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判斷孩子得了矮小症?對比這張表格就夠了


(宣傳海報)

專家:青春期兒童身高需要家長重點關注

新聞背景:經調查,中國有「4.5億的1歲~24歲兒童青少年即將或正在邁入青春期『門檻』,但青春期性發育、身高和心理等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尤其是身高是需要家長重點關注的對象。

6月1日,由中國醫師協會青春期健康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安徽安科生物協辦的全國近200家醫院聯合開展的「關愛矮小,青春童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動在全國拉開序幕。

此次活動旨在推動全社會對矮小患兒的關注,讓家長了解正確的兒童生長髮育知識,引導生長障礙患兒合理就醫。

兒童內分泌及生長髮育領域專家將在本次活動中進行大型聯動義診,此次由中國醫師協會牽頭舉辦百家醫院大規模義診在我國尚屬首次。

(網路圖,僅供參考)

孩子矮小,治與不治影響終生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那個年代缺乏矮小症的治療知識,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導致身高再也不能長了!」小蘭(化名)說,兩歲時她的身高就與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但一直被認為是營養不良,四處求醫幾年後才被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

「我小時候用過一段時間國外的生長激素,長高了27厘米,但因為家庭經濟能力的原因,無法再用藥,身高就停在110厘米不長了。後來使用了國產的生長激素,又長高了6厘米。5年前因骨骺線完全閉合,就無法再長高了。」小蘭說。

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發生在童話故事裡,在現實生活中,身材矮小帶來的問題卻太多太多。

矮小症患者的身心發育受到很大影響。與正常兒童相比,雖然他們的智商屬於正常範圍,但大多有心理內向、情緒不穩的個性特徵,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縮現象。上海市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兒都存在自卑、抑鬱等不同的心理障礙,有的孩子甚至因為身材矮小而不願上學。

(網路圖,僅供參考)

如何判斷孩子得了矮小症?

矮小症的發病率近年來有所增多。北京協和醫院1987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北京市城區103753名中小學生中的矮小症發生率為1.19%,其中病理性矮小佔14.3%。而上海市2007年對城郊6-18歲70431名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矮小症發生率高達3.77%。

目前臨床上一般用百分位數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標準第3百分位,就可診斷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每年長高不到5cm,則可懷疑為生長髮育遲緩。

(網路圖,僅供參考)

生長速度減慢往往是兒童疾病的早期信號之一。正常兒童不同時期生長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時身長50厘米,小於47厘米則提示有宮內生長遲緩;生後第一年增長25厘米,第2年增長10-12厘米,第3年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度為每年平均5-7厘米,青春期加速生長期每年增長約8-12厘米,持續2年左右。身高存在明顯缺陷,低於國內標準p10以下(標準為:周歲年齡5歲低於105CM,7歲低於117CM,9歲低於128CM,11歲低於137CM,13歲低於150CM,14歲男童低於156CM、女童低於151CM,15歲男童低於161CM、女童低於153CM)均在需要檢查的範圍內。

每一個兒科醫生、家長及老師應重視準確給孩子測量身高,以便早期發現問題。如果孩子3歲以前每年生長達不到正常生長幅度,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於5厘米,青春期加速生長期年生長小於8厘米時,就認為生長速度減慢,應及時就診,及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生長速度高於正常值,也應警惕性早熟問題。小兒生長不良和成人矮身材有很多的原因,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早熟,還有小於胎齡兒、特發性矮小、全身性疾病、體質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等均可導致矮小,應找兒科內分泌及生長髮育專業醫生診治,不可盲目治療。

(網路圖,僅供參考)

和骨骺線搶身高,治療要趁早

兒童矮小症用藥劑量是和體重成正比的,且年齡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花錢越少。一個體重15kg的患兒治療一年花費1萬-2萬元,一個40kg的矮小症患者一年則要花費3萬-6萬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國內患者接受矮小治療時間一般比較晚,70%的治療年齡段在10-13歲。而國外生長激素缺乏症矮小患者的治療平均時間為6歲。開始治療年齡偏大,生長期就短,達到遺傳身高的可能性較小;而及早治療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兒的成年身高。一般來說,女孩的骨齡超過14歲,男孩的骨齡超過16歲,這時其骨骺線已接近閉合,基本沒有長高的機會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線閉合情況,越早乾預,患者長高的可能性越大。只要治療及時,孩子一般是可以達到遺傳身高的。

由於身體有追趕生長機制,生長激素替代治療可使矮小症患者最終身高獲得改善的最大效果是第一年,第二年則恢復正常生長速度,治療一般在骨骺接近閉合時停止。只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和堅持系統的治療,大部分矮小患者都能恢復正常身高。

治療矮小症要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但許多家長有「生長激素恐懼症」,認為激素肯定有發胖、變醜、內分泌失調等副作用,有的甚至拒絕接受治療。生長激素的作用主要就是助力兒童長身高,合理的外源生理補充量是不會有上述副作用的。如果不遵醫囑、盲目停葯,反而可能會錯過時機,耽誤治療。

了解更多活動詳情,可顧問當地參與醫院或直接撥打聯繫人電話

(編輯rat)


來源:愛高高 微信號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