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京一醫生團隊打造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新模式

龍虎網訊(記者 於倩 通訊員 張昊昊)「當初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站都站不起來了,那個時候真的是感覺就是要等死了,如今不一樣了,心態也好了,積極抗擊癌症,過好每一天。」今天(6月21日)下午,被「盧醫生肺愛之家」評為「抗癌明星」的趙國興樂觀地對記者說。據悉,目前「盧醫生肺愛之家」已有2000餘名成員(肺癌患者及家屬),接下來,「盧醫生肺愛之家」將對成員通過科學化管理,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和精神支撐等全方位管理,致力打造「帶瘤生存社群化」服務的「中國範本」。

40年煙齡的「老煙槍」中招肺癌 積極面對被評為「抗癌明星」

下午,在「盧醫生肺愛之家」公益講座的頒獎現場,來自溧陽、今年61歲的趙國興笑呵呵地上台接受頒獎。除了皮膚偏黑,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的他根本看不出是肺癌患者。趙國興介紹,自己特別喜歡抽煙,一天喝兩頓酒、吃三包煙。「喝酒從20歲左右開始吸煙,差不多40年的煙齡。」半年前,他一直咳嗽伴有帶血、喘氣不暢,在當地醫院多次檢查無果後來到南京看病。4月17日,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其實剛開始知道患了肺癌的時候也是很難接受的,當時醫生告訴我是肺癌晚期,把我嚇壞了,站都站不起來了。」

趙國興告訴記者,對癌症的恐懼讓自己最開始絕望不已,而「盧醫生肺愛之家」發起人盧凱華的一句「來了這裡就是進了保險公司」讓他重拾信心,勇敢抗擊癌症。如今,已做過三次化療的他身體恢復得不錯。每天生活規律,也很休閑,釣釣魚,打打牌,「被評為抗癌之星很開心,希望大家都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

跨過「帶瘤生存」走進「帶瘤生活」 回歸自然公園內做操

下午,「盧醫生肺愛之家」成員聽講座,回歸自然步入公園一同做操,度過了一場別樣的公益活動。盧醫生肺愛之家發起人盧凱華帶領肺癌患者漫步公園,戶外齊做呼吸操,開展運動指導,幫助他們疏解心理壓力,從而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對於肺癌患者而言,他們所走過的這個『圓』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一個『圓』,更是肺癌患者們心理上的一個『圓』,象徵著他們在與病魔鬥爭後,精神回到了健康無病的狀態。而在我眼裡,這個『圓』更是一種圓滿,象徵著她提出的「全人」概念,即注重患者身心靈的全方位治療與呵護。」盧凱華這樣說。

「病人是一個完整的『人』,治療不應該僅僅局限於疾病,更需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思其所想,慮其所憂,多為患者考慮。肺癌的治療是全程管理的過程,既需要多學科專家團隊對患者進行院內外的疾病管理,也需要注重患者心理上的情感疏導,讓他們從癌的恐懼中走出來」。盧凱華說,「戶外運動指導可以幫助肺癌患者感受大自然的溫暖,疏解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重拾自信開啟新的人生,最終回歸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生活。」?

家屬訪談會、患者生日會、新年慶、肺愛之家更名儀式……每月一期的主題講座,盧醫生肺愛之家在為患者提供肺癌科普知識和前沿資訊的同時,也在為患者提供暖心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不僅僅是幫助肺癌患者「帶瘤生存」,更多的是幫助他們提高生存品質,實現「帶瘤生活」,從而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科學化管理個性化服務 打造「帶瘤生存社群化」服務「中國範本」

據了解,江蘇省人民醫院「盧醫生肺癌之家」成立於2014年11月,2018年5月31日正式更名為「盧醫生肺愛之家」。其著力打造「多學科診療」模式和院內治療向院外康復服務延伸的「醫患社群」新模式。如今,這個大家庭已覆蓋近2000千名肺癌患者及家屬,大家接受專業治療,互相交流學習。而包括盧凱華在內的志願者(醫務人員)目前已有70餘人。

據悉,「盧醫生肺愛之家」不僅重視患者的精準診療和全程化管理,同時面向患者家屬,讓大家精神互助、互相幫持;不僅治療病人的身體,更重視心靈的痊癒,最終讓病人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接下來我們將通過科學規範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平台,分類對患者進行表格化管理,為他們提供醫療管理以及精神支撐的個性化服務、全方位管理,比如定期發放隨訪計劃,告知相關注意事項、生活建議等。」而對於不方便使用網路的患者,盧醫生團隊也相應設定了「電話簡訊管理」。「我們也希望利用互聯網平台打破地域的限制,服務全國的肺癌患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