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你變得快樂時,煩惱並沒有止息!

annoyance

煩惱

文丨寂滅

首發丨騰訊佛學

生活中很多人追求快樂,希望自己是一個快樂的人。但我們發現,快樂並不長久,它不是永遠存在的。

其實,不僅僅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會有煩惱,而且在快樂消失後,會有更多煩惱。最為主要的是:在享受快樂的過程中,煩惱並沒有止息。

佛教認為,人有多種苦,其中一苦,名為“壞苦”,這是一種樂境變壞之苦。快樂忽然消失了,人會感覺到苦。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在解釋“壞苦”時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汙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

所愛之人,所愛之物,所愛之境,無常變化,忽然變壞,引起憂愁悲惱等苦感,便是壞苦。

類似的體會,幾乎人人有之。

我印象中,大學畢業那年的夏天,同學們紛紛離校,室友們一一告別。

我是最後一個離開,盯著空蕩蕩的桌子,看著凌亂不堪的地板,回想起和室友之間的歡笑打鬧,覺得四年的光陰一晃而過,再也不會有這麽一天了,忽然悲從心來。

距今數十年,至少有多一半室友至今未再見。那時的心情,真切體會到了什麽是“壞苦”。

娑婆世界的人,人人都是欣樂厭苦的。不論是樂,還是苦,都有人去執著。

阿薑查曾經說:“當心執著痛苦時,就像被蛇咬一般。當心執著快樂之事時,它只是捉住蛇的尾巴,過了不久,蛇頭便會轉過來咬你。”

可見,不論痛苦還是快樂,都是緣起法,都是暫時的,會轉瞬即逝。此苦或此樂消失後,會有另一苦或樂再次緣起,相續不斷。

其實,欣樂,或者厭苦,這都不是心的本質。真正的心,應該是對“苦樂中道”的實踐。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曾給五比丘講過“苦樂中道”,在《中阿含經》中,佛說:“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舍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

這是說,不要去執著欲樂,也不要自煩自苦,而應該舍此二邊,直取中道,“有中道能得心住”,這樣就能定下來,就有智慧,就能自在。

我們不喜歡痛苦,但追求的也不是快樂。我們更希望在“苦樂中道”中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內心的平靜才是心的如實的狀態。

阿薑查說:“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快樂的生活,而是內心的平靜。平靜是在內心,你可以在繁忙和痛苦中尋求內心的平靜。”

內心的平靜,只能自己去尋找,我們無法將內心的平靜建立於他人或外境之上。原因很簡單,他人或外境都是無常的,隨時會變化,如同我們這顆忽上忽下的心一樣。

所以,我們要時刻觀照自己的念頭,覺察自己的念頭,知道自己當下正在想什麽,正在做什麽。

這樣,我們會保持一種清醒,保持一種覺知,最終令自己的心平靜。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