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進補,吃的對才有效

現在的老年人都非常注重健康和養生,保健意識很強。冬季是適合進補的季節,所以很多老年人紛紛進補。但是,進補也是講究科學的,並不是吃的好就補的好。為達到合理、正確的進補,需要先了解哪些食材適合進補。

1、海參

海參具有補腎、潤燥、養血及補胃等功效。常食用還可滋陰降火、補腎健陽、益智補鈣等作用。

2、鵪鶉

鵪鶉肉鮮味美,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和肥胖者食用。鵪鶉肉可補益五臟,強筋壯骨,止泄痢,消疳積,養肝清肺。

3、銀魚

乾製後的銀魚營養價值更高,其中以鈣含量最高,居群魚之冠。據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食用高鈣食品,能有效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所以,銀魚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

4、泥鰍

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氣、祛濕邪之功用,可作為治消渴、陽痿、時疫發黃、小兒盜汗、痔疾、疥癬等症的輔助品,因此被稱為「水中人蔘」。

5、白蘿蔔

蘿蔔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蔔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另外在進補時,也要注意下面幾點,不應一味吃好的就算進補。

1、不宜油膩

老年人的腸胃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狀況。所以冬季進補的關鍵是恢復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障營養被吸收,不然冬季的進補也就白費了,所以冬季進補以易消化作為標準。

2、多喝湯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各個器官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虛弱等癥狀。湯水既能夠保持補品的原汁原味,也能保證營養成分不會丟失過多。更重要的是湯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最適合老年人。常見的進補湯有桂圓雞蛋湯、靈芝煲烏龜、當歸羊肉湯及參歸桑葚湯等。

3、對症下藥

進補不等於亂補,哪裡虛弱補哪裡,同時也要確定如何補。如果平時表現出氣短懶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蒼白等癥狀,則可以選用鹿茸、龍眼肉、蛤蚧等;平時喜涼怕熱、口舌乾燥,煩躁易怒、腰膝酸軟、尿色黃赤等,可選用西洋參、蜂蜜、銀耳等;身體瘦弱、疲乏無力、易出汗者,可選用人蔘、黃芪、白朮、山藥等進行進補。

4、多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稱為產熱營養素,因此冬天的時候我們應該適當的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子、鵪鶉、海參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而且產熱量又多,禦寒的效果也很不錯。

5、多補鈣

通過補鈣可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與興奮性,以此可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比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蝦皮、海帶、髮菜、芝麻醬等。

二毛有話說:冬季進補因人而異,不應道聽途說好東西就亂吃,需要遵循專業的意見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