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深層次思考和未來沙盤推演

  來源:澤平巨集觀

  文: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羅志恆 

   經過前期雙方試探接觸,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 1)6月15日,白宮對中美貿易發表聲明,對1102種產品總額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白宮的聲明提到了中國製造2025。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中國關稅清單包含兩個序列,第一組中國關稅涵蓋340億美元進口,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第一組中國關稅將於7月6日開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對160億美元的第二組關稅進行進一步評估。2)當天,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約340億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對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114項其余商品加征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布。 3)中國外交部當天聲明:“如果美方頒布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製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對於中美雙方如此快速、如此強硬、如此大規模開打貿易戰,國內外媒體和市場再次出現集體性誤判,可以說,這種集體性誤判從川普逆襲總統到中美貿易戰一再上演,值得深思。

  筆者自2010年以來便開始研究《大國興衰的世紀性規律與中國崛起面臨的挑戰及未來》。自美國大選開始,我們便系統研究並持續跟蹤美國經濟社會發展背景、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背後的經濟社會基礎、川普新政主張及進展等,推出了14期“中美貿易戰”系列研究報告(見文末)。我們提出了一些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的判斷:“中美貿易戰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製” “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只有深入研究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的經濟社會背景,清醒認識川普新政的核心、訴求和底牌,才能避免戰略誤判,放棄幻想,著眼長遠,沉著應對。

  我們對中美貿易戰的幾個基本認識和判斷:

  一、為什麽國內外媒體和市場人士一再集體性誤判:從川普逆襲總統到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

  誤判的根本原因是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的經濟社會背景、美方的核心訴求、川普政府的底牌等認識不清楚。

  比如,5月19日《中美經貿磋商的聯合聲明》 發布當天,國內市場一片歡呼,認為貿易戰就此結束,事實證明是一廂情願,僅隔10天美方單方面撕毀聯合聲明。5月29日白宮聲明表示,美國將對500億美元含有“重要工業技術”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相關的技術,最終清單將在6月15日之前公布,關稅將在此後不久施行。

  再比如,6月2-3日市場充滿期待的中美經貿談判,結果無果而終,羅斯在北京的討論不僅聚焦於削減貿易赤字,還包括中國有爭議的貿易和產業政策,“這不僅關乎(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這關乎結構性變化。”“中方要求川普政府公開宣布不會徵收關稅,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國內外媒體對2016年11月川普逆襲美國總統都出現了集體誤判,面對具有豐富政治經驗、有華爾街和主流媒體力挺的希拉裡·克林頓,毫無從政經驗、一路被媒體黑、不被華爾街看好的嘴炮——唐納德·川普一路逆襲問鼎總統寶座。

  二、川普競選總統逆襲、美國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以及民粹主義盛行,並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具有深層次的經濟社會背景和歷史必然性

  1)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QE和零利率導致資產價格大漲,美國收入分配差距空前拉大,製造業大幅衰落,底層沉默的大多數被剝奪感加深;

  2)美國貨物貿易逆差創2009年以來新高、再度接近峰值,其中,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佔美國逆差來源的46%,與60年代西歐、80年代日本類似,當前的中國成為美國轉移國內矛盾的重要對象;

  3)過去五年中國佔全球經濟規模比重從11%上升到15%,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就、十九大報告、“中國製造202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和巨集偉藍圖,新冷戰思維引發在位霸權國家遏製新興大國崛起

  三、川普的政策主張和大選期間的“初心”

  “鐵鏽州”失落的工人投票給川普逆襲總統,而不是東部的華爾街和西部的矽谷。大選期間川普的政策主張是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混合體。勝選後川普政策框架核心開始明確細節並著手實施,比如簽署稅改法案、加快加息節奏、收緊移民政策、對中日歐全面開打貿易戰等。

  我們在《如果希拉裡or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政策分歧及影響 》《川普逆襲:這是“沉默大多數”對精英主義的勝利——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傳遞出的時代信號》《川普政策效果展望》《川普稅改:主要內容、影響、全球減稅競爭與中國稅改》等文章中系統研究並持續跟蹤了川普大選期間的政策主張及其後續推進:

  1)財稅政策:川普倡導減少政府開支,如廢除奧巴馬的醫保方案和停止政府部門的新員工招聘。川普財政政策的另一核心是減稅以刺激國內投資和消費,同時加大基建投資刺激經濟。

  2)貨幣政策:川普曾多次抨擊美聯儲低利率政策帶來的扭曲,川普的言論表明未來可能調整低利率政策。

  3)貿易政策:川普的貿易政策更為激進,為保護傳統產業,他一直主張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反對自由貿易協定如NAFTA和TPP。川普建議把中國宣布為匯率操縱國,並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45%的關稅。

  4)金融監管:川普認為應該放鬆金融監管,建議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

  5)移民政策:川普的移民政策偏極端,他宣稱當選後會在墨西哥邊境築牆,並驅逐1100萬的非法移民。

  6)對中國的態度和立場:川普在中國議題上政策立場強硬。川普經常批評中國,將美國的困境歸咎於中國的崛起。他曾表示,當選後將加強美在東海、南海的軍力部署,威懾中國。

  四、史蒂夫·班農在日本東京的演講《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的花朵,卻讓美國走向了衰敗》,已經清晰地傳遞了川普政府的理念以及對中國的態度

  史蒂夫·班農,民粹主義代表人物,川普競選班子的宣傳總長和核心智囊。2017年12月17日班農在日本東京發表《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的花朵,卻讓美國走向了衰敗》的演講,以下為其演講摘要:

   1)這次民粹主義大規模的興起發生在一個獨特的全球階段,就是中國的崛起。美國的精英們長期一直錯誤的期望中國會成為自由市場經濟。而今我們看到的卻是儒家重商主義模式。

  2)因為中國出口過剩使得英國中部和美國上中西部的工業地區被掏空。美國的勞動階層和底層人民的生活在過去幾十年倒退。

     3)中國的19大報告計劃有五個方面,他們實際上是在規劃未來幾年控制世界的主導地位。第一是製造業2025,將使中國在21世紀裡統治全球的製造業;第二是一帶一路,地緣政治的擴張主義;第三是5G網絡,在科技技術上佔主導地位;第四是金融技術,未來沒人能夠將中國和中國的體系從全球資金市場中趕出去;第五是開始用人民幣,中國要讓美元失去儲備貨幣地位。

  4)川普將如何能夠做到呢?第一,他將阻止大量的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第二,他將把產業工作重新帶回美國。第三,他是將要重新審視美國已經陷入十六七年的國外戰場,如果我們把5.6兆美元軍事費用花在發展我們的城鎮和基礎設施,我們應該已經在與中國在國際經濟上的競爭中遠遠處於優勢。

     5)川普總統的中心目標是重振美國,其中的重要策略是對中國的貨幣操縱、貿易不公平加以反製。更重要的是,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系統的花朵,那就是我們的創新。中國的要求是,如果我們的公司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就要交出他們的技術和創新。川普總統開始實施301行動,就是研究中國政府是如何強製要求以技術換市場,美國應當如何去糾正過來。你們會看到川普政府公布對301報告的更多增加資訊以及他們將要采取的行動。還有一個報告是232,是關於鋼鐵和其他可能領域,美國如何限制中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五、川普政府在中美貿易戰中的訴求和底牌:直接原因是貿易失衡,迫使中國進一步對美開放市場,深層次目的在於試圖重演80年代美日貿易戰以遏製中國複興

  1)中美貿易失衡既有中國部分領域開放度不夠、部分產品進口關稅較高、政府給予部分國企補貼以保護發展中的幼稚產業等原因,但更主要、更深層次的七大原因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貿易戰解決不了:中美經濟結構、全球價值鏈分工、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元囂張的特權、美國低儲蓄過度消費模式、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美國大量跨國企業在華投資等。這在當前美歐、美日貿易戰均有清楚的先例。

  2)與川普在競選期間的政策主張和班農傳遞的民粹主義理念基本一致,5月4日美方要價清單展示了其真實意圖:中方削減2000億美元對美貿易逆差;停止對“中國製造業2025”的補貼和支持;保護知識產權;降低關稅;擴大農產品進口;改進美方在中國的投資限制。其中,“中國製造2025”被三次提及

   只有客觀、理性、清醒地認識美方真實意圖和底牌,才能作出客觀理性的戰略判斷。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的領域並不是中國更具比較優勢的中低端製造,而是《中國製造2025》中計劃主要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赤裸裸的遏製,展現了川普政府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美國利益優先思維。新冷戰思維引發在位霸權國家遏製新興大國崛起。

  3)這不僅僅是貿易戰,而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製,是由於發展模式、意識形態、文化文明、價值觀等差異所引發的世界長官權更迭之爭,其未來演化的參考模式不是過去四十年中美貿易摩擦的模式,而應參考英美世界長官權更迭、日美貿易戰等的演化模式。

  4)在1960-1990年三十多年時間裡,日美之間共發生過6次大型貿易衝突,先後涉及到了紡織品行業(1957-1972年)、鋼鐵行業(1968-1978年)、家電行業(1970-1980年)、汽車行業(1979-1987年)、電信行業(1980-1985年)和半導體行業(1987-1991年)。從早期的日本“自願限制出口”(紡織、鋼鐵、家電)到不得不接受自願擴大進口、取消國內關稅(如汽車行業)、開放國內市場(如電信行業)、對出口美國的產品進行價格管制(如半導體產品)等條件,日本汽車廠家甚至選擇直接赴美投資,以不斷滿足美國花樣百出的訴求。但是日美貿易戰並未根本解決雙方貿易失衡問題

   因此,除了貿易戰之外,美國還對日本挑起了匯率戰、金融戰等。1985年,在美國的主導和強製下,美、日、德、法、英等簽署了“廣場協定”,日元兌美元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升值;1989年,美國與日本簽訂了“日美結構性障礙協定”,要求日本開放部分國內市場,並直接強製日本修改國內經濟政策和方針,之後日本政府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了大量的公共投資(參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昌盛、楊光普:《應對美國貿易大棒:日本的經驗與教訓》)。

  “廣場協定”後,日元升值導致貿易順差減少,經濟增速和通脹水準雙雙下行,為應對“日元升值蕭條”,日本銀行開始不斷放鬆銀根。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國內過剩資金劇增,為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提供大量的流動性,進而推動了投機熱潮的高漲,最終釀成了1991年平成泡沫的破裂,日本從此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沒有資格挑戰美國經濟霸權,日美貿易戰才以日本金融戰敗宣告結束。

  六、與流行的觀點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很快會結束不同,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1)廣場協定簽訂前,日本GDP佔美比重接近40%;中國當前GDP佔美比約60%。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長十年左右,即大約在2027年前後,中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80年代日本不同,中國不會拿核心利益作交換。

  2)從全球新經濟的獨角獸企業來看,美國和中國佔了超七成以上的企業,展現了中國新經濟的勃勃生機。據CB Insight數據統計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來自美國的共118家,佔49.78%;中國緊隨其後,共62家佔26.16%;排名第三和第四為英國和印度,分別有13家和9家。

  3)中國研發支出佔GDP比重與美國的差距在縮小。中國工程師人數逐步上升,理工科畢業生逐年增加,中國從人口數量紅利轉向工程師紅利

  4)中國製造業快速崛起,增加值佔全球製造業增加值總額比持續上升。中國發展高端製造是產業更新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拿核心利益做交換。

  5)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製,未來不排除從貿易戰擴大到匯率金融戰。

  七、談判策略:力爭達成共識,守住底線,尋求共贏,避免最壞情形和摩擦更新,贏取改革開放的時間視窗

  1)雙方要有基本共識和談判前提:中美雙方必須管理好貿易爭端,防止更新,否則受損的將是兩國人民,比如提高關稅帶來的更高的產品價格以及福利損失、通貨膨脹、美國加息進程加快、貿易和經濟下滑等;

  2)通過共贏來緩解中美貿易失衡:中國可以主動擴大進口,美方在貿易上的大部分訴求得到不同程度滿足,有利於滿足中國人民消費需求和削減美國貿易赤字,努力尋求共贏;

  3)最大原則是守住底線:中國製造2025,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換,堅決抵製遏製美國的霸權行為;

  4)中國將積極推動對外開放和結構性改革,雙方可以進一步推進、磋商和明確:擴大製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放開投資限制;

  5)最大的問題是,美方必須清楚,中國單方面作出努力不能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雖然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一些深層次問題並未解決:美國過度消費模式、美元霸權、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全球價值鏈分工等;

  6)中國需要贏得時間視窗來去杠杆、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高品質發展:務必保持清醒,繼續謙虛學習、韜光養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八、沙盤推演

  1)短期邊打邊談,以“更新—接觸試探—再更新—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的邏輯演化,打是為了在談判桌上要個好價錢,鬥而不破。但中長期隨著中美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和經貿競爭性的增強,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2)如管控失當,中美貿易戰全面更新,不排除後續擴大到金融戰、經濟戰、資源戰、地緣戰等,美方將動用其二戰以來建立的霸權體系從貿易、金融、匯率、軍事等全方位遏製中國崛起。

  3)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貿易戰,還是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網絡、意識形態等領域的全方位綜合實力較量。美國積累起貿易(對華摩擦的五大方面)、貨幣金融匯率(對日本)、資源戰(對歐洲)的多維打擊經驗和手段。不排除,貿易戰之後可能是匯率金融戰。

  我方應對:

  1)聯合歐盟、東盟、日韓、南美、非洲與“一帶一路”國家,尋求WTO等國際協調機制,避免貿易戰更新擴大。

  2)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3)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之前,國記憶體在一些過度膨脹和過度自信的思潮。中美貿易戰無異於最好的清醒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科技創新、高端製造、金融服務、大學教育、關鍵核心技術、軍事實力等領域跟美國的巨大差距,中國新經濟繁榮大部分是基於科技應用但是基礎技術研發存在明顯短板,我們必須繼續保持謙虛學習,必須繼續保持韜光養晦,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從這個意義上,此次中美貿易戰未必是壞事,轉危為機,化壓力為動力。

  4)近期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貿易戰引發貨幣再度放水刺激的呼聲和討論,這是非常短視和誤導的,如果面臨中美貿易戰的外部衝擊重回貨幣刺激的老路,將重演1990年日美貿易戰的失敗教訓。最好的應對是順勢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類似1960-1980年的日本、1960-1990年德國產業更新應對模式),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開國內行業管制、降低製造業和部門服務業關稅壁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行、下決心實施國企改革、改革住房制度、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大規模降低企業和個人稅負、改善營商環境、發展基礎科技的大國重器、結構性去杠杆、防化風險等。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