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來德國中小學是這樣上體育課的,又長見識了

許多國家都致力於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體育鍛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德國在中小學體育教育方面經驗豐富,他們的做法或將帶來一定的啟發。

把體育課的健康價值放在首位

德國是聯邦製國家,中小學的課程設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大綱等都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制定。雖然各州的中小學體育課程存在一定差異,但其課程規定的基本目標和內容大體相同,即特別重視體育的教育功能,注重開發學生的運動能力,把體育課的健康價值放在首位。

目前,德國採用的是12年或13年免費教育制度。一年級至四年級是小學階段,五年級開始為中學階段。一般學校三年級開始開設專門的體育類課程,如游泳課、自行車課。從五年級開始,學校會增加理論課,比如運動解剖、體育保健等課程。

為保證每個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課的學時作了嚴格規定。以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為例,初中部每周的體育課為3小時,每學年共40周。五年級-十年級共720小時體育課,其中460小時為必修課程,260小時為選修課。

德國中小學體育在教學內容上精心設定、合理安排。一般會依據體育項目總體的教學目標,分不同層次逐步安排教學內容。以雙杠為例,雙杠課會在不同學期年級反覆出現,其教學難度會隨著學生年級增高而逐漸加大,體現出循序漸進和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這樣,學生的學習有一定連續性,且基本技術扎實,便於更深層次開展教學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德國的中小學為了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開設了五花八門的體育課程。學校體育課不僅開展足、籃、排三大球,還開設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小球類課程,曲棍球、棒球、自行車、中國功夫、摔跤、擊劍等課程也會出現在體育課表上。中小學還按照不同的學期和季節開設不同體育課。比如在夏季開設游泳、劃船等課程,冬季則是滑雪、滑冰。

實施“黃金計劃”,興建體育場館

除了豐富的課程,德國對中小學體育高度重視還體現在一系列法規的制定和體育場館的建設上。

德國的體育法規制度健全,《青年保護法》《教育法》 等一系列法律中都詳細規定了公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全國所有體育館均向青少年、兒童開放,青少年運動會和體育文化節定期舉辦,營造了良好的運動氛圍。

德國政府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場館和公共體育場館的規劃和建設,早在1959年就實施了“黃金計劃”,每年花費數百億馬克興建體育場地設施。德國的社會資本投入和個人捐助的場館也很多。在斯圖加特、法蘭克福和科隆等城市,草皮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游泳館等體育設施都很常見。

德國中小學的體育館與許多大學的體育館一樣,都是按照德國工業統一標準修建的多功能體育館,可以滿足從羽毛球到排球等28個運動項目的日常教學、訓練和比賽要求。多數體育館都可免費使用,收費場地的使用費用也很低廉,學生們可以方便地通過電話或網絡預約使用。

目前,德國中小學生有三種參與體育活動的方式。一是在學校參與的體育課,這屬於強製性課程,由學校教務部門負責管理。二是課外體育鍛煉,即學生課外進行的各種體育社團或俱樂部的活動。這是學校和校外體育教育機構或俱樂部合作開展的體育活動,由學校提供體育場地,校外機構提供教師、教練,費用由各州政府教育部門負擔。三是校外體育鍛煉,指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送他們去校外專門的體育教育機構或俱樂部參加的體育活動。

德國中小學與校外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1955年,德國體育聯合會和德國文化部長會議就聯合簽署了“支持學校體育教育的建議”,開啟了體育俱樂部與學校合作的先河。1972年,德國文化部、德國體育聯合會、各州體育聯合會與各州教育部長共同簽署了“學校體育鍛煉計劃”,進一步從政策層面支持體育俱樂部與學校開展項目合作。

為發掘未來球員,設立新崗位

德國人認為,落實青少年體育教育,也是為培養未來的專業體育人才打下堅實基礎。以足球為例,德國足球青訓的體系值得借鑒。

從2000年開始,德國足協開始實施“拓展人才促進計劃”,並在全國範圍內布局了約390個足球訓練基地,集中了22000多名11歲至17歲天賦較好的男女球員,在1200名青年教練的指導下踢球。這些職業的教練員能夠從球員小時候抓起,教他們一些最基本的現代足球的技巧、技戰術。德國足球專家統計,通過有效率的訓練,30萬個孩子中約有1萬人會脫穎而出。

德國足協嚴格規定,德甲、德乙各球會必須擁有自己的青訓中心。包括德國足協本身在內,加上48支職業俱樂部,每年都要在這個項目上花總共將近4800萬歐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筆費用也在逐漸增加。

除了挖掘青少年潛能,德國足協還十分重視教練員培訓。德國足協定期會對教練集中培訓,要求教練員盡可能地一對一教學。足協會為每個教練員安排一個專門的時間表,包括訓練課程、錄像以及到基地培訓的時間,在足協內部設立檔案庫,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各個教練員更系統地指導孩子們踢球。

為了更好地發現好球員,德國足協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新的崗位:培訓基地協調員。他們會不時地在基地中找尋有前途的孩子,同時考察訓練基地和教練的硬體設施是否達到足協要求。此外,加強運動醫學對青少年足球的支持力度,讓更多的孩子可以放心地投入足球運動中,也是德國足球青訓體系迅速成長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