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萬足球老師的生存狀況調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足球教師——領路人

“小孩子有人帶著踢球,瘋玩都行。”

2015年,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被問到關於足球教師的問題時,說出了這句話。“一開始不是說要怎麽組隊打比賽,而是要讓孩子們玩球,學會踢球,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段話著實顛覆了很多人對於校園足球的看法。

日本高中聯賽

通過網絡的傳播,每年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的精彩集錦都能出現在大家的手機上,我們驚歎於日本高中生所展現出的高超水準,而中國的校園足球還在“瘋玩”、“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這太令人失望了。

然而,在專業的足球從業者們看來,我們的校園足球終於摸到了門道。

從2017年開始,張路指導開始在北京市推廣自己的校園足球理念,篇幅不長,只有16個字:“一班兩隊,一周兩賽,小場瞎踢,健康快樂”。

根據張指導的介紹,這套理念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踢球的孩子獲得健康和快樂,而這就需要帶著孩子們“瞎踢”的一群人,在教育部的設計中,他們叫做足球教師。

足球教師

開展校園足球,首先要提高孩子們對足球的興趣,如果用金志揚指導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們享受足球的快樂,然後他們今天來參加足球訓練了,明天他還想來。”

所以說,這個帶著孩子們“瞎踢”的工作,也並不是那麽簡單。

踢球是教育,是育人,可以讓孩子全面發展,鍛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這才是足球運動根本意義所在。

這些經驗豐富的足球從業者認為,足球教師需要懂得教育規律、熟悉孩子們心理特點,要對孩子們有愛心,能讓孩子們對足球產生興趣,就算孩子未來不能踢球,也能讓孩子變成一個合格的人,至於是否具備充足的足球知識、專業技術,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這就意味著,帶領孩子們“小場瞎踢“的足球教師,或許並不能制定戰術、運籌帷幄,或許也不能換上球鞋、carry全場,但他們能帶領孩子們感受足球的樂趣,讓孩子們成為一個個小球迷,他們才是最為重要的一群人。

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的校園足球才算是走對了方向,在張路指導看來,“2016年以前,校園足球的情況並不是很好,從2016年開始慢慢普及起來了。”

而這個節點,正是從教育部接手之後。

師資匱乏

(師資力量)很緊張,也很累,很辛苦。

當被我們問到學校裡足球教師的工作狀況時,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武磊母校)的姚老師一邊說著,一邊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作為南京鼓樓一小的體育老師,姚老師和他的兩位同事每周要上18節課,負責上、下午各一次的課間操活動,同樣也是足球教師的他們,每天還要在其他老師下班之後,帶領全校三支校隊完成兩小時的足球訓練。

周末也泡在球隊,基本上一年四季沒什麽休息的。

2016年武磊重回南京鼓樓一小

基層的疲勞,上級其實也很清楚。

在接受我們採訪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也談到了這一點:“不光是教練,(足球)教師也缺” 。

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全國體育教師的缺口高達20萬,這也就導致校園足球中的核心力量——足球教師成為了“稀缺產品”。

“我們(教育部)這4年下來國家級的(足球)培訓大概有3萬多人,平均下來一個學校可能1個人還要多點,同時省市級的培訓範圍更大,可能加起來近30萬人次,所以說這也是加大了教師培訓的力度。”

從2015年改由教育部主導以來,校園足球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之前體育部門遇到的管理瓶頸也被迅速突破,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足球熱。

曾經長期保持在5000余所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不僅開始重新增長,而且增速大大加快。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字,目前全國已經建設了2萬5000余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提前、超額完成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到2020年建設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硬性要求。

既然建設了如此眾多的特色學校,那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擁有了一群同樣龐大的足球教師群體。他們的水準如何?收入如何?在過去的幾年中,感受如何?這都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事情。

畢竟,他們才是中國足球真正的基層從業者。

資質要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質量管理與考核的通知》。考核結果出爐之後,8所學校被摘掉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牌子,29所學校被要求限期整改。

校園足球

對於學校來說,想要保住這塊牌子,需要達到兩個基本條件:

保證每班、每周有一節足球課;

創建校內的足球聯賽;

而要在這兩方面達標,就會考驗到學校的場地條件和師資力量,尤其是後者。

在教育部所設計的體系中,足球課要由足球教師來上。

既然是老師,那麽首先要具備教師資格證,在此基礎之上,接受教育部或者地方的培訓之後,才能成為足球教師,帶領學生們上足球課。

而涉及到校隊外出比賽的情況時,就需要足球教練來帶隊,也就需要持有中國足協或者亞足聯教練員證書。

所以在校園足球當中,“足球教師”和“足球教練”各有各的資質要求,也各有各的工作內容,而像姚老師這樣既有教師資格證,又具備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證書的“複合型人才”,正是校園足球中最完美的人選。

然而,如此理想的“複合型人才”,數量還遠遠不夠。

根據王登峰司長的介紹,如果學校的師資力量出現缺口,那麽學校就要尋找解決辦法,“比如說,要培訓其他項目老師來學足球或者從社會上聘請一些兼職老師,但這些都需要努力才能夠做到。”

在景德鎮市,初、高中階段依然掛有“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牌子的學校寥寥無幾,第二十六中學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所十二年一貫製學校,他們一共擁有7名足球老師和教練,不過只有2人在編,剩下的都是外聘人員。

在教育資源更為豐富的北京市清華附小,兼職老師和教練同樣存在,只不過是以另外一種形式:非洲教練李卡德目前正在擔任清華附小的兼職教練一職。

非洲教練李卡德

南京鼓樓一小的王校長也非常喜歡足球,所以學校在招聘兼職教練的時候,校長會親自來聽一節課,“看看課上得怎麽樣,組織能力怎麽樣?”

與此同時,教育部也在加大培訓力度,盡快補上這個最為關鍵的漏洞。

景德鎮市第二十六中學的陳教練向我們透露,學校老師曾經前往廣東梅縣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專業培訓。根據王登峰司長的介紹,每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認定之後,教育部都至少會給學校培訓一名足球教師。

放在全國的體量之下,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工程。

而教育部也在探討著下一步的動作,在體育院校層面強化技能培訓。“如果這些體育教育方向畢業的學生如果他們的方向是足球的話,我們也希望在他這4年的學習期間能夠讓他拿到一個最少是D級的教練證書,這樣畢業的時候他既是一個老師也是教練。”

“這對我們整個校園足球的發展是重要的。”

收入待遇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足球教師和教練存在缺口,那麽市場中現有的這些足球教師和教練都應該能獲得不錯的收入,但根據我們的調查,事實卻並非如此。

作為一名南京鼓樓一小的全職在編體育老師,姚老師的收入結構以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每月最多能拿到來自學校的1000元~2000元的訓練補貼,再加上自己的基本工資,加在一起並沒有達到2018年《星火指南》中的調研數據:新一線城市教練的平均月收入為6444元。(數據來源: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和網易體育聯合發布的《2018全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調研報告》)

而對於姚老師來說,目前的工資狀況已經好很多了,因為在2012年之間,姚老師每個月只能拿到200塊錢的訓練費。

現在,他已經能笑著說出這段往事了。

由於南京鼓樓一小在江蘇省是足球傳統學校,所以在之前,地方體育局在資金方面就有所扶持,對足球教練也有一定的補貼,但姚老師拿不到這個錢。

“因為我們的定位是體育老師,資金是沒辦法撥發給我們的,外聘的老師可以發給他5000塊錢一個月,但我們不可以拿這個錢的。”

在南京鼓樓一小,外聘老師的基本工資是每月4500元,績效工資每月500元,每六個月發放一次,但外聘老師只需要每周上5節足球課,工作量要比全職老師輕鬆地多。每天晚上的校隊訓練、每個周末的約隊比賽,這些佔據大量私人時間的工作,還是需要姚老師和他的同事們來承擔。

而相較於景德鎮市,南京市的狀況已經很好。景德鎮市的兼職足球教練的工資主要就是以課時費的形式發放。

“應該不會很多,一般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才100塊錢。”

從某種角度來說,足球教師和教練的收入情況和所在地區、所在學校有著一定的關係,因為在清華附小,即便是兼職教練,每個月的收入都能突破8000元,這已經超出了《星火指南》的調研數據:一線城市教練的平均月收入為7868元。

清華附小的任老師向我們介紹,“如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業績很好,也是會給予這些老師相應的獎勵。”外聘的教練如果具備專業背景,持有高級別教練員證書,待遇肯定會更高的。

“經驗在那,資格在那,對吧,他能夠不僅指導孩子來踢,也能夠幫助我們教練員提高水準,這是肯定沒問題的。”

清華附小足球場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教育部接下來需要做好的地方。

在教育部的設想當中,他們一直希望體育老師除了上課以外,他們帶隊訓練、帶隊參加比賽都要記入工作量,就是要按照老師的績效工資來進行發放,在待遇方面做到同工同酬,和其他科目的老師保持一視同仁。

然而,王登峰司長也很清楚,教育部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有不足。

“我們現在可能需要去完善的就是在個別一些學校,體育老師帶訓練、帶比賽還沒有完全納入績效裡去,下一步我們要進行相關工作和調研,並且頒布相關文件來確保這些足球老師、體育老師的權益。”

做好了這一塊,基層從業者才能安心地為中國足球夯實地基。

環境變化

“以前吧,我帶的孩子小學畢業以後,到了中學就沒有球可踢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姚老師語氣中的惋惜之情,即便通過電話也能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隨著2015年教育部開始主導校園足球之後,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的學校越來越多,姚老師的學生延續自己的足球生涯的可能性也就變得越來越大。

“教育部接手過來之後,普及到大部分學校,只要你是能踢球的孩子,那麽你到中學都是有可能繼續踢球的。”

這樣,姚老師給孩子們打下的基礎,也就不至於被荒廢。

在景德鎮市第二十六中學的陳教練看來,校園足球的確有了很大的變化。

“硬體條件,還有器材這邊比原來好了一點,再一個就是說學校的場地設施,都比原來好多了,上了一個台階了。”

學校在操場加裝了燈光設施之後,校隊訓練的時間便靈活了很多,甚至可以讓學生先做完作業再進行訓練。

青少年時期曾經在浙江綠城職業俱樂部梯隊踢球,擔任教練員工作超過18年,作為被採訪者中足球專業背景最為強大的陳教練,他對於教育部主導後的校園足球,自然而然會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出發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說,小孩的比賽多了,第二就是教練員的培訓也比以前多了,還有就是給全國的教練員,坐在一起交流的機會也多了。

在陳教練看來,在教育部主導之前,也有一些全國學校之間的比賽,但路途比較遙遠,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學校來說,想參與到其中難度很大,平台顯得比較少,而在教育部主導之後,比賽機會就多了一些。

“足球這個東西,你不能悶在家裡去練的,還是要走出去,跟外面的教練、外面的球隊去交流。”

“教育部在這裡應該是搭上了一個很好的橋梁。

而在這些校園足球的基層從業者的眼中,過去幾年最讓人感到欣慰的變化,是家長對於足球的態度。

在教育部接手校園足球之後,家長對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看法不再像過去那麽負面,願意讓孩子踢球的家長在逐漸增加,“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這一觀念,也正在被如今的家長慢慢接受。

另一方面,如今學校也對校隊球員的成績做出了嚴格的要求,提供了很多的保障。南京鼓樓一小會對成績下滑的校隊球員會做出停訓的處罰,景德鎮市第二十六中學在節假日會給校隊球員單獨補課,保證這些孩子不會因為踢球而影響到學習,就像姚老師所說:

“首先,要以學習為主。”

王登峰司長

在今年2月的2018年度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足球分會年會上,王登峰司長用了一句話來總結校園足球的現狀:“校園足球發展已取得可見成績,但仍處於‘小兒時節’。”

在教育部設計的八大體系當中,普及推廣體系、教學訓練體系、競賽體系、“滿天星”訓練營建設體系、榮譽體系、一體化推進體系、科研體系、輿論宣傳與引導體系等等,在過去四年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正像王登峰司長所說,這些方面,再加上大眾的思想觀念,同樣也是未來發展中的難點。

而這些基層從業者,也對校園足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站在全局來說,陳教練希望未來能有更專業、更優秀的教練員參與到校園足球當中,把更為專業、先進的理念教給學生們,而從自己的角度說,他希望基層從業者的待遇和收入能夠得到提高,爭取把優秀的教師和教練留在當地。

當前最主要的還是待遇問題,就像我們這樣的小城市,怎麽留得住好的教練呢?要給這些教練吃一顆定心丸嘛。

陳教練說得並非沒有道理,畢竟不是每一所學校都像清華附小一樣,坐擁全北京獨一無二的直飲水系統和兩塊11人製足球場。

清華附小的直飲水裝備(孩子可以隨時盛水喝)

我們不能把籌碼全部押在資源豐富的大城市,像景德鎮市這樣的地方也不應該被忽視。

愈發堅實的塔底,才能築起愈發高聳的塔尖,這是足球運動的一貫規律。

過去四年,教育部為校園足球付出了很多心血,從中央到地方也為校園足球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或許還有缺點,或許還有不足,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此之前,校園足球從未獲得過這般力度的資源傾斜。

雖然我們已經付出了很多,但在足球世界當中,這只是萬裡長征邁出了第一步,就如同王登峰司長所說,“校園足球發展基礎還很薄弱,在這個不斷擴大規模、提高水準的過程中,規則就顯得特別重要。”

而在這個“不斷擴大規模、提高水準”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為姚老師、陳教練、任老師們增添更多的同事,幫助他們提高水準,讓他們拿到更加合理的收入。

如此這般,我們才能讓校園足球持續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