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私募分化為“科創三大派”:樂觀派、觀望派、風險厭惡派

紅周刊

在科創板網下打新獲配名單公布後,林園投資、少數派等多家私募因為打新收獲頗豐而受到市場關注。但大量參與打新的私募並不能代表市場中全部私募的態度,《紅周刊》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私募投資人擔心參與科創板打新後,走上一條與自己能力圈相反的路,從而乾脆屏蔽。職業投資人鍾揚表示,蘋果公司漲了9年巴菲特才出手,等科創板穩定個五六年再參與也不遲。

據記者觀察,私募圈在科創板的態度可以分為三大派別:“樂觀派”“觀望派”和“風險厭惡派”,“三大派”都有自己的觀察與判斷。

“樂觀派”對後市樂觀

目前中微公司170倍市盈率肯定是比較高了,但是作為擁有核心技術的半導體龍頭企業,在目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獲得市場追捧也可以理解。

科創板打新吸引了一批私募投資人的關注,查理投資董事長李一丁對科創板上市前幾個交易日的走勢格外樂觀——如果第一天漲到位,後續幾個交易日可能還是會漲,因為市場情緒一旦亢奮會呈現一個慣性。“現在整個科創板都是情緒主導的市場,很多資金會在前幾天不斷地湧入市場當中。”

此外,有30隻產品獲得新股配售市值的迎水投資,會在開盤後股價達到心理預期後賣出。其董事長盧高文表示,“我們認為第一批公司的漲幅可能將達到50%以上”。

如何看待第一批新股較高的估值?倚天投資總經理葉飛向記者分析,他們同時參與了網上網下的打新,但網下打新的發行價還是略微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睿創微納有一點預期偏差,我們感覺科創板發行市盈率40倍左右不算高,質地好一點的60倍左右也正常,初期市場熱情也比較高,定價偏高屬正常。”大摩證券投資顧問部沈秋燕也表示,從首批25家企業的平均市盈率來看,接近50倍市盈率還是偏高。目前中微公司170倍市盈率肯定是比較高了,但是作為擁有核心技術的半導體龍頭企業,在目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獲得市場追捧也可以理解。

對於後續的投資策略,乾明資產總經理李昊庭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會相對保守,“對於未中簽的新股,我們會盡量選擇在熟悉的行業尋找投資機會,我們團隊長期聚焦新能源行業、人工智能行業等,在科創板上市的相關標的,我們會待估值回歸合理的情況下再買入。”

相比網下打新的大型私募,更多的私募不具有6000萬元底倉規模,只能進行網上申購。如信確資產參與了此次網上申購,其董事長黃偉國表示,由於市值限制的原因,沒有參與網下申購。至於開市後的操作,以前沒有相關經驗,所以還要等開盤看市場情況後再做決定。

與信確資產不同,乾明資產沒有參與網下的科創板打新,李昊庭提到,“對於受到國家支持的新事物,我們還是很重視的,但是實際發行時的高估值還是遠超我們的預想。因此沒有參與網下打新,但所有產品都開通科創板交易的功能權限,現在的操作僅停留在網上打新。”

“觀望派”對企業質地存擔憂

蘋果公司漲了9年巴菲特才出手,等科創板穩定個五六年再參與也不遲。

在林園、少數派收獲頗豐的同時,還有很多私募有資格參與網下打新,但卻主動放棄了這份“紅包”。上海某百億私募董事長向《紅周刊》記者表示,他們目前隻做了網上打新,沒有做網下打新。因為私募作為網下打新C類投資者,中簽率並不佔有明顯優勢。但對於網上中簽個股上市後如何操作,還需等下周開市後看明白市場博弈情緒再做決定。

北京某中大型私募從業人員也提到,公司體量滿足要求,但考慮到風險的不確定性,前期還是以觀望為主。“私募要守住風控底線,謹慎些為好。”

此外,榕樹投資總經理翟敬勇表示,“對科創公司了解不深,先看看再說。”中經豐利資本CEO王豫剛表示,“在第一批科創板股票解禁之前,我應該不太會去參與這個市場,也不會把科創板作為常規配置的一部分。”

他進一步解釋稱,不經歷周期很難給科創板的投資機會下定論。“科創板有很多公司本來就不滿足主機板和中小創的上市條件,質地很難說較好,而且其中很多企業的財務數據是有靈活變動的空間的。對於一家科創板企業來說,需要2到3年才能看清應收款項目是否存在問題。”

“我覺得,更好的心態是把科創板看作風險投資的標的,每押100家企業有2-3家脫穎而出就是不錯的收益了。比如,若有投資者押中了創業板老28家中的愛爾眼科,能淨賺30倍收益,其他股票就當是割肉了。”王豫剛認為,上述情況對價值投資者來說不太實用,這需要他們花費更多精力跟蹤,但反而會更有利於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大施拳腳。

職業投資人鍾揚所遵循的投資觀點與王豫剛頗為相近,他進一步解釋稱,一旦參與打新就會關注相關公司,然後走向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所以不如徹底隔離,安心做好自己能力圈內的投資。“我們沒開科創板账戶,因為覺得打新賺的幾萬塊錢,不如做好研究享受企業成長的收益。蘋果公司漲了9年巴菲特才出手,等科創板穩定個五六年再參與也不遲。”

“風險厭惡派”不想成為“驚弓之鳥”

科創板新上市個股估值定價較高,一旦下跌,為投機而來的投資者很容易成為“驚弓之鳥”。

職業投資人王俊將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投資人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類人認為打新就能掙大錢,對科創板風險認識不足。第二類人知道科創板風險很大,但認為剛開始還有機會,監管層會維護市場,屬於在門口盯著、伸手抓一把就跑的一類人。第三類人非常有風險意識,屬於風險厭惡型,他們不會去打新。

他認為,目前市場上第二類人最多。大家投機心態比較濃,都認為科創板打新是“擊鼓傳花”的遊戲,市場開始進入博傻階段。但目前科創板新上市個股估值定價很高,一旦下跌,這類投資者很容易成為“驚弓之鳥”、一哄而散,也不排除出現踩踏行情。

“我比較擔憂的是,部分投資者如果在第一批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打新投機成功,後續長期投資過程中也容易有這種投資心態。”王俊說,“就我個人而言,只要是沒有確定性的機會,我就是不參與的,寧可損失一點利益。好的公司應該有好的價格,如果市場理性的話,科創板新股應該平穩地上市,收益或前景好的新股受追捧,基本面或資質不好的個股受冷遇,甚至發行不出去,這才是比較成熟的市場表現。如果市場在設立之初很‘瘋狂’,最終的結果還是會暴跌。”

格雷資產副總經理杜可君也表示不打算參與科創板,“我們投資雖然不看板塊,但對現在上市的科創板公司沒太大把握,所以不參與投資,也沒參與打新。”

對風險更為警惕的否極泰基金經理董寶珍,他沒開科創板,也沒開創業板,“我一般不買這些新興科技類公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