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放下手機的你最美麗

  在當今快速化的社會裡,人們似乎是繁忙的,是焦慮不安的,無論在餐廳飯館吃飯,抑或是上下班乘坐公車的途中,甚至是走在大街上的行人,手裡都拿著手機把玩,一天不把手機掏出來看幾十次總覺得缺失了什麽?

  由於科技的發展,手機變得更加智能。再加上手機市場的競爭,手機的價格也變得低廉,幾乎人人都能承受得起一部手機的消費。

  在中國,手機用戶人數是龐大的,商家們開發了一款又一款的手機軟體。手機軟體的開發方便了人們的同時,似乎也過度透支了手機用戶的空余時間。因而,人們除了正常的上班工作外,一有空就拿起手機把玩。

  手機已經失去了最初為通電話而設計的本意了。

  我看到很多同齡人,無論在什麽場所,拿起手機就玩遊戲,比如王者榮耀,比如吃雞遊戲。人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玩遊戲的多數為男性,成年人居多,但是也有很多小學生,拿起爸媽的手機就玩。

  我曾在網上看過幾條新聞,說小孩子玩遊戲用父母的微信充錢。父母都是普通的下層工作者,一年也就兩三萬的收入,可氣的是,孩子幾天就在遊戲裡充錢三四萬買裝備,買皮膚,完全對錢沒有概念。你能看到他們的父母對著鏡頭傷心哭泣的模樣,他們除了會責怪孩子不懂事外,還會大罵遊戲開發商,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小不懂事,可以理解。很多父母帶孩子時為了省事,直接就打開一個小遊戲給孩子玩。這就是一種縱容和溺愛,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倘若你不給孩子手機玩遊戲,保管好微信的支付密碼,就不會出現孩子充錢的事了。

  近幾年,網絡直播依附於手機而興起,湧現出各種直播平台,如鬥魚、快手和抖音。只要掏出手機就能觀看一些簡短的小影片,也可以直接觀看主播在線直播。直播的內容很多,每個主播擅長的也不一樣,大多以唱歌、喊麥和聊天為主,其實沒什麽營養。主播們經常喊:老鐵,雙擊666。圍觀的人很多,大半為一些無聊的年輕人,然後開始瘋狂的刷虛擬禮物,什麽超級跑車啊!什麽火箭啊!五花八門,亂七八糟。接著,主播就會念出刷禮物粉絲的名字,說聲感謝之類的話。粉絲一聽高高在上的主播念自己了,那感覺像是被奧巴馬親自接見了一樣,繼續瘋狂刷禮物,只為博主播們一笑。

  其實很多刷禮物的人工資都不高,一個月也就三四千。你想,工資高的人大多數都是優秀的人,優秀的人基本都是在努力工作學習,誰還會無聊來看直播呢?聽說有的瘋狂粉絲一個月把大半工資都用來耍禮物了,隻留下一些自己吃泡麵的錢。在我看來,這是腦殘行徑。但同時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今社會的空洞,和年輕人內心生活的虛乏,他們完全沒有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

  網絡直播帶動了喊麥的興起,我去聽了幾首喊麥歌曲,真心感覺不怎麽樣,算不上藝術,僅僅是一種娛樂。網絡上的主播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有些為了吸引粉絲,毫無下限,故意露胸露臉,能露多少算多少,穿得跟個站街女似的。當然,也有一些主播是真本事,有一副好嗓子,舞蹈跳得好,或者是做得一手好菜。

  網絡直播讓一些主播成了網紅,粉絲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些網紅在眾多粉絲的關注下,開始覺得自己是明星了,其實網紅不等於明星,明星也不等於藝術家。如果沒有一定的藝術作為支撐,網紅僅僅是娛樂大眾的附屬產品。

  我在想,為什麽人們會通過看網絡小影片、網絡直播和玩遊戲來打發時間呢?因為這個社會是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生活空虛,以此打發時間。當然,你也可以把這些年輕人理解為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不能自律,沒有人生規劃的人,我不幸也在其中。

  愛玩手機的人還有另外一群,用手機網絡購物,刷微博,刷朋友圈,或者是去看微信公眾號。其實有些微信公眾號真心不錯,你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至於經常去刷朋友圈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的,他們總想引起別人關注,如發一些自拍,或者是發一張飛機票照片。如果是為了記錄生活,表明心情,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有的人,你可以看出有明顯炫耀的成分,似乎在說:你看我的生活多優越。這就是一種愛慕虛榮的表現。

  現在的人,微信通訊錄上的好友動輒成百上千的,但是真正算得上是朋友的,寥寥無幾。人與人是有距離的,不是為了產生美,而是疏遠。

  如果你夠仔細,你會發現,現在有很多人開始逃離朋友圈了,朋友圈幾個月都不更新一次。當然,不排除有的人不喜歡把自己放在朋友們的視線下,喜歡低調。朋友圈的已經開始失去了本來的意義了。你會經常收到朋友發來點讚投票的資訊,逢年過節時,你也會收到一些複製粘貼毫無誠意的祝福短語,或者是看到朋友發一些不痛不癢、無病呻吟的心情說說。

  為什麽很多朋友越走越遠呢?因為生活無交集,思想意識和三觀不在一個層面。因為微信好友的泛濫成災,人們把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加為了好友,導致了朋友的概念被稀釋。

  我們都用手機在網絡上找朋友,殊不知,真正的朋友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多年不聯繫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給你發來消息:在嗎?你會滿腹狐疑,是不是他要結婚了?是不是有事求你?是不是找你借錢?朋友,請相信我,你的朋友不在手機上。

  手機在消耗我們的生命,在佔用我們感受生活的時間。放下手機,可以去公園跑步鍛煉身體,可以捧一本書在午後的陽光裡閑讀,可以記一些英語單詞,可以騎著自行車長途跋涉。

  放下手機,你最美麗。千萬不要讓你對手機的專注超過自己,與其渾噩度日,不如破釜沉舟,去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八日於成都,竹鴻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