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行業當前需要正確處理的十大關係

茶行業當前需要正確處理的十大關係

□ 劉仲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傳播茶葉知識,擴大茶消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參與關注茶葉生產、貿易、流通、消費的群體不斷擴大,茶科學與茶文化在推廣與傳播過程中,出現了超乎想像的多元化,有些甚至偏離了茶科學和茶文化的正確內涵,對茶產業發展產生了不利益的影響。

在茶科學、茶文化推廣與傳播過程中,目前茶行業需要正確處理的十大關係:

1

古樹野生茶與良種茶

目前,古樹茶與野生茶的總量估計不足中國茶總產量的2%,我們應該要把產業的重點放到98%的主機板上,良種茶才是茶產業發展的未來。另外,古樹茶是雲南茶業的優勢與特色,要進行保護性開採,規範管理,一旦過度開採,其內含物質會急劇降低。曾經荒蕪的野生茶樹,需要進行規範化栽培管理,如果隻採摘不培管,其內含物水準反而會很快不及栽培茶園。

2

規模栽培與有機茶園

有機栽培是茶產業的發展方向,目前中國的有機茶葉佔總量的6%左右。我們需要對廣大消費者、媒體和愛茶人進行正確的引導,正確對待有機茶和非有機茶,不能錯誤地理解為不是有機茶就有安全性問題,且不要把有農藥殘留檢出與農藥殘留超標等同看待。

2

古法制茶與機械製茶

茶葉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研究建立的現代茶葉加工技術是傳統工藝精髓與先進加工技術裝備融合的結晶,整體技術水準必定優於傳統手工作業。但是,現在茶葉市場上廠家或商家流行宣傳「古法純手工製作」,其實,很多品質安全隱患往往是在不規範、不潔凈的手工製作環境中產生的。有些產品打著「古法純手工製作」的旗號,低質高價擾亂市場,消費者需要注意鑒別。

4

傳統風味與改良品質

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復興不是復古,復興是恢復傳統的精髓並且需要創新。茶葉的傳統風味完全可以利用清潔化能源和現代化技術裝備進行複製,而且安全係數得到提高,不應一味追求用傳統落後的加工方式來保持其原有傳統風味。

5

純料製作與拚配加工

開發一款茶產品,如果隻用一個品種或一個山頭的原料,就會局限它的規模發展與市場擴大,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也難以保障。採用拚配技術,集合不同品種、產區、季節的茶葉原料,優化拚配出品質風味獨特且品質穩定一致的產品,就可以突破品種局限、區域局限、季節局限,規模化開發出為大眾接受的優質品牌茶,這才是中國茶業的發展方向。很多企業在研究和學習立頓模式,立頓的口號是「茶葉的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品質設計的核心是拚配,因為拚配在規模化生產的前提下保證了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任何一家原料供應商的茶葉品質發生變化,都不會影響其產品整體品質水準。無論在世界上哪一個地方,立頓茶的品質都可以保持均衡統一。這也是中國茶企需要學習的。

6

傳統泡飲與機器沖飲

如今,中國茶行業把簡單的喝茶方式弄得複雜化了,使消費者離茶葉越來越遠,這不利於茶葉市場規模與消費群體的拓展。中國茶在外國消費群體中推廣難度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中國式品飲不方便。為了方便消費者,一方面要推廣簡單易行的手工泡茶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廣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泡茶機,迎合家庭、辦公室、公共場所的消費需求,讓很多不懂茶的人隨時隨地可以泡好一杯茶。讓泡好一杯茶像手機拍照一樣簡單方便。

7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

中國茶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國際國內市場同步擴張。過去10年,我國茶葉出口規模儘管有一定的增長,但是在全球茶葉貿易中的比重一直是18%,與國內消費量增長不同步。我國茶葉出口面臨的瓶頸是:符合國際市場品質安全標準且性價比適合國外消費者需求的茶葉生產規模不夠。我國茶企要思考如何在保證出口茶葉品質水準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和保障品質安全。當然,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的滲透力會不斷增強,我們要用中華茶文化去影響國外消費者,讓他們學習和接受中國茶的品飲方式,這樣才可能把我國的中上等茶融入到國外消費者的生活中,中國茶的出口規模、出口效益才會真正實現快速增長。

8

產品標準化與差異化

我國茶葉生產環節具有完備的標準化體系,中國茶不缺標準。但是,我們的茶葉標準與消費者有距離。因此,既要建立茶葉生產環節的品質標準,還要增強流通消費環節的標準化。中國茶業只有建立在標準化基礎上的差異化,才可能形成大品牌。各產茶區要在政府和行業長官下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推出品牌的整體形象和產品標準,同時,在公共品牌下要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集群,通過企業產品的差異化形成自身的特點與競爭優勢。

9

品飲消費與投資收藏

要正確處理茶的飲品與投資收藏的關係。茶是消費品,應該多喝少藏,藏新茶、喝老茶,要形成良性循環,這樣收藏產業才能健康持續。收藏需要資金,投資者的資金不可能無限,應該把收藏的年份老茶流通出去,讓消費者喝掉或者分散到小規模的私人藏茶體系中,這樣才能形成品飲與收藏的良性循環。經過近十多年的規模化茶葉收藏,我國茶葉收藏量已經達到了不小的規模,作為收藏行業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維繫收藏與消費的動態平衡。

10

飲茶保健與吃藥治病

茶雖有多種健康功能,但喝茶不是吃藥。飲茶是人們懷著愉悅的心情,感受茶的色香味形,且讓人們遠離亞健康。六大茶類都是源自於茶樹鮮葉加工而成,它們有著基本類似的健康屬性。但是,六大茶類由於原料不同、工藝不同,品質成分和功能成分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因此,不同茶類健康功效是有差異和特點的。從業者需要把六大茶類的健康功能進行細分,突出每一類茶最優勢的健康功能,讓消費者易於理解,並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素質的茶類,而非「茶葉可以包治百病」。

配圖源於網路

版權所有,請勿擅自下載作商業用途

監製:曾崇明

主編:岩溫香

編輯:岩罕叫

商務合作電話:13887922066

聯合發布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西雙版納報社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外宣辦

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新聞辦

西雙版納報社

聯合出品

點開圖片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