信)接盤,新疆潤信總經理名為“沈巍”,與德隆舊將沈巍同名。

2015年,上海厚豐原股東劉靜、盧鴻毅、趙涇生將所持全部股權,合計作價1億元轉讓給新疆潤信,由此後者間接持有皇台酒業19.6%股權,成為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這較盧鴻毅獲取控制權時花費的2.21億元,“便宜”了1.21億元。

不過,等待著新股東新疆潤信的,卻是早已一團亂局的*ST皇台。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ST皇台共發布民事判決相關公告16次,其中9份公告涉及證券虛假陳述,所有判決對應的都是群體訴訟。其中,有部分案件的賠償金額達到了100萬元以上

*ST皇台似乎掉入了民事訴訟的漩渦之中,“能有多少案子,公司自己也搞不清楚”,*ST皇台內部人士說道,“但公司所涉多樁民事糾紛及債務在账目上存在瑕疵”。

*ST皇台公告顯示,2018年7月份,由於*ST皇台拖欠無錫市梅林彩印包裝廠(下稱無錫梅林)貨款,被法院判決支付1411萬元的欠款,同時還需按照同期央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上述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公司對無錫梅林相關欠款皆已結清,據公司账目顯示,盧鴻毅早已將貨款付給無錫梅林廠長吳梅林,而吳梅林將其中部分账款打至盧鴻毅私人账戶,此後,盧鴻毅“利用職務之便擬了付款承諾,成了訴訟依據”,“我敢說,最後無錫面臨的債務是不存在的,因為1000多萬加上利息,這件事最後肯定是盧弘毅侵佔掏空了”。

據*ST皇台1月3日公告,根據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法院的《執行裁定書》裁定,強製執行無錫市梅林彩印包裝廠的到期債權1362.29萬元。

謝維巨集稱,目前*ST皇台所涉多樁“債權債務的甄別問題是急需要的,而且這事急需要和警察進行配合”。武威剛下過一場大雪,董秘辦公室暖氣不足,寒氣從腳底蔓延。

界面新聞記者隨後致電無錫梅林在企查查官方平台公布的電話號碼,電話彩鈴顯示該號碼確實為無錫梅林銷售熱線,但接通後工作人員稱該號碼已是其他公司在使用。

“存在瑕疵”的民事訴訟不僅僅限於無錫梅林欠款案一樁,*ST皇台內部人士稱,公司账目顯示,*ST皇台目前所涉多樁債券訴訟中,絕大多數存在細節和金額錯誤。

新任大股東新疆潤信不得不“背鍋”,2018年5月,受多起訴訟影響,*ST皇台董事長胡振平已經被法院執行限制消費令。據*ST皇台2018年12月7日公告,公司新增4個銀行账戶被凍結,凍結金額約1020.9萬元,2018年9月,*ST皇台因涉民事訴訟,其中國建設銀行武威西街支行設立的基本銀行账戶被司法凍結,凍結金額為352.74萬元。

最後的掙扎

2018年底,謝維巨集和公司同事們籌劃數月的重組方案宣告失敗。

2018年12月24日,為了保殼的*ST皇台發布公告,擬作價1.57億元,將甘肅唐之彩葡萄酒業有限公司69.55%的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上海厚豐。此前,已將全資子公司甘肅涼州皇台葡萄酒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象徵性對價人民幣1元的價格出售給上海厚豐。

如果上述交易順利完成,*ST皇台將成功甩掉虧損的葡萄酒業務,交易產生的溢價也可幫助公司2018年度實現扭虧。

然而,剝離了葡萄酒業務後,*ST皇台卻沒能如期等來上海厚豐的“救命款”。

*ST皇台1月2日發布晚間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控股股東上海厚豐尚未向本公司支付轉讓價款。本公司2018年“雙保”(保淨利潤為正、保淨資產為正)目標已不能實現。根據相關規定,在本公司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後,深圳證券交易所有權決定暫停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時,上海厚豐的境遇也並不怎麽好。

據*ST皇台1月28日晚間公告稱,上海厚豐持有的公司3477萬股股份已被輪候凍結,此次輪候凍結數量為上海厚豐持有公司股份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19.60%。不僅如此,據*ST皇台2018年10月31日公告,上海厚豐股權被司法凍結及公司被納入失信執行人名單。

1月22日,*ST皇台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2018年,*ST皇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000萬元-9000萬元,和2017年虧損1.88億元相比,減虧幅度在52%-63%之間。

在同一日,深知已經無法扭轉虧損局面的皇台酒業,也發布了《關於公司股票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皇台酒業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已被實施*ST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肅省武威市?皇台酒廠廠房。攝影:陳慧東

背負大量糾紛,淪為空殼的*ST皇台現在怎麽辦?

*ST皇台內部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公司已制定了大致的發展方案,由大股東、二股東及政府管理部門共同商議探討。但上述內部人士認為,*ST皇台再依靠酒業作為企業主業的可能性不大,“皇台酒的市場已經沒有了,企業現在能做的就是保住一個殼,做好新的優質資產注入的準備”。

留給新疆潤信及*ST皇台的時間不多了,在借殼上市標準嚴格執行IPO標準政策環境下,走向暫停上市的*ST皇台命運難測。

已在酒廠工作20多年的老員工陳莉回憶,在皇台酒業最鼎盛的時期——90年代前期,那時候“廠子效益特別好,高考落榜生作為‘代培生’去外面學習兩年,進場就是職工,一月工資300至400元”。

“這在那時候已經是高工資了”,陳莉說。如今,他們卻不得不通過賣酒來拿回一點工資。

(文中林華、陳莉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