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醫療服務的投資邏輯及布局淺析

[ 億歐導讀 ] 本文將為你解讀國內、外腫瘤醫療服務機構的行業現狀、中美腫瘤醫療服務對比、腫瘤醫療服務需求端、腫瘤醫療服務的投資邏輯及布局建議。

【編者按】2018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年新發病例已經達到400萬例以上,約為312人/10萬人。伴隨著惡性腫瘤高發病率不斷上升,同時人口增長及老齡化的不斷攀升,以及環境因素疊加,飲食因素等原因綜合因素影響,惡性腫瘤局勢嚴峻,平均每天有7500人死於癌症。對此,高特佳投資對於腫瘤領域進行了一次詳盡分析。

本文來源高特佳投資 ,作者繆羽佳/安柯;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國外腫瘤醫療服務機構的行業現狀

1.1 腫瘤患者相關數據

每年年初,美國癌症協會均會發布《癌症數據調查報告》盤點美國的癌症新發、死亡的最新數據,並評估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情況。

美國癌症發病率在2005年-2014年的總體趨勢相對穩定,男性發病率每年下降約2%。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為攝護腺癌、肺癌及結直腸癌,三者共佔42%。女性中最常見癌症為乳腺癌、肺癌及結直腸癌,三者共佔50%。

美國癌症死亡率在過去的2006-2015年間,平均每年下降1.5%,自1991-2015期間,美國癌症死亡率總體下降26%。

美國兒童發病率較高的3種癌症分別是白血病(29%)、腦及其它神經系統腫瘤(26%)、淋巴瘤和網狀內皮瘤(12%)。發病率自1975年以來以每年0.6%的速度增長,近年來趨於平穩。死亡率持續下降,從1970年的6.5%降至2015年的2.3%,總體下降65%。整體五年生存率提升至兒童83%,青少年84%。

在惡性腫瘤治療服務的市場份額情況來看,美國等發達國家達到化療市場30-40%,手術35-40%,放療25-30%的情況。

1.2 美國腫瘤醫院情況

2017年美國腫瘤醫院排名如下:

2017年排名榜首的MDACC 始建於1941年,位於休斯頓,隸屬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系統。自1990年開始評選「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以來,始終排名位於榜單前兩名。

MDACC主院區在德州醫學中心,兩個研究院區在Bastrop,在休斯頓地區有多個護理中心,15個放療中心,在美國全境內有數十家成員醫院和護理中心可以為其進行轉診,同時設定有MDACC「醫生網路」可以為全境內醫生、患者提供服務,形成系統化的腫瘤服務系統。

MDACC及其認證成員在全美分布圖如下:

機構收入結構較為穩定,以腫瘤醫療服務為主,醫療收入佔比大概佔比為78%以上,其它則來源於捐贈、慈善事業收入、政府撥款收入,投資收入等其它非運營收入等。成本結構含50-60%的護理成本,11-13%的設備折舊,以及20-25%的學術、科研成本。

截止到2017年,MDACC的床位數量達到681張,收入床均創造收入為551萬美元,但床均收入較高主要由於床位數量較少,與治療服務中的平均住院周期有一定關聯。

MDACC早在上世紀的70-80年代開始發現腫瘤疾病的複雜性,無法由單一科室完成整個治療過程,而是需要多學科協同診療。到90年代中期,MDACC開始明確和完善MDT治療模式,陸續成立包括頭頸中心、乳腺癌中心等多個MDT治療組。MDT的治療模式大幅提升了治療效果、運營效率和患者滿意度,同時降低了治療成本及腫瘤患者的轉移及複發率。


國內腫瘤醫療服務機構的行業現狀

2.1 國內腫瘤患者相關數據

我國國家癌症中心於2018年1月在《中華腫瘤雜誌》公布了最新統計的中國癌症數據。

根據全國339家癌症登記點所覆蓋的2.9億人口(其中男性1.5億,女性1.4億)。由於國內癌症統計數據一般滯後約三年,故本次報告中數據為2014年的數據:

惡性腫瘤發病率呈現地區和性別的差異:

發病率由高到低以此為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男性腫瘤發病率高於女性。

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也呈現地區和性別差異:

死亡率由高到低以此為中部、東部、西部地區;男性死亡率均高於女性。

而根據歷年數據統計:中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佔世界總發病人數的25.49%,居於世界首位。其中食管癌、肝癌、肺癌、甲狀腺癌、胃癌等發病人數都是世界第一。同時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2.2 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現狀

至2018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年新發病例已經達到400萬例以上,約為312人/10萬人。伴隨著惡性腫瘤高發病率不斷上升,同時人口增長及老齡化的不斷攀升,以及環境因素疊加,飲食因素等原因綜合因素影響,惡性腫瘤局勢嚴峻,平均每天有7500人死於癌症。

以當下數據計算,現存腫瘤患者約750萬人,然而腫瘤治療滲透率僅僅在60%左右,以人均每年治療費用7萬元左右,我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約為3200億元。根據預計2020年新發癌症病例將達到473.9萬人,死亡病例為298.7萬人,腫瘤患病總人數為1569.6萬人。年增量市場將超過1400億元。

目前治療方案均需要在腫瘤醫療服務機構落地,然而腫瘤醫療服務市場在我國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我國的腫瘤醫療服務供給明顯不足。數據顯示,2010-2016 年腫瘤醫院入院人數由111萬增長到了245萬,CAGR達到 14.1%,但同時期實際開放床日數增速始終遠低於入院人數增速,CAGR僅為7.8%。民營腫瘤醫院佔比只有43%,但公立三級醫院承擔了超過80%的腫瘤醫療服務的任務。在政策對於公立醫院擴張限制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腫瘤醫療服務領域或將成為行業趨勢。

2010-2016年全國腫瘤醫院入院人數和腫瘤醫院開放總床日數變化圖如下:

集中反映出以下幾點:

1、我國腫瘤醫療服務資源增長緩慢。截止至2016年,我國共有腫瘤專科醫院140家,其中公立醫院74家,非公立醫院66家。平均每個省僅有4家腫瘤專科醫院。從腫瘤醫療服務機構增速上遠遠不及惡性腫瘤發病患者的增速。

2、腫瘤患者就診人次增加。2009-2016年間,腫瘤科門診量及腫瘤醫院診療人次整體複合增長率達到14%以上,由於腫瘤醫療服務資源增長緩慢所導致的供給不足差距加大。

3、病床使用率及病床周轉次數高居不下。2016年腫瘤醫院病床工作日達到379.5天,超過實際日曆天數,使用率達到104%。我國腫瘤患者住院病床使用率遠高於80%的平均水準,周轉次數達到34.1次。

4、政策因素影響。國家嚴控公立醫院擴張,鼓勵民間資本辦醫,但是民營腫瘤醫院尚處於初創期,暫未能分擔腫瘤醫療服務的主要份額,仍需要時間來沉澱發展。因此導致的腫瘤醫療服務缺口始終存在。


中美腫瘤醫療服務對比

從腫瘤的發現、治療來說,狹義的腫瘤醫療服務包括腫瘤篩查診斷、腫瘤治療(劃分為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及姑息治療三個階段。

衡量腫瘤患者存活情況的國際權威指標是五年相對生存率,以已確認為某疾病的病患從確認開始後五年的存活百分比除以與該病患相同性別、相同年齡層的正常人五年後的存活百分比。

根據我國癌症中心統計,我國在2003-2005年之間確認的腫瘤患者總體五年相對生存率僅為30.9%,而同一時期,美國的的患者總體五年相對生存率為66.9%。儘管我國的總體五年相對生存率近兩年有所提升,但仍是遠遠低於美國十年前的相對生存率水準。根據數據顯示,儘管美國的腫瘤發病率高於中國,但由於腫瘤醫療服務的差異性,使得美國腫瘤五年生存率遠超過中國。

下圖為各細分腫瘤的中美五年相對生存率對比:

就中美不同的腫瘤醫療服務多維度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在腫瘤患者存活情況區別的原因如下。

3.1 腫瘤篩查

根據上圖可知,我國腫瘤患者確診時,50%為晚期患者,眾所周知,中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預後相對於早期發現的差。我國癌症篩查乃至普通健康體檢的滲透率都較低,直接結果導致了早期確診的比率遠低於美國,其結果是中晚期腫瘤往往伴隨著較高的複發及轉移也是導致我國惡性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隨著二代測序的技術發展,腫瘤基因檢測以ctDNA檢測為代表的腫瘤液體活檢技術為基因檢測在腫瘤臨床診斷領域的應用奠定基礎。液體活檢可以更早期的檢測到患者體內的腫瘤存在,對機體損傷較小,可以多次取樣去監控整個腫瘤的病程。但也因為液體活檢技術當下仍受製於腫瘤的類型和發生部位以及目前技術的精準度,仍需要配合傳統的影像學檢測、組織活檢等以作確診。

中美在腫瘤篩查的方法和技術上並無明顯差異,但是篩查的滲透率是導致腫瘤確診分期及治療後的五年生存率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

3.2 治療途徑

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中美有著巨大差異。

我國因就診習慣及醫院分科相對獨立的原因,使得患者得到的治療往往來自於獨立的科室判斷及建議,比如胃癌往往由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來進行診斷及治療服務,一旦出現轉移或併發症原就診科室無法解決或由於醫院科室之間的權責劃分需要再轉至下一個科室。這些因為科室細分所帶來的醫生過於專註於本科室的治療技術手段而忽視了腫瘤本身的複雜性和綜合治療方案的考量;以及在醫院管理中各科室之間的獨立核算造成了醫院內部利益分割、以本科室盈利為主要考量;包含患者對於醫院流程、就診分診流程的不熟悉所共同影響導致我國的惡性腫瘤患者主要的關注焦點往往針對腫瘤病灶本身而非以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品質為重要考量指標。

美國則是由家庭醫生負責日常醫療服務需求,包含定期常規檢查、篩查,一旦發現腫瘤患者,則轉向專科醫院,通過病理、影像等檢查手段明確診斷後,通過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MDT),由多個學科醫生組成衣務於該患者的工作團隊,形成相對固定的專家組針對某一器官的單發或系統性腫瘤圍繞患者為中心,提供貫穿整體治療方案全程的一站式服務。對患者的腫瘤及長期生存共同提供保障。在美國的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MDT模式。同時美英日法等發達國家的大型醫院均採取MDT模式,法國、荷蘭、比利時強製使用MDT模式。

與此同時需要強調的是,MDT模式面臨著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共同參與,從醫生資源、成本投入、接診周期、住院病床調配、醫院核算等方面都是挑戰,對於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短期內暫時無法達成。

3.3 治療方法對比

確診腫瘤後中美均是採取手術、化療、放療的手段進行治療,但各個細分所佔的比例不同。我國葯佔比接近50%位居首位,放療及手術治療的比例幾乎是美國的一半。

然而就放療技術而言,右圖為WHO對於放療意義的界定,放療可治癒的惡性腫瘤排在僅次於手術治療之後,有18%的惡性腫瘤可以通過放療治癒。尤其針對如喉癌、攝護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頭頸癌等,可以僅使用單獨放療治療治癒幾率也很大,前文中所提及的五年生存率中,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是典型案例。同時放療還可以與化療、靶向治療等聯合作用;或在手術之前控制腫瘤生長、術後防止複發及轉移;以及在無法治癒的腫瘤案例中緩解實體瘤壓迫癥狀,控制出血的姑息性治療應用。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認為我國目前有70%左右的惡性腫瘤患者需要放療,而目前的實際數據僅為30.60%,相較於美國2015年的42.2%滲透率,我國嚴重不足。我國放療設備目前百萬人口加速器擁有量為1.42台,美國和法國百萬人口加速器用量為12.4台和7.5台,WHO的標準為2-3台。

設備缺乏及放療技術缺陷使得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相對而言,放療的醫技人員培養周期比腫瘤專科醫療服務醫師培養周期較短,培養成本也略低,補充放療設備和加強放療治療技術水準是可以提升我國腫瘤治療的可選之路。

3.4 藥品,新型療法引入

即便是在我國腫瘤治療中佔一半比例的藥品使用,也仍舊存在滯後的情況。2015年中美腫瘤藥物排名前20名中,美國80%為靶向品質藥物,我國僅為30%。

除藥品以外的免疫治療,目前全球範圍內截止至2018年6月共有5個PD-1/PD-L1藥物和2個CAR-T藥物上市。預計國內市場太空約550億元人民幣。

目前全球有753個腫瘤細胞療法正在研發中,其中404個CAR-T、80個TCR,涉及113個靶點,CD19是最流行的靶點,但CD20、BCMA、GD2、HER2、NY-ESO-1等也較熱門。此外,目前有20個臨床試驗將CAR-T與PD-1等其他療法聯用,用於實體瘤。基於基因編輯的新一代通用CAR-T是細胞治療的新方向。通用CAR-T具備同種異體、冷凍狀態、「現成」等優勢,可用於多個患者,大幅提高製備效率,降低單例治療費用。

在美國新葯一過FDA審批上市後保險公司將會納入報銷,反觀我國,2017年醫保目錄更新緩慢,製約了惡性腫瘤的整體治療水準。

3.5 醫院的品牌效應

發達國家行業集中度高,腫瘤醫療服務行業同樣如此。在常規醫療服務中的信任度、療效的基礎上,腫瘤醫療服務更人性化,為患者治療後的生存品質、心理因素等全面考量,打造腫瘤專科醫療服務中心與放療中心協同作用。

我國因公立醫院醫療資源緊缺以及服務流程發展較為緩慢,私立醫院的醫療資質不足以及設備的採購投入較大,醫療服務機構缺口嚴重,以及國民教育文化理念差異,導致腫瘤專科醫院較為分散,服務機構的品牌效應難以樹立。公立醫療服務機構通常憑藉自身醫療品質形成口碑,民營醫療服務機構則難以與之抗衡,大多以服務求一席之地。

今年來政府頒布多項政策鼓勵民間資本辦醫,大力扶持醫療服務機構發展。對於未來的民營腫瘤醫療服務機構而言,在醫療品質能夠保障的基礎上,醫院品牌建設是與公立醫院競爭的重要一步。


腫瘤醫療服務需求端

4.1 益佰製藥

1995年成立,2004年登陸上交所上市。原主要業務為現代中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從2015年起涉足醫療服務領域。至2017年底共有5家醫院:

淮南朝陽醫院:三乙綜合醫院,2016年併入,780張床位,控股53%。

灌南醫院:控股90%,二甲綜合醫院,2005年收購,500張床位。

富臨醫院:2017年2月以1.35億元控股90%,是有高校附屬醫院的二級甲等醫院,460張床位。將打造為腫瘤治療治療中心、婦產綜合診療為特色的綜合醫院。

畢節腫瘤醫院:二級專科醫院,2016年並表,控股51%,100張床位。

遼陽中奧腫瘤醫院:二級專科醫院,2017年6月控股59%,100張床位。

腫瘤治療中心項目通過上海鴻飛、南京睿科、上海華騫投資25個腫瘤治療中心項目。腫瘤治療中心以設備租賃為合作醫院提供設備運營管理。

另設有貴州、安徽、天津、湖南、四川、遼寧和福建7個腫瘤醫生集團為患者開展多學科會展及MDT服務。

2017年總營收38.08億,凈利潤3.88億元。收入中18.88%來源於醫療服務收入,約7.19億。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增速較前兩年放緩,醫療服務毛利率約為30%左右。

4.2 泰和誠(CCM)/美中嘉和

泰和誠1993年在廣州安裝了第一台頭部伽馬刀系統和第一台磁共振成像系統。2009年在紐交所上市。子公司美中嘉和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8年2月退市。國內最大的放射治療和影像診斷運營商,專註於腫瘤放療領域近二十年,主要業務為高端腫瘤醫院及影像診斷和連鎖放療中心。

公司已於2015年收購新加坡泰和國際腫瘤醫院100%股權。擬在上海、廣州、北京開設腫瘤醫院或質子中心。泰和誠為MDACC質子治療中心的第二大股東,持有27.02%股權。

2017年底,泰和誠共有44家醫院和30個合作中心進行腫瘤診斷與放療中心,其種包含28個放療中心和16個影像成像診斷中心。目前泰和誠收入主要由設備租金、管理服務、技術服務為主要收入。

4.3 星普醫科

原為2010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的星河生物,自2015年12月收購高端放療設備生產infini頭部伽瑪刀、體部伽瑪刀,經美國FDA認證的瑪西普開始進行醫院的併購整合和自建的步伐,進行醫療服務的全國性戰略布局。

公司於2017年1月收購杭州中衛醫院100%股權,175張床位設定。2018年8月10日獲得放射診療許可證。

2017年1月正式完成四川友誼醫院75%股權的股權收購,預計交易金額14億元左右。四川友誼醫院為三級綜合醫院,以腫瘤、放射、婦科為特色科室,星普醫科收購主要目的為推進小型化質子治療系統項目,將友誼醫院打造成從影像診斷到放射治療為全過程的治療方案提供方。

2018年1月,星普醫科全現金1.3億元收購重慶華健友方醫院51%股權。開放床位300張,為二級綜合性民營醫院。

截止到2017年底,公司全年營收3.29億元,凈利潤1.22億元。醫療器械收入佔比40%左右,醫療服務佔比60%左右。醫療服務的毛利率46.97%。


腫瘤醫療服務的投資邏輯及布局建議

5.1 醫療技術人才帶來的競爭壁壘

我國公立三級醫院目前承擔了80%的腫瘤醫療服務,主要優勢在於優質的有經驗的醫生資源及公立醫院品牌效應。腫瘤醫療服務機構與其他細分領域的醫療服務機構不同,依賴於多學科專家、醫療技術專家、大型檢查設備等,除硬性成本投入外對於人員及設備的要求極高。國內醫療服務資源稀缺,對於民營醫療服務機構而言,僅靠行銷和單純的服務難以取勝,需要搶奪優質的醫生資源,搭建完善的醫生培養體系,引入大型設備,甚至引入公立醫院合作模式,才有可能在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市場中掙得一席之地。

隨著醫生多點執業的逐漸放開,以及民營醫院與地區公立醫院的合作日漸緊密,對於腫瘤專科醫生的培養值得期待。國家政策號召民間資本參與醫療服務機構的辦醫發展,也促進了腫瘤醫療服務機構的醫生培養趨勢。

如2018年7月9日,北大醫藥、北大醫學部、北大腫瘤醫院、北大醫療產業基金和心安醫療擬成立的北大醫療腫瘤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將建立以「北大腫瘤」為品牌的國內最大腫瘤專科醫療網路。雖然落地可能時間比較長,但是值得關注同類模式比如洛陽京都腫瘤醫院、天津捷希醫院及長春腫瘤醫院,均與當地公立三甲醫院採取合作共同培養醫生。

5.2 創新的腫瘤醫療服務模式

經過發達國家多年驗證,目前MDT模式是助力腫瘤醫院發展的最佳服務模式。多學科組建的專家團隊在腫瘤的診斷過程中降低僅憑單一科室專家判斷導致的整體治療方案不夠完善,忽視腫瘤治療後患者的生存品質。而MDT模式具備合理性、科學性、完備性,對於提升五年生存率及患者預後效果都有顯著作用。

MDACC的頭頸癌MDT治療模式被列入哈佛商學院的臨床護理典型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及推薦,不僅提升了患者的口碑,同時可以帶來明顯的經濟效應。MDT模式中減少了患者因為轉診、會診所導致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浪費,同時保障了黃金治療時間。根據統計,MDT模式可以顯著縮短患者治療等待的時間約一半,相對比我國腫瘤醫療服務機構平均住院日為11.6日,平均住院日縮短近40%,僅7.1日。不僅提升了醫院的周轉率,也使得患者的住院成本、治療成本降低同時提升了治療效率,多對一的服務模式也容易提升患者滿意度。

現實生活中,由於醫生資源嚴重缺乏及治療費用高企,在我國,MDT推廣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看來民營腫瘤醫院反而是最有可能成為MDT模式走入中國的先驅,如上市公司益佰製藥、泰和誠在腫瘤醫院布局的同時搭建醫生集團、腫瘤服務中心,其目的都在於在現階段為患者提供遠程專家以完成部分MDT模式應用,在不遠的未來則可以逐漸完善引入全流程MDT服務。在我國,存在有大量高端醫療服務需求的患者可以選擇該類服務模式。

5.3 放療設備及放療中心

目前國內放療設備仍是以普通直線加速器為主,滲透率不足發達國家一半,能夠開展國際常規3DCRT,IMRT,IGRT的醫療服務機構僅有70.7%、50.1%、31.5%,而能夠應用VMAT,SBRT及TOMO的機構僅有7.9%,16.5%及1.1%。放療精準度較低且放療技術不足都無法有效治療原本可以通過放療治癒的惡性腫瘤。由於放療設備的不足,腫瘤患者整體治療方案無法全力發揮作用。

在未來的腫瘤治療服務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放療在腫瘤治療方式中的滲透率及與腫瘤化療、疼痛減輕、控制適應症,與手術配合的全面應用,設定放療服務中心,配置專業的放療醫技人員,該類人才的培養周期略短於腫瘤醫師。未來放療服務中心應該形成廣布局,多設點,能夠配合公立醫院做補充服務,同時成為民營醫療服務機構不可或缺的部分。

國內自研設備的瑪西普、伽馬星,自研並生產、銷售腫瘤放療設備。伽馬星醫療所生產的陀螺刀採用了航天陀螺儀的原理,將放射源安裝在兩個垂直方向同步旋轉的陀螺結構上,創新性地實現了動靜結合的「三次聚焦」,因此被稱為「陀螺刀」。陀螺刀的精準度高、綜合性價比強,適用於顱內腫瘤及體部實體瘤治療效果良好。在分級診療背景下擁有龐大市場。

5.4 腫瘤醫療服務機構布局的選擇

公立醫院的腫瘤科或公立腫瘤專科醫院佔據了一線城市及各省會城市的大部分腫瘤醫療服務市場,公立醫院人滿為患,導致了:1.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中有高端醫療服務需求的患者不能得到滿足;2.三、四線城市中有腫瘤基礎診療服務需求患者無處可去或需要付出更高的求醫代價。

故而,建議關注在三、四線城市布局且能自建醫聯體模式進行轉診、以基礎診療服務的連鎖醫院及放療中心,如海吉亞在單縣、重慶、菏澤自建的3家三級腫瘤專科醫院;在蘇州、龍岩、邯鄲、開遠、曲阜、濰坊、成武等地設立的二級腫瘤醫院,打造海吉亞連鎖品牌。

同時關注在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中大型單體機構,能夠提供與保險結合的高端腫瘤服務,甚至包含海外MDT會診、多對一模式的腫瘤服務機構。

形成基礎醫療與高端需求兼顧的腫瘤醫療服務全體系配套發展以滿足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的當下現狀。


特別策劃【非公醫療100+】系列專訪與選題報導

消費更新與社會辦醫大潮下,醫美、體檢、全科診所等角色紛紛站上醫療健康行業的舞台,它們在公立醫療機構的另一頭唱響高歌。億歐大健康頻道特別策劃【非公醫療100+】系列專訪與選題報導,聚焦民營醫院、診所、互聯網醫院、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和醫生集團等細分,歡迎推薦與約聊。

如果您有合適的企業推薦,請聯繫億歐大健康頻道負責人郭銘梓()。

「健康中國2030」的政策定調,直接推動了兆級市場的不斷擴張。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乾意見」,也為大健康產業指明了方向。科學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費等一系列細分賽道上,不斷湧現出創新者的身影。新風口之下,如何把握機會進而彎道超車?大健康投資又該怎麼找到好項目?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國貿大酒店,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大健康創新者論壇】特開免費報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