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盲目給孩子亂補鈣,導致孩子腎積水,腎結石,如何正確補鈣?

大家好:我是古法育兒師,每天會更新關於育兒,產後,寶爸寶媽等相關的故事,知識文章,喜歡的請關注我,謝謝大家!

近日,廣東梅州一個只有1歲的女嬰小鍾出現了嚴重血尿,家長擔心不已,趕緊送往醫院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小鍾是長了結石,而且是雙腎多發性結石,並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腎積水。小鍾小小的身體裡有9粒結石,最大的體積達到2厘米。那麼,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長結石?

經過醫生的詳細詢問,我們才知道原來是小鐘的父母造成的。小鐘的父母身高都不高,小鍾又是早產兒,他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10個月還沒長出牙齒時就給孩子瘋狂補鈣。就是由於不正確的餵養方式,才導致小鍾雙腎和左輸尿管長滿結石。經過手術,小鍾日前已經康復出院。

其實不光小鍾這樣的孩子和家庭,還有很多的家庭,父母在不知道任何情況下給孩子亂補鈣,有的甚至胡亂補充營養,從而造成孩子營養吸收不平衡,臟腑負重,甚至衰竭。

專家表示,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孩子0-3歲這個階段,綜合母乳、奶粉、輔食中攝入的鈣已經足夠寶寶每日的需求了,並不需要額外再給孩子補鈣!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各異。對於兒童來說:0到6個月的嬰兒每日需要攝入的鈣量是200-300毫克,1-4歲是600-800毫克,4-14歲是800-1000毫克。

現在由於奶粉的普及,食物的豐富,中國的孩子普遍不缺鈣,但盲目補鈣的倒是比比皆是。即使是缺鈣也是因為吸收不足,身體影響了鈣的吸收,而不是本來就缺。在食物中的鈣轉化為身體可利用鈣質的過程中,有2個重要因素不可缺少:維生素D和曬太陽。西方國家都建議,在2歲之前每天都要給孩子補充的是維生素D,而不是鈣。同時孩子最好每日都要有戶外活動,紫外線是鈣質轉化的重要因素。

一般認為判斷嬰幼兒缺鈣較好的參考標準是:首先根據營養師對嬰兒日常膳食的分析,鈣攝入量在推薦量的70%以下;其次是具有如骨鈣化不良、X-型、O-型腿等佝僂病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顯示缺鈣;最後是排除維生素D缺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點必須同時滿足,才能判斷孩子可能缺鈣。如果家長認為孩子缺鈣了,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微量元素或骨骼的密度,通過科學的檢查看看孩子到底缺不缺鈣。

現在大家都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式給兒童補鈣了嗎?雖然鈣是兒童成長必須的元素之一,但並不是補得越多越好,無論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補鈣方式,最重要的是保證孩子的均衡飲食。

大家好:我是古法育兒師,每天會更新關於育兒,產後,寶爸寶媽等相關的故事,知識文章,喜歡的請關注我,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