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貸平台跑路前四大預兆:突然短標頻發利率不斷上升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王可然    

  4月善林金融突然爆雷引發市場熱議,6月下旬以來,繼唐小僧高管主動投案後,聯璧金融又出狀況。6月21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到聯璧金融位於上海的總部,並核實到“聯璧金融”的運營主體聯璧科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警方立案調查。

  行業監管愈發嚴格之際,P2P平台面臨較大考驗。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1日,本月新增問題平台13家。曾經的高返利平台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全部爆雷,或者宣布清盤,或者“跑路”等。

  現狀:嚴監管下多家平台清盤

  隨著監管趨嚴,不少P2P平台在感到自身很可能無法通過備案的情況下,選擇退出行業。一些平台選擇良性退出進行“清盤”,一些平台選擇惡性“跑路”,也有一些平台選擇“賣身”,以期望依靠更加強大的背景度過備案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清盤、跑路、賣身的平台進行梳理發現,不論何種方法,網貸平台的退出潮來勢洶洶,已經無法避免。

  對於宣布清盤的平台來講,可能是最為“良心”的做法了,這些平台一方面停止運作,另一方面將所有資產在短期內出售,變回現金,按先後次序償還未付的債項。網貸平台清盤情況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分期清盤,規定在一定時間兌付一定比例的代收金額,小灰熊金服、微龍網均為此種方式。第二種是股權轉讓,將投資人的債權轉換成平台的股權,成為平台的股東,沃時貸為此種方式。第三種是打折回購,根據投資資金額度劃分級別打折歸還本金,對於投資者來講損失非常大。

  日前,小灰熊金服、微龍網在官網發布公告,選擇清盤退出,兌付期限在3~36個月不等,對於網貸行業來講,清盤也給眾多積重難返的平台指出了一條新的退出路線。

  然而,這種退出辦法看似非常“良心”,卻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平台的資金是否能夠全部兌付投資人的本息還是個未知數。其次,即使宣布了清盤,也始終存在著清盤平台演變成跑路平台的風險。

  宣布清盤的小灰熊金服,在其維權群中,管理層依舊在群中和投資者交流,並且進行兌付打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對於清盤平台來講,首先要公布清盤方案、聯繫方式,並保證高管人員不失聯、網站不關閉;其次,對於還款進展情況要及時向投資者反映,並回答投資人的疑問,否則,清盤就有可能演變成“清盤雷”。

  而剛剛被記者現場探訪的聯壁金融,其運營主體聯璧科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經被警察機構立案調查。

  對於慘遭“跑路”的投資人來講,首先,要及時保存證據;其次,要向警察機構報案。不論最終能否拿回本息,提供證據非常重要。

  “這些平台經營模式本來就有問題,大部分都是有違規活期業務的高返平台,一直爭議很大且反覆被預警,資金鏈非常脆弱,隻不過在過去信貸和監管雙寬鬆的環境下,能夠一直維持借新還舊的把戲。如今面臨信貸收緊和強監管,這種高返平台爆雷是必然的。相信在這種背景下,接下來越來越多類似的平台會爆雷,對於肅清行業發展環境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投資者而言,一定要遠離高返活期平台。”在問及為何越來越多P2P平台、高返利平台選擇清盤或者跑路時,菜鳥理財創始人兼CEO洪佳彪如是表示。

  不論是清盤平台還是“跑路”平台,這些平台對於自己通過備案的預期都不高,而對於選擇依靠更加強硬的背景、出售自身股權“賣身”的網貸平台來講,可能一方面是由於在原本的規模、發展情形下,備案的可能性不高,想要背靠更強的背景以增加備案概率;另一方面,也有及時回籠資金,規避風險的考慮。

  未來:將有更多灰色平台退出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累計問題平台數量2058家,當月新增問題平台13家。去年9月29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全國首次發布《深圳市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網貸平台業務退出一般程式。但是,即便有相關的機制進行指引,一些平台宣布退出後,依舊沒有采取相關措施來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業內總結爆雷案例發現,平台爆雷前一般都有預兆。一,平台突然短標頻發並且借款金額過度集中。原來發標的頻率不高,利率一般,突然出現大量短標,同時金額較大也過度集中,極有可能是老闆跑路前的征兆,需要及時撤回資金。二,平台利率不斷上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或者以變相返現、免費購方式吸收資金,此時平台極有可能已經遇到了兌付危機。三,平台借款標的利率期限結構出現反轉。一般情況下,借款的期限與利率應該成正比,即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是假如出現標的期限越長,平均利率越低,期限越短,平均利率越高時,平台可能存在跑路的現象。四,平台負面消息不斷傳出。平台聲譽關乎平台的生存,如果各種社交工具和第三方資訊平台上,不斷出現平台的負面消息,雖然存在競爭對手惡意中傷的可能,但投資人依舊需要提高警惕,及時撤離,謹防接下來平台遭查,蒙受損失。

  “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也就越大,監管趨緊,也是想把金融風險降低到最小,這些出現問題的平台本身也有一些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地方。”一位地方互金協會人士說道。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灰色和實力不濟的平台,爆雷或退出行業。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年整體的監管格局是機構去杠杆,市面上的資金相對往年處於較緊的狀態,一方面往年的一些騙子平台窟窿大了,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玩不下去,另一方面機構去杠杆,很多企業債務違約率上升,包括融資管道豐富的上市公司都頻繁爆雷,導致關聯的P2P企業出現逾期,而且企業融資,To B的業務一般融資規模都較大,一旦違約就是大事,平台就算想自己兜底,可能也沒那個實力。

  達人貸董事長孫猛認為,出問題的平台,更多的是由於自身經營問題,要麽經營模式不可持續,要麽逾期控制出了大問題,要麽歷史窟窿太大。總之,互金行業本質上仍然屬於金融活動,也是高風險行業,對於風險管控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網貸行業跟其他金融行業一樣都是一場“超級馬拉松”,要求從業者具備“強健的體魄”和扎實的風險管控功底,不是誰跑得快,誰做得大就能笑到最後。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