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攝護腺炎典型病案

慢性攝護腺炎是成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中醫學中沒有「慢性攝護腺炎」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多屬於中醫「精濁」「勞淋」「白淫」等範疇。

腎氣不足,肝失疏泄,氣化不利,濕濁中生,久為瘀熱為其基本病機。本病反覆發作,且纏綿難愈,與肝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究其原因,患者因患此病,多心情抑鬱、情志不調,而致肝失疏泄,氣機失和,氣不行則血不通,而致肝經氣血瘀閉,與濕相合,更加纏綿。

根據本病之基本病機,在治療上強調以補腎調肝、化氣行水為主。又因本病早期以實證為主者,當酌佐清利濕濁、熱毒之品病程日久,可在基礎治法的基礎上,從臟辨治,根據肝鬱氣滯,脾氣不足,腎陰、陽偏衰之偏倚,而分別側重以疏肝、補脾、調補陰陽之法。

處方:知母、黃柏、枳殼各,肉桂,生地、淮山藥、懷牛膝、柴胡、白芍、車前子(包煎),山茱萸,當歸,土茯苓、白茅根,丹皮、澤瀉,甘草。

加減:病程日久,加桃仁,紅花濕熱明顯者,加敗醬草白濁明顯者,加革薜、蓮子各腰部疼痛明顯或腰膝酸軟者,加續斷、杜仲各下腹部酸脹不適,加元胡、川楝子各

用法:每天1劑,水煎600毫升,分3次服。

典型病案

陳某,37歲。患者自訴為計程車司機,經常憋尿,1年前自覺尿頻、尿急、會陰部墜脹不適,曾於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行攝護腺液常規檢查及培養示:白細胞(++),卵磷脂小體(++),無細菌生長,西醫診斷為慢性無菌性攝護腺炎。2天前患者因家事與家人爭吵,出車又有憋尿,導致癥狀加重,精神憂鬱,睡時遺精,舌淡,苔薄黃,脈弦細。中醫診斷:精濁,辨證為腎氣不足,肝失疏泄,氣化不利。治以補腎調肝、化氣行水。

處方:生地、淮山藥、懷牛膝、柴胡、白芍、車前子(包煎)各,山茱萸、當歸,知母,黃柏、丹皮、澤瀉,枳殼,土茯苓、白茅根,肉桂,甘草。7劑,每天1劑,水煎600毫升,分3次服。

二診:自訴尿頻、尿急癥狀明顯緩解,會陰部仍有脹痛,睡眠尚可,舌淡,苔薄白,脈弦。前方土茯苓改為茯苓,車前子改為,加橘核,繼服7劑,煎服法同前。

三診:訴尿頻、尿急、會陰部脹痛等癥狀基本消失,繼續予以二診方5劑以鞏固。囑舒暢情志,避免久坐,少食辛辣。隨訪3個月情況良好。

微信kdd0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