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追《延禧攻略》的你,了解清代女子髮型麽?

近期由聶遠、秦嵐、佘詩曼等人主演的《延禧攻略》持續熱播,該劇選用低飽和度的配色,清新素雅的畫風贏得了觀眾的不少好評。

這部劇講述了清乾隆年間,包衣出身的少女魏瓔珞為給在宮中受辱慘死的姐姐魏瓔寧報仇而不惜潛入宮中尋找親生姐姐死亡真相並伺機復仇,在宮中歷經錘磨最終成為一代名妃的故事。

據總製片人於正所說,這是首部將東方美學與清廷文化相結合、深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電視劇。為了盡可能完美地展現真實的清代的宮廷生活,他參考了大量歷史資料,從場景設計到衣著服飾都做過一番調查,都是為了盡可能接近真實的歷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劇中人物的髮型吧!

由譚卓飾演的高寧馨高貴妃可以說是劇中最特立獨行的存在,她憑著顯赫的家世和出眾的姿色凌駕於眾妃嬪之上,其驕縱蠻橫、陰狠毒辣的性格不僅表現在日常的行為舉止中,從服裝髮型也可見一斑。劇中她的髮型如同一座饅頭山,在可以說是最獨特的存在。這種髮型被稱之為“旗頭座”,與傳統旗頭不同的是,它並不是完全用真發束起的,而是運用了髮型配件,較傳統旗頭更為簡易,只是這種髮型主要流行於清末至民國這段時間,與辛亥革命之後當時旗袍的流行有密切的關係。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令貴妃,主角魏瓔珞果敢聰穎,她在劇中最常見的發式就是“二把頭”,這也是我們常見的清宮劇中后宮女子們頭上佩戴的“大拉翅”的前身。“二把頭”需要先將所有的頭髮束於頭頂,再用發簪將頭頂束起的頭髮分成兩縷混以桐油等黏物纏梳在左右兩邊,然後飾以各類輕巧的精致發飾,如絨花、點翠、發簪等,腦後的余發則往往梳成燕尾形發髻,被稱為“燕尾”或“雁尾”,“燕尾”橫於脖頸上方,形如飛燕輕快流暢,同時也促使女性伸直脖頸,顯得端莊得體。

除了靚麗清新的“二把頭”,魏瓔珞在劇中還有一種髮型,即“盤辮”,盤辮是旗人的傳統髮型,男女均可,梳作便宜,只需要簡單地將辮子盤於頭頂之上即可。

除了平時生活中的髮型,在舉行重要儀式時,清代的女性需要梳一種更為高級的發式,這便是“鈿子”。鈿子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準確來說是各種首飾的結合體,包括“鈿胎”以及“鈿花”。其形狀從前面看如同鳳冠,從後面看則像是覆倒的簸箕。鈿子上面鑲嵌有點翠,金花,寶石等各類珠寶,後妃們往往會選擇盤辮或梳兩個橫長髻,將鈿子插戴其上。鈿子來源於旗人的“包頭”,就是用網、布、紗之類的東西把頭髮包起來,以使頭髮利落乾淨,不至於散亂,和現今女性所用發網相似。

對於古裝劇而言,劇裡面人物的造型對於觀眾的歷史認知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正確地使用歷史資料、尊重歷史是當前古裝劇必須重視的問題,但是對古人髮型以及服飾等的正確運用需要關注的並不僅僅是朝代問題,其中還包括朝代早晚、情景場合、角色的身份地位等諸多因素。不過這部清宮劇相比較我們之前看過的古裝劇,已經有了很大進步,相信我國古裝劇的未來會更加明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