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潘醫生:中醫對攝護腺增生症是如何認識的?

在中醫文獻中雖沒有攝護腺增生症這一名稱,但對攝護腺增生症很早就有認識。從癥狀、體征看,攝護腺增生症相當於中醫學的「癃閉」範疇。「癃」指小便不利,點滴而出,起病較緩慢;「閉」指小便閉塞,點滴不出,起病較急。從以上描述不難看出癃閉之表現與攝護腺增生症頗有相似之處。從本病的病因病機看,比較公認的有以下幾種:

陰虛火旺

房事過度,慾念放縱,以致腎陰虧耗,無陰則陽無以化, 水液不得氣化而下注膀胱,故產生癃閉。


腎陽不足

年老體弱或久病體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無陽則陰無以生,膀胱氣化無力,而致小便不出。


濕熱蘊結

過食辛辣肥甘之品,中焦濕熱不解,下注膀胱, 或腎移熱於膀胱,膀胱濕熱壅滯,導致氣化不利,小便不通,而成癃閉。


脾氣不升

勞倦傷脾,飲食不節,或久病體弱, 致脾虛而清氣不能上升,則濁陰不能下降,小便因而不利。


肝鬱氣滯

七情內傷,引起肝氣鬱結,疏泄不及, 從而影響三焦水液的運化及氣化,致使水道通調受阻,形成癃閉。


痰濁、瘀血、敗精內停痰濁、瘀血、敗精內停,阻塞水道,氣化不利而成癃閉。


中醫對攝護腺增生如何分型

(1)膀胱積熱型:小便灼熱黃赤,滴瀝不爽,欲解不利,小腹脹滿,隱痛拒按,甚則小便不通,涓滴難行,口乾不欲飲,大便秘結,舌紅脈數,治宜清熱利濕。

(2)肺氣鬱痹型:小便不通,少腹脹滿,寒熱咳嗽,莖中作痛,口乾喜飲,脈沉數,苔薄微黃。治宜開上滌下。

(3)濁瘀阻塞型:小便滴瀝不暢,或尿如細線,或阻塞不通,小腹脹滿隱痛,舌紫有黯藍斑點,脈澀或細數。治宜散瘀行水。

(4)陰虛火旺型:小便頻數,淋漓不暢,時發時止,遇勞即發,經久不愈,伴有頭暈耳鳴,口乾便燥,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

(5)腎陽虛衰型:排尿無力,滴瀝不爽,尿液澄清,面色白,神疲氣軟,倦怠無力,肢冷畏寒,腰膝酸痛,舌淡苔白,脈沉細弱。治宜溫補腎陽。

(6)脾氣虛弱型:時欲小便,而欲解不得,或量少而不爽利,腹重肛墜,似欲大便,神疲氣短,身體倦怠,舌質淡,脈緩弱。治宜益氣健脾。


想要了解更多攝護腺健康知識和治療案例,可以點擊觀看本號的影片內容,豐富精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