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引入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引民眾恐慌,科學家怎麽看?

2019年5月,為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強化此期間進出人員的健康檢查體制,日本宣布引進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埃博拉病毒。日本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先進國,然而在致命病毒的研究和對應上,一直以來並不積極。這次也是日本首次宣布引入最危險的病毒用於研究和檢查。

這次病毒引入對日本而言有什麽意義?引入病毒做研究是否安全?日本國民又有怎樣的反應呢?來聽一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的解讀。

埃博拉病毒: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1]是絲狀病毒的一種,可引起埃博拉出血熱,它是人獸共患病。多數疫情爆發,都以人際之間傳播為主,它主要通過感染者的體液,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唾液等,經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進入健康人體,造成感染。另外,並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能像流感病毒或麻疹病毒一樣漂浮在空氣中。

感染此病毒可引起惡心、嘔吐、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爆發,就展現了它恐怖的殺傷力,2014年,西非有一萬人因其死亡,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有300人以上感染。有的病人發燒嘔吐,有的病人身上只要是開孔的地方都流血不止,甚至雙眼都在流血。

它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傳播,隱藏在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地區,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新的疫情,沒有一種病毒比它更讓人恐懼。

日本民眾的擔憂

此次引入致命病毒,日本民眾也是人心惶惶,日本各大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報導,如下圖所示。其實,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從2018年11月開始,就向國立感染症研究分所所在地東京武藏村山市的村委會提出了要引進病原體的提案,經過了超過10次以上的研究討論,並實施了各種說明會,才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當地市民的理解。

然而實際上,當地的居民仍然十分不安,他們擔心一旦發生病毒保管不當等情況,會危害附近的居民,引起疫情爆發。還有居民表示,“如果研究所內感染病毒的實驗小鼠,從研究所逃出來怎麽辦?”等等。

那麽,從理性分析出發,這些擔心是否過慮呢?

為了預防感染而引入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無疑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病毒。國際上,按照生物危害等級,將病原體分為四個等級,如下圖所示。其中“BSL4”(Biosafety Level,簡稱:BSL)屬於危險度最高等級,是指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間接,或因偶然接觸在人與人、人與動物、動物之間通過空氣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且沒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療藥,感染後致死率較高的病原體。

埃博拉病毒,即為等級最高的BSL4級別的病毒。日本此次引進該病毒,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預防埃博拉感染症,將有可能被診斷為埃博拉感染症患者的血液的基因序列和真的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進行比對,以此建立快速正確的埃博拉患者診斷方案。日本在這次引入病毒後,會進行基礎研究,包括傳染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預防治療方法的研究,免疫相關研究,疾病發現機制等等。

進行這種致命性病毒的科學研究難道不危險嗎?研究病毒當然危險。在研究設備或設施低下的地方,或者研究人員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準時,是很容易感染、也是相當危險的。而且歷史上也確實有研究人員感染病毒事例。如,2003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在實驗室中感染SARS病毒。200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室,兩名工作人員感染SARS病毒。

但是,在實驗室制度和設備完善的地方,即在BSL4規範的研究室,“只要一切按照章程來,是非常安全的。”不管是國際上還是日本國內,還是在我們中國,都對BSL4研究室做了非常嚴格的管理條例,不僅有設施的要求、日常的實驗操作管理流程,還有整套的應急方案。日本位於東京武藏村山市國立感染症研究分所即為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BSL4研究室。今後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也將在那裡進行。

“戒備森嚴”的BSL4實驗室

說到這裡,大家不免好奇,BSL4實驗室是怎樣保障安全的呢?

BSL4規範的實驗室[2],一般是設置在建築物中的密閉實驗室。首先,實驗室內保持著比外部低的氣壓,並且室內空氣與外界的空氣不直接相連。室內的空氣,通過高性能過濾網將微細粒子除去後,再向外部排放。這個高性能過濾網,可以捕捉99.99%直徑為0.3微米的粒子,也就是可以保證排出的空氣完全無菌。此外,所有的排水,也要先經過藥物消毒處理,再經過20分鐘以上121℃的高溫滅菌處理,經過這樣的處理,廢水中的病毒會全部被滅活殺死。因此病毒不會經過排水或排氣擴散到外面。

另外根據日本傳染病法,在BSL4的研究室裡不得進行能經過空氣傳染的病毒的研究。世界各國根據WHO的傳染病條例,並根據本國的法律和條件,各自規範了自己的傳染病條例。

BSL4實驗室從1960年代開始被推廣使用,目前在世界上24個國家,建有59個以上的BSL4實驗室。到目前為止,試驗中的病原體流出建築物外面,引起病毒感染的事件一例都沒有發生。因此說,在規範的BSL4實驗室中,嚴格按照實驗室規定,並不危險。

既然病毒不可能傳到實驗室外面裡面的實驗人員會不會感染病毒呢?實驗人員進行實驗時,需要穿陽壓防護服,空氣是從衣服內部供給的,可以將實驗室內的空氣和衣服內的空氣完全隔離。因此實驗人員不會感染病毒。但是在實驗室中,如果不小心被接觸過病毒的注射器刺傷,陽壓防護服因針刺破損,則有可能感染病毒。

在BSL4實驗室設立50年以來,全世界共發生過6起針刺事故(意大利,美國,俄國,德國,舊蘇聯),無論哪起事件,都沒有將病原體外泄,也沒有感染研究者以外的人員。一旦實驗人員操作不當,造成可能感染病毒的情況,會馬上進行隔離檢查。

除了對實驗室嚴格管控,病毒的引進,在每個國家都有非常嚴格的手續。以這次日本引進病毒為例,病毒到達日本後,為了保證安全,首先需要向省警察廳申請搬運證明書,在搬運的過程中需要對運送的病原體進行三重包裝:第一層是堅固的防漏容器;第二層是防漏且具有密閉性的高規格容器;第三層是輸送時防止撞擊的有保護的容器。運輸車輛中必須要有對病原體有專業知識的人同行,不僅要有運輸車,還需要有同行車輛進行保護。

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和疾控現狀

由於埃博拉出血熱持續不斷地出現,全世界各地一直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各國紛紛加強國境檢疫措施,進行病原檢測的技術儲備,並製訂防控、轉運、醫院感染控制等方案,以應對本國可能的輸入性病例(包括將意外感染的援外人員接回國治療) [3]。各國科學家對埃博拉病毒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以及疫苗的研究不斷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然而,這個令全球恐慌的疾病仍然存在諸多未解之謎,需要進一步探索。

那麽,目前各國都是如何應對埃博拉病毒的呢?

因為埃博拉病毒病的早期表現和普通的感冒很相似,不易發現,一般會通過抗原檢測、病毒核酸序列等方式檢測。由於尚無特效藥和疫苗,主要是對症治療,因此做好疾病控制預防非常重要。針對埃博拉病毒,基本的疾控策略包括早期發現病例、及時調查處置、追蹤和密切觀察接觸者,以及醫院內和社區內有效的感染控制 [4]。

從首發病例到首次發現病情往往會間隔數月,導致病毒已經在人群中傳播擴散,因此早發現、早處置是疾控的重點。早發現,早控制,就可以大大降低疫情爆發的可能性。另外,在衛生部門,包括醫院,做好患者的隔離和感染防護控制也是疾控的重中之重,在醫療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離和防護措施。

到目前為止,埃博拉病毒病尚無確切有效的藥物和疫苗。目前正在研發的幾種藥物和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國,但都沒有完成嚴格的臨床試驗。由於埃博拉病毒病暴發的不確定性和地域非局限性,在藥物研究者找到適用的患者時,感染者已不治身亡,無法推進臨床實驗試驗新藥。

RNA干擾的藥物(原理是通過內源或外源合成的雙鏈RNA,特異性地抑製病毒在複製增殖過程中的基因表達,以達到抗病毒的效果),曾被認為是治療埃博拉病毒病症極具潛力的藥物,但在藥物安全性臨床試驗中,6名健康試藥者在服藥後出現多器官衰竭,該藥物的研發也被停止。

開發藥物,不僅需要時間,也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因此很多製藥公司不願意投入。埃博拉病毒病治療藥物的研發與推廣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和利益問題。

研究病毒,也可以說就是為了研究“傳染病”,通過研究傳染病來了解傳染病的現象,進而了解人類免疫系統,並由此達到終極目標——克服傳染病。

作為科普工作者,我們對日本的這次病毒引入,持非常積極的態度,希望日本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不僅僅是為東京奧運會做好檢查準備,也能夠在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造福人類。

作者 | [中]卓思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審稿 | 崔悠悠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高級工程師

責編 | 高佩雯

文章由騰訊科普“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參考文獻

[1] 埃博拉出血熱,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D%9A%E6%8B%89%E5%87%BA%E8%A1%80%E7%83%AD

[2]日本長崎大學感染症和BSL4(高度安全實驗室)設施的安全性 https://www.ccpid.nagasaki-u.ac.jp/bsl4/faq/q3/

[3]高海女, 李蘭娟. 埃博拉病毒病研究的現狀和思考 [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2014,7( 6 ): 481-485.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4.06.001

[4]李昱,任翔,劉翟,程穎,高福,余宏傑,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學、生態學、診斷、治療及控制,科技導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