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慢性胃炎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說到慢性胃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可能你的周圍就有不少胃炎患者,且慢性胃炎不僅會影響患者的飲食,還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慢性胃炎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對患者造成傷害,那麼,慢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呢?

一、引起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1.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導致貧血

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後伴有兩種貧血:①.巨幼紅細胞貧血,即惡性貧血。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②.缺鐵性貧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引起胃潰瘍

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並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四、引起胃癌

據國際衛生組織統計,在胃癌高發區,經10-20年隨訪,平均胃癌發生率為10%,他們的發展脈絡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有兩種情況的慢性胃炎易癌變:①.慢性胃炎伴有惡性貧血者,癌變發生率比其它胃腸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腸病患者重視。②.萎縮性炎伴腸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溫馨提示:慢性胃炎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有不少患此病的,一旦發苗頭,一定要趁早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慢性胃炎的癥狀有哪些?

慢性胃炎可以有、也可以無任何腸胃不適癥狀,大約70%~80%的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有癥狀者主要為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癥狀,如胃脘部或上腹部不適感、飽脹、悶脹、鈍痛、隱痛、燒灼痛、劇烈疼痛等,常伴食欲不振、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癥狀,所表現出來的脹悶疼痛一般無明顯節律性,可能出現進食後較重的情況。

導致患上慢性胃炎的因素有哪些?

1.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

這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研究資料顯示: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2.遺傳因素。

少數慢性胃炎患者被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尤其是A型萎縮性胃炎伴惡性貧血者。惡性貧血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家庭成員中萎縮性胃炎、低酸或無酸、維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的患病率與惡性貧血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3.自身免疫機制。

自身抗體產生構成對自身細胞組織功能或結構性損傷。如壁細胞抗體能夠減少壁細胞總數,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

4.十二指腸液反流。

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可引起膽汁、胰液和腸液大量反流入胃,產生炎症反應而損傷胃粘膜。

5.胃黏膜損傷因素。

主要為一些外源性因素,如長期攝食生冷酸辣等粗糙刺激性食物、大量飲酒、高鹽飲食,長期服用一些刺激胃粘膜或易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藥物。

慢性胃炎表現為胃粘膜的損傷和修復因素共同引起的粘膜改變,目前,大家一致使用幽門螺桿菌、炎症、活動性、萎縮、腸化這5種形態學變數,並依據每一變數的程度(無、輕度、中度、重度)進行分級,來評判慢性胃炎病情的輕重。一般認為,腸化生與胃癌關係密切,異型增生是癌前病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