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樂隊的背後:樂手的教育出口與入口

導語

《樂隊的夏天》火了,很多人都撞上了搖滾的胸口。

據統計,《樂隊的夏天》裡30支樂隊中的117名樂手有超過20種職業,其中超過一半的樂手都是斜杠青年,有著隱藏職業,這些職業中有教師、設計師、媒體人、理財規劃師、互聯網公司從業者等,涉及十幾個不同的領域。

細數《樂隊的夏天》裡樂手的音樂教育背景,大多數是因為熱愛音樂而自學苦練成才,或者是在音樂小作坊練習成才,僅少數樂手在專業音樂院校接受過體系化音樂培訓。

在中國做搖滾樂隊並不容易,既要掙錢,也要有傍身之技。比如搖滾樂隊的基本配置有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及鍵盤手等。若要修煉傍身之技,從小到大接受相關的音樂教育培訓顯得尤為重要,與之相伴的音樂教育市場也越來越有意思,覆蓋從成人、青少年及兒童等多個領域。

1.職業樂手的“教育出口”

即使《樂隊的夏天》裡極少有人在專業音樂院校接受體系化的音樂培訓,樂隊的文化仍然需要傳承。“專而精”往往屬於少數人。在這檔節目中,痛仰樂隊主唱高虎、新褲子樂隊的貝司手趙夢就來自於迷笛音樂學校。

迷笛音樂學校是一所於1993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民辦院校,被稱為中國搖滾音樂的“黃埔軍校”,為中國的現代音樂產業培養了不少人才。這所學校主要做的是現代音樂的考級培訓,比如電吉他、電貝司、鼓等樂器的考級,這些樂器都是搖滾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迷笛學校校長張帆也是搖滾音樂的愛好者。

因音樂考級面對的人群分布廣泛,佔據了音樂教育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諸如迷笛音樂學校、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等主要面向成人藝術教育領域。

由於音樂教育對於師資、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的要求更高,這也使得音樂教育培訓產業的門檻不僅高,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性。

而藝考音樂培訓則屬於音樂教育市場的另一類。據鯨媒體觀察,在超百億的藝考培訓市場中,美術類藝考獲得資本的關注最多,但音樂作為門檻較高的細分行業,其整體的融資額僅有2億。不過在市場的催熱下,音樂藝考會變得更加火熱嗎?

對比於其他藝考項目,音樂類藝考的要求要更高。音樂領域所需要的文化產業人才專業性較強,要求學生既要有良好的音樂基礎,又要有良好的音樂表演技能和音樂學理論基礎。

一位從事音樂表演方向的教授向鯨媒體表示:“音樂類藝考市場較亂,根本原因在於對藝術的評判標準不同,考生都有鮮明的個性,藝術追求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每個考官都有自己標準與注重特色。

在《樂隊的夏天》中,九連真人就有樂手參加過藝考。對於參加藝考的考生,未來的出路則更多會結合音樂領域人才所需的特質,集表演與創作為一體,職業方向也可以考慮教育家、表演家、音樂家、作曲家、職業樂手、歌唱家等。

2.樂手轉向音樂培訓機構

較之極少數成功轉型音樂培訓的樂手,其他絕大多數樂手還仍在淺灘中遊走。

為了延續音樂教育的傳承性,有不少音樂愛好者紛紛辦起了音樂教育機構。其中不乏一些由明星主導的教育項目,如胡彥斌創辦的音樂培訓班“牛班”、任威與胡海泉創辦的學音悅網等等,以及曾獲巨資關注但已經隕落的星空琴行等。

牛班和學音悅網都屬於在線音樂平台,依托線上直播開班。而星空琴行則依托琴行開班,大部分情況下只能靠賣鋼琴掙錢,教學所帶來的附加值很少,線下傳統模式學鋼琴枯燥無趣,且付費率低。在這種模式下,師資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鋼琴老師的不可複製性。

另外還有一些由搖滾樂手參與創辦的藝術培訓機構,例如戰斧樂隊貝司手張新偉參與創辦的當代節奏藝術教育等戰斧樂隊組建於1992年初,是國內最早的重金屬風格樂隊之一。

線下音樂培訓機構普遍遇到的問題是,小作坊類不靠譜的機構居多,缺乏成規模的教學體系以及師資團隊。張新偉表示:“樂隊裡面經常會有打拍慢一拍的鼓手,碰到不靠譜的培訓機構,教熟了之後不好糾正。”在樂隊工作之餘,他與合夥人安子聯合創辦了當代節奏藝術教育機構,平時主要負責各條線音樂老師的招聘及培訓等。另外樂隊也有配音人員擔任機構鼓手老師的角色。

“對於初創小機構而言,師資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安子對鯨媒體表示,目前當代節奏藝術教育機構僅在天通苑開設一家中心店,計劃將在兩年內逐漸擴張至三家,“謹慎起見,不會考慮大規模擴張”。

3.低齡藝術類音樂獲青睞

目前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投資,且這一趨勢正不斷向低齡化發展,尤其是偏藝術類的音樂。這一類的藝術教育都在與K12大市場裡的應試教育搶時間。

從近年融資情況來看,據鯨媒體梳理,2016年有6家音樂教育機構發生融資,其中最大的一筆是藝評網獲北京互聯美盛文化集團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2017年有15家音樂教育機構發生融資,獲投最多的是湧鏵投資對SIA國際藝術教育的5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到了2018年,共有11家音樂教育機構獲融資,其中,VIP陪練一年之內分別完成了B輪+C輪數億元融資,成當年最大一筆音樂教育融資。

直到2019上半年,有8家音樂教育機構發生融資,其中快陪練獲1000萬美元Pre-A輪融資,以及AI音樂學院獲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通過以上梳理,鯨媒體發現,隨著政策利好的釋放,素質教育賽道愈加受到資本青睞,但獲融資的音樂教育機構數量有限,且大額融資多出現在鋼琴等樂器教學、在線陪練或是與AI相結合的音樂教育方向。

傳統音樂教育大多偏向線下教育,因其標準化及擴張程度較低,很難獲資本青睞,從近幾年的融資情況來看,資本也將目光轉向了帶有互聯網與AI技術元素的音樂教育,更關注跟線上相結合、和科技相結合的模式。

在線樂器陪練模式就是關注點之一。目前在線素質教育漸漸成為教育行業發力的方向,在線陪練模式也開始慢慢變成通用模式。

真格教育基金副總裁薑敏曾公開表示:“之前因為地理位置和成本的客觀條件限制,陪練的需求和供給不能連接在一起。但由於直播的出現,供給和需求終於可以有效地連接起來,所以在線陪練的市場會機甲狂潮得特別快。”

直播的出現,催生了諸如快陪練、VIP陪練、小葉子音樂教育等在線音樂陪練平台。不過教學效果是否更契合用戶心智,以及模式是否能解決傳統樂器陪練的弊端,還有待市場驗證。

從成人到低齡兒童,音樂教育已經深入人心。《樂隊的夏天》火了,音樂教育會“趁熱”火一把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