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接地氣的糖尿病飲食指南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引起的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其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並會帶來多種併發症。

01

治療方法

糖尿病的治療屬於綜合治療,包括飲食、運動、自我監測、教育、藥物。飲食控制和運動是首選和基本的治療方法。糖尿病人必須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患者必須耐心接受指導及堅持長期飲食指導,如能保持血糖平穩,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同常人一樣享受生活樂趣,並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02

2型糖尿病的現代飲食治療新觀點

飲食控制不似以往嚴格,且有多種選擇,可於常人一樣,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食物種類的選擇

每日所吃食物的量

正餐和用點心的時間間隔

03

飲食原則及注意事項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天應至少有早中晚三餐,每餐應包括不少於三種食物:穀類、肉類、蔬果類,細嚼慢咽。不過飢過飽,按照營養醫師或醫生規定的數量進食,在一般情況下不能隨意加減,主食應控制嚴格,副食可不必控制過嚴,若出現低血糖或者體力活動增加時,可根據情況適量增加。

2、飲食均衡,一天食譜要盡量包括四類基本食物:穀類、蔬果、肉及奶、豆類、不偏食,在每類基本食物中宜選吃各式不同的食物。

3、控制一日總熱能,控制體重,控制食量,總的熱能攝入(即全天食物數量)按標準體重及活動強度計算(見後),蛋白質供熱12%-18%,脂肪量不宜過高,以小於總熱量的30%為宜,碳水化合物供熱50%-60%,保持對胰腺的良性刺激。

4、多選用高纖維食品如紅米、全麥麵包、全麥餅乾、麥片、水果、蔬菜及豆類。

5、忌吃甜食如糖果、糖水、冰淇淋、甜餅、市售飲料、中西式甜點(低血糖甜食除外),極想吃時可用代糖如氨基酸糖、健益糖、阿斯巴糖等。

6、少用煎炸的烹調方式及減少吃動物的脂肪,烹調時用植物油,味精以清淡為主。

7、如用含澱粉高的根莖類如土豆、芋頭、蓮藕等作蔬菜,則應從每天主食減去相對應量的主食。

8、水果應根據病情食用,一般應在全天的碳水化合物的總量範圍內使用,最好在兩次正餐之間作為加餐食用,如病情控制不滿意時應暫時不食用。

9、盡量減少外出吃飯。

10、如可能,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以保持血糖的平穩,此原則對 I 型糖尿病尤為重要,因為使用胰島素的病人容易發生低血糖。全日可分為三餐正餐加2-3餐小點,小點可選饅頭、鹹麵包、鹹餅乾、淡奶、雞蛋、花生或水果。

04

生病、食欲不振、外出怎麼辦?

1、生病或食欲不振時:身體如覺不適,應向醫生求診。食欲不振時,可煮粥、湯粉面等代替米飯,並將肉及菜剁碎。湯水所含的營養成分不高,無法供應身體所需的澱粉質及熱量,所以不能代替正餐。

2、外出進食:不應太頻繁,而且應牢記自己每餐或每天主食及肉類的份量。

3、在茶樓餐館進食時注意:菜式選清蒸、白灼、燜等,如名稱特別應向服務生諮詢其材料及製法;避免酸甜汁、甜醬等,不應飲酒或汽水,以茶或白開水代替;避免吃餐後甜品,宜選用水果代替。

4、在粥粉店注意:一般肉粥、時菜和肉絲湯粉面、雲吞、餃子都可吃,但避免添加熟油。同時避免煎炸食物及任何甜飲品。

5、過年過節:節日時心情好,容易過量進食,應記住你應吃的份量或吃飯前先把自己的份量放開,放完就止,不要怕浪費而食入過多。

05

低血糖怎麼辦?

如遇到低血糖現象:出冷汗、手震、頭暈、四肢軟弱無力、神志不清,心跳加速或飢餓難忍,此時可選用一份純糖食物,以下食物每項含約10克糖質或進食2-3粒糖果,糖膠,果醬等均可較快地提升血糖。

當血糖過低癥狀消失,機體回復正常後,應進食一些內容較豐富含有蛋白質及複合糖類的食品,如牛奶及麵包或少量的飯菜。若血糖過低的情況令患者已接近昏迷狀態,就不應給予任何飲品或食品,要立刻送醫院救治。

怎樣選擇食物呢?

食物可分為四大類,每天的食物都應包括這四類食物,患者應注意小心選擇及注意份量。

除了選擇適當的食物外,也應該細心留意烹調食物時所採用的配料及日常飲品的選擇

作者:譚榮韶 教授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東方均膳營養學院名譽院長,日本昭和大學醫學營養學博士。

從事臨床營養工作18年,主要研究方向:疾病營養尤其是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營養。在國家級和省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均30餘篇,SCI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獲得2項,論文多次被國際會議接受並發表。

註冊營養師RD/註冊營養技師DTR報名鏈接: https://jinshuju.net/f/S3sNP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