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兒童白血病治療取得顯著成效 八成以上可治癒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兒童白血病救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為人民群眾提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認真履行職責,特別關注重點人群,包括貧困人口和兒童,先後頒布了很多政策,各地、各部門也積極探索,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宋樹立說:「近期,我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兒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的通知》。這兩個檔案是專門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和兒童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焦雅輝副局長說:「在總結借鑒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委針對兒童白血病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診療方案不斷完善優化,通過醫聯體和遠程醫療等方式,使兒童白血病治療同質化水準大幅提升。據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組織的多中心研究顯示,近10年,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年以上生存率上升近10%,總體接近90%;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90%以上,接近發達國家和地區水準。我國科學家研發的維甲酸聯合砷劑治療方案,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

「通過推行單病種定額收費和醫保定額支付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白血病患兒醫療保障水準。從2017年初到2018年9月,貧困白血病患兒實際報銷比例由49%提升到81%。」焦雅輝說。

兒童白血病不再談虎色變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兒童白血病專家委員會臨床組組長鄭胡鏞說:「兒童白血病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可治癒的疾病。雖然白血病依然是最常見的一類兒童惡性腫瘤,佔兒童惡性腫瘤的30%,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多葯聯合強化療的實施,兒童白血病其中的一大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佔兒童白血病的70%),治癒率可以達到近90%。」

「還有一類是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其中又有一類叫做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由於我國科學家採用維甲酸砷劑聯合化療,已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癒率達到90%以上。」鄭胡鏞說。

鄭胡鏞說:「兒童白血病現在是一種可治癒性的疾病。還有20%屬於難治、易複發白血病,我們也在積極開展免疫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對這20%我們又有了一些新的治療手段,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治癒率。總的來說,兒童白血病已不像過去是談虎色變,而是能夠達到80%以上治癒率的疾病。」

鄭胡鏞表示,在全國推廣規範化治療方面,發現病人很多都跑到北上廣,「因為在這些城市規範的大醫院裡,使白血病的治療能夠達到很好的水準。可是在一些地方醫院,由於缺乏一些相應的診治手段,特別是在治療初始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規範的診斷分型,基於不同類型的白血病給予相應危險度的治療方案。比如低危用低危的方案,高危用高危的方案,如果是一個高危的患者用了低危的方案,就容易複發,後面治療的情況會非常不好,並且白血病化療的第一階段是誘導治療階段,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沒有在第一階段把它把控好,那麼後面的治療效果也是不好的。」

繼續擴大兒童醫療服務資源供給

焦雅輝表示,為落實《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有關要求,增加兒科醫療資源供給,2017年,我國新建兒童醫院19家,兒科床位增加兩萬張,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15.4萬名,每千名兒童配備執業(助理)醫師達到0.63名。截至目前,全國提供兒科醫療服務的醫院達到兩萬餘家。焦雅輝表示,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不包括綜合醫院的兒科,全國有兒童醫院228家,腫瘤醫院149家,這兩類醫院有60%以上對兒童白血病具備了規範化診療的能力。

「兒童白血病是兒童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焦雅輝說,「下一步我們將先以兒童白血病的救治管理作為嘗試,多部門共同努力,在醫療的組織、藥品的供應保障以及醫保的保障體系方面,摸索建立一套成熟的體制和制度。以此作為切入點,將來逐步提高、擴充到兒童腫瘤甚至到兒童大病領域,能夠用這樣的一套制度和經驗覆蓋所有的兒童腫瘤和兒童大病的患者。」

「同時,我們也加快落實關於促進兒童醫療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檔案,各地都在加大投入力度,我們現在已經設立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下一步我們將建設兒童的區域醫療中心,現在據我們統計,除西藏以外,每個省(區、市)至少有一家省級醫療機構具備了兒童大病的規範化診療能力。」焦雅輝說。

焦雅輝表示,下一步將通過醫聯體的建設,分級診療的推進和遠程醫療服務的推進,來進一步提升兒科的醫療服務診療能力和水準,以及各地醫院醫生的同質化診療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擴大兒童醫療服務資源的供給。

圖片:姚大壯

小編:張洪月

責任編輯:齊征 薑蕾

播放GIF

轉發請掃描下方版權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商務合作:010-6409833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