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乳癌科普——關愛遺傳性乳腺癌家族!

對於大部分女人,僅是「乳腺癌」這三個字就足以讓人感到心驚肉跳了。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些人,她們的家人就是乳腺癌患者。疾病本來就已經不輕鬆,更何況,又是這樣一種帶著明顯遺傳特徵的疾病。承受病痛的雖是摯愛的親人,但對於依舊年輕的她們也絲毫不輕鬆。因為一個事實必須面對,那就是——乳腺癌也可能會降臨到自己頭上,雖然這樣的可能性隻比其他人高出一點點。

乳腺癌家庭故事:

我的家族史上有乳腺癌的提示

如果說家族遺傳病史如同一條上帝預先安排的隧道,那麼,秦琪在9歲時第一次看到了那個黑暗的洞口,那年母親第一次被診斷患上乳腺癌。14年後母親癌症複發,後又得知外婆也曾患乳腺癌,秦琪才真切地感受到這條隧道是怎樣深不可測。

悲傷加抑鬱,母親的癌症複發了

母親第一次患乳腺癌時,秦琪9歲,手術後順利度過了5年觀察期。那時有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生活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仍在平靜的幸福中繼續。在秦琪印象中,父母的感情一直特別好。「我甚至都沒覺出他們之間有任何不同,母親沒有因此而變得敏感或易怒,父親仍和原來一樣寵著母親。」

現在回想起來,母親病情複發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心情抑鬱。秦琪18歲那年是禍不單行的一年,母親在乳房出現異樣後,一直安慰自己是增生,因為在她的經驗裡,惡性腫瘤是硬的,但她的是軟的,所以就一直沒去檢查。直到今年3月,母親忽然跟秦琪說起胸部有點疼。秦琪一看,母親胸部深紅色的腫塊已有雞蛋大小。秦琪立刻帶媽媽去了醫院,醫生只看了一眼,檢查都沒做,當時就說是晚期了。

我是母親繼續生活下去的理由

在等醫院安排手術的那幾天裡,秦琪看著母親臉上的平靜,平靜得讓她害怕。秦琪忽然意識到這次與第一次不同,母親年紀大了,又是晚期,倘若手術有什麼閃失,她可能就會永遠失去母親了。想到此,秦琪忍不住伏在母親的懷裡大哭。母親安慰她說:「死,我並不怕,死後我就能見到你爸爸了,這些年我都很想他,我惟一放不下的就是你。」

秦琪一下子感到:現在自己是母親最大的精神支柱,所以,為了讓母親能重新擁抱健康,秦琪要求自己一定要首先堅強起來,才能做母親的後盾。而且,秦琪要讓母親知道,女兒永遠都需要母親,即便是嫁人生子以後。幸運再次關照了母親——雖然是晚期,但手術做得非常成功。術後醫生叮囑秦琪,以後的情況,很重要的一方面要看她自己的恢復能力,所以給母親精神上的鼓勵非常重要。

為了讓母親更好地恢復,秦琪每天都故意給她安排點小事,讓她知道女兒非常需要她。秦琪還趁母親心情好的時候「批評」了母親不愛吃蔬菜的毛病。現在秦琪和母親每餐必吃一種綠色蔬菜,而且,還非常講究色彩的搭配。

母親的韌性特彆強,化療期間不但每天堅持晨練,還與鄰居保持著正常的來往。母親甚至還能做一些家務,因為她想讓女兒回家後能有口熱飯吃。

雖然有遺傳病史,但我不怕乳腺癌

和母親一次交談中,秦琪知道原來外婆也得過乳腺癌。這讓秦琪有些吃驚,因為在她的回憶中,外婆一直很健康,直到她去世前,身上根本沒有一絲癌症的影子。而且,外婆一直活到84歲,她的去世也與乳腺癌無關。

其實,雖然沒把家族病史告訴女兒,但從秦琪剛開始發育時起,母親就教給了她自檢的方法。所以,對於秦琪來說,除了比同齡人更多一些胸部健康意識外,家族病史並沒帶給秦琪任何負面的影響。相反,秦琪覺得因為自己更了解乳腺癌,身邊又有親人得過,所以反而不怎麼害怕,因為最可怕的結果她已經見識過了。

秦琪說,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不僅是乳腺癌,所有的疾病都是對人類的考驗。更何況,母親和外婆都曾成功地戰勝過乳腺癌。因此,哪怕有一天同樣的疾病真的找上自己,她只會比母親更懂得如何面對,如何積極採取措施,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成長過程中,秦琪從來沒有覺得外婆和母親和別的女性有什麼異樣,生活也從來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困擾。秦琪對未來的想法很樂觀:她說未來也許有那麼一天,這個病已經不是什麼嚴重的病,已經很容易就被醫學征服。

我們當然也由衷地期望,這一天,不要讓我們等得太久。

對於那些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來說,雖然大部分人最終都安然無恙,但也承受著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壓力。胸前彷彿永遠有個可能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更有的人從此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

一場有關概率的心理戰心理學家認為:即使不幸有乳腺癌的家族遺傳史,也不要因此過分憂心忡忡,因為你的患病幾率雖說高於他人,但絕不是也遠不是100%。而且這個幾率可能因你的人為因素大大降低。

1.注意生活方式

從單方面的比較上來說,有家族病史女性的患病幾率確實高於其他人,但是,如果能提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降低患病幾率。其實,即使有病史的人,患病幾率也低於那些雖然沒有病史卻習慣揮霍健康的人。從現在起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拒絕疾病最有效的方式。

2.學習控制情緒

其實,即使是健康人,體內也會存在各種病毒甚至癌細胞,所謂「健康人」和「病人」之間的不同就在於他們的免疫系統能否控制它們的肆虐。即使是兩個已被診斷為癌症的人,因為情緒反應不同,手術恢復時期的狀態也截然不同。一個態度樂觀積極,生活同樣精彩,另一個悲觀放棄,很快便喪失了生活能力。我們周圍其實有很多資訊,就看你願意捕捉其中的哪一種。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即使有一天真的生病也有充足的力量扳回一局。

3.疾病面前機會均等

有些人雖然沒有乳腺癌的家族病史,但他們有心臟病或糖尿病的遺傳史,或者是其他疾病。其實,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健康本錢是相似的,沒有「暴富」也沒有「赤貧」,因為「赤貧」者根本通不過懷胎十月的第一道考驗。所以,一切的不同都在於我們後天對待自己身體的方式,而提前注意當然會給自己的健康加分。

4.最壞的可能

患上乳腺癌其實只是一種最壞的可能。而如果你對自己的乳房足夠關心的話,那麼至少能保證早期發現,這樣,會把創傷減到最低。樂觀的消息就是:乳腺癌是所有癌症裡最容易治癒的疾病,而且,倘若發現得早,也無需犧牲整個乳房,及早治療,也不會影響乳房的外觀

5.了解自己的遺傳背景

在所有的乳腺癌中,其中有5-10%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比如母-女,或姊-妹都有乳腺癌歷史,這種家族並非罕見,其實在臨床上很常見,比如很多患者的母親或者姊妹,或其他親屬有乳腺癌或者其他惡性腫瘤的病史。這樣的患者就有可能就是「具有遺傳傾向的乳腺癌」,此類乳腺癌的發生原因是因為家族的基因中存在特異的基因變異,80%是BRCA1/2基因突變,也可能是PTEN或P53或其他基因變異。在BRCA1突變的乳腺癌家族中,到70歲時的累積患病風險乳腺癌是85%~90%,卵巢癌是60%。目前在天津腫瘤醫院已經開展乳腺癌遺傳學檢測項目。如果有朋友發現自己的家族史中有比較強烈的乳腺癌遺傳傾向,則應該來我院進行遺傳學顧問,及早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悲劇的發生。

乳腺癌遺傳顧問門診的目的是通過一個患者的不幸遭遇發現其他成員的患病風險,協助患者確定其所患乳腺癌是否是家族性乳腺癌,是否具有遺傳性;如果不是突變基因攜帶家族,則該家族的其他女性不必再擔心是否也會患有乳腺癌的高風險;如果不幸是突變基因的攜帶家族,則需要確定在該家族中,哪個女性成員是壞基因的攜帶者,而那些不是,不是的則可以放心,而是壞基因攜帶者的成員則需要相應處理。

患者能從中得到什麼益處?

1。最大益處是終於明確知道自己的家族中其他人,包括女兒、姐妹是否有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如果是高危患病人群,則應受到相應的指導和監測,以防不幸進一步威脅家族中的其他成員。

2。如果是乳腺癌患者的家屬,則可以明確自己是否是還是不是屬於乳腺癌高危患病風險人群,如果屬於高危患病人群,則應及早處理,以防威脅生命的疾病真的發生並且威脅生命,如果不屬於高危人群,則不必再疑神疑鬼擔驚受怕。

如果已經患有乳腺癌,確診家族性乳腺癌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是BRCA1/2突變的基因攜帶者,則在治療中會有所不同,比如不能用鉑類化療、絕對不能保乳(因為放療會誘發新的乳腺癌)、隨訪時絕對不能用X光照對側乳腺(對放射線的高度敏感,X光也可能造成新的乳腺癌)、對側乳腺建議預防性切除,因為其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十分高、建議切除卵巢,因為卵巢癌同樣高發,而卵巢癌的死亡率卻很高。

如果目前不是乳腺癌患者,因為親屬有乳腺癌做基因檢測,結果發現自己也是突變基因攜帶者,那現實意義是什麼?

因為突變基因攜帶者到70歲時的累積患病風險乳腺癌是85%~90%,卵巢癌是60%,所以建議預防性乳房切除,或者生育前在醫生指導下密切隨訪,生育後建議直接切除卵巢;麻煩的是,由於此類個體對放射線敏感,所以禁止使用X光監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