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直播過400多款遊戲 女流從不靠顏值吸引流量

女流是直播行業裡的一股清流,她不說搞笑段子,不穿奇裝異服,不發嗲、不賣萌、不耍酷,不靠顏值吸睛,只是一身樸素的休閑裝,認認真真跟直播間的朋友一起通關。在她清華、北大學生的身份曝光後,這位主播爆紅網絡,大家才知道她的真名叫石悅。

女流是直播行業裡的一股清流,不穿奇裝異服隻穿休閑裝。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我的童年沒遊戲就不快樂”

石悅從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在老師和同學眼裡,石悅是三好學生,但她有一個“不會輕易說出的小世界”——打遊戲。從上幼稚園開始,她就打遊戲。石悅的父母結婚不久就有了石悅,那時候他們還很年輕,還像貪玩的孩子。當聽說有紅白機後,這對夫妻用攢了幾個月的錢把遊戲機買回來瘋狂玩。小小的石悅總是站在他們身後默默看著。“他們年紀大了就不愛玩了,我也長大了,就開始玩。”

石悅小時候的生活很簡單,就是放學回家寫作業,晚上跟父母玩遊戲。“那時候,我們會在我媽臥室拿士嘉MD(遊戲機)玩遊戲。只有兩個搖桿,我爸媽還有我和我弟四個人就一起玩,誰輸了就輪到下一個人玩。”

石悅並不認為遊戲是“毒瘤”。“整個社會對遊戲的偏見來源於對遊戲內容的認知不全。遊戲不是只有那些遊戲。遊戲有很多種,就像電影不只有商業電影,還有文藝電影、獨立電影。當能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不會把遊戲完全封殺,而是讓大家找到最適合的休閑方式。”石悅說,“如果我的童年裡沒有遊戲,可能不會過得那麽快樂。”

“我的遊戲永遠在我電腦裡”

2006年,石悅以內蒙古自治區高考理科第一名考入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的一名學生。在享受了考入清華大學的喜悅之後,石悅開始迷茫。石悅說,“周圍都是學霸,有些同學甚至獲得過很多大獎。”那段時間石悅有些自閉將自己關進遊戲的世界。石悅說:“在我沒做遊戲影片之前,我玩的遊戲很多,但是又能怎樣呢?我的遊戲永遠都只在我的電腦裡。”

剛開始做遊戲主播,石悅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女流之輩”,後改名為“女流”。她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把遊戲分享出去。2011年,女流的一個《變態人生大冒險》的影片,突然在網絡上爆火。全網播放量達到了1000萬次,優酷的個人账號播放量也達到了兩三百萬次。粉絲不再隻關注她的作品,更想關注她這個人。巨大的粉絲量反而給女流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沒有做好準備,我最開始做影片不是為了大紅大紫,只為給愛看的人看。當粉絲突然出現,我完全沒有做名人的準備。”自那之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她再也沒有以女流的身份出現過。從此,北大多了一名叫石悅的研究生。2011年她以推免生進入北京大學讀研。

“我做主播前未畫過眼線”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石悅本來可以在建築行業謀得一份好差事,她卻告訴父母要做遊戲相關的工作。對此,父母並沒有太反對。“他們都知道我是一個一旦下定決心很難被改變的人。”石悅說。

女流自稱對外貌特別不自信。直播截屏圖

最開始,女流的直播間只能看到兩隻快速敲擊鍵盤的手,或者一隻抱在懷裡的玩偶小熊。女流自稱對外貌特別不自信,“女生直播間都是那種很好看的,我覺得如果不能給自己直播加分的話,就不要開,還不如照搖桿看操作。”隨著直播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多的粉絲希望看到主播面對一個快樂或悲傷遊戲情節的表情。這個理由改變了女流。她特意回內蒙古老家,找了一位專門給新娘化妝的朋友,學習了一個星期化妝。“以前就是打打BB霜,要說真正的化妝,像眼線之類從來沒試過。”出鏡之後反響還不錯,女流漸漸適應了鏡頭下的生活。

“我發現遊戲是一種媒介”

到目前為止,女流已經在直播間直播過400多款遊戲。有些遊戲玩的人很少,全世界玩家加起來都沒超過100人,但女流一直堅持這樣做。她想讓大家知道,只有在女流站才能找到各種奇怪的獨立遊戲、主機遊戲和單機遊戲。

女流每天直播4個小時,她卻需要花費更長時間去找遊戲。一次,《心靈魔術師》的遊戲打動了女流。“遊戲的製作者在與一個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交流很長時間之後,做了這個遊戲。”女流說。如今提起這款遊戲,她還是很激動,“很多電影也會這麽拍,表現精神病人或者自閉症患者的世界觀。但是遊戲不一樣,你要按他的邏輯解決問題,你不得不讓自己成為他。”這款遊戲玩下來之後,女流一定要當晚把影片做出來,“我突然發現遊戲不僅僅承載娛樂大家的這個功能,有的時候它甚至是一種媒介,來傳遞很多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播遊戲跟清華北大無關”

2017年春,女流主播被爆是清華、北大兩所中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此事迅速成為網絡熱點。女流遭受各種非議,甚至有網友稱她是“清華北大的侮辱”。女流對於自己名牌大學高材生的標簽感情複雜。“學霸的身份代表我過去可能在學習和考試中取得的成績,但是我播遊戲的內容跟清華、北大毫不相關。”女流不願意拿清華、北大來標榜自己。“我們學校一年畢業幾千人,大家都是清華、北大到各個行業,從來沒有人拿這個標簽去標榜自己,我也不會。”

“我讓更多人玩國產好遊戲”

“現在主機遊戲行業是嚴重滯後的,網遊、手遊都走在前面。”對於現在整個中國遊戲市場,女流認為國外可以借鑒的東西太多了。“玩日本遊戲能感受到日本文化,什麽時候玩中國遊戲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女流一直在思考。

女流直播《中國式家長》這款遊戲。直播截屏圖

現在大火的《中國式家長》這款遊戲,最開始女流發現它的時候,便推薦給了直播間的觀眾。“我覺得國產遊戲好起來了。終於開始有現象級的獨立遊戲產生,大家都在玩。”石悅說。在國際上,主機遊戲都發展到影視化了,蜘蛛人、蝙蝠俠的光碟一出來就可以賣幾百萬份,而國內很難看到國產IP的影子。對於《中國式家長》的大火,女流感覺看見了希望。

石悅認為,現在國內市場沒有給獨立遊戲提供好的環境。她很痛心社會上對於遊戲的偏見。“現在父母也不太願意給孩子買專業的遊戲機。PS4、BOSS這類遊戲機甚至達不到我小時候的普及程度。”女流說自己也在努力,“我和很多我們這個行業的工作者都在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感覺到中國文化的遊戲存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