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腳離腎遠, 卻離補腎很近

腳部乃「三陰交之始,三陽交之終」,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臟」之稱。歷代醫學家認為,腳部保健並對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湧泉穴(即腳心中央凹陷處)。針灸經典文獻《靈樞?本輸》說:「湧泉屬足少陰腎經」,「腎出於湧泉手心搓腳心對於補腎很有效。

我們的手上有一個腎經穴位叫勞宮穴,而在腳底板也有一個穴位叫叫湧泉穴,平時沒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坐在床上,兩隻手交叉的方式用左掌心搓右腳心,或者用用右掌心搓左腳掌心,用手心拍打掌心也是如此。

這樣做能夠讓腎發揮收藏的功能,把氣往下引,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我們前面說過,耳聾和耳鳴是由於人的一大口氣全憋在人體上方,而用手心搓腳心的方式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這種方式能夠疏通人體的氣機,從而使得人的經脈打通,這樣一來耳朵的病自然就能好了。這種方法對於改善睡睡眠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都是很有效的。

人的腳有26塊骨,19塊肌肉,33個關節,50多條韌帶,50多萬條血管,4萬多個汗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的12條經脈有著密切的聯繫,布滿了相關全身器官的反射區。但由於腳部離心臟甚遠,抵抗力低下,是人體的主要薄弱環節,容易遭受寒濕邪氣的侵襲。腳部保健不可忽視。

歷代醫學家認為,腳部保健對於補腎來說是異常重要的,腎經精氣源源不斷地從腳部湧出,經常用手心搓腳心,對於溫補腎經,益精填髓,生津活絡都非常有效,同時也可以疏通腎經,滋生腎水,緩解肌肉緊張,抑製各種疲勞,還可以舒肝明目,清理肺氣,祛風濕,助消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