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養生丨瑜伽?三伏貼?陪你度過炎炎夏日?

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是夏至。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也就是說,炎熱的氣象是從夏至開始的。氣溫升高,人們容易出現各種身體上的疾病,所以需要重視夏至保健養生。

那麼,夏至如何保健養生呢?

1.飲食宜多吃「苦」

夏至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同時可吃點苦味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解除勞乏、清心明目的作用。

2.宜晚睡早起

古人對於夏季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意思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運行。此時氣象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當然,晚睡不是熬夜,最好的是靜坐調息。

3.宜三伏貼

夏至後宜「冬病夏治」穴位敷貼,即三伏貼。三伏貼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 夫虛者氣出也,夫實者氣入也。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針對不同體質和病情,進行穴位貼敷,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可打通經絡,疏通陽氣,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效果,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復。

4.宜練習瑜伽

夏至,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也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而瑜伽本就是一項注重陰陽平衡的運動,在氣血暢通之時練習瑜伽,不但自然輕鬆,充分舒展後的身體也會變得更加暢快、舒適,同時可使心神安靜,不讓外界的燥熱擾亂心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