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幾億人都錯了!在這兒走路,不僅無益還加重動脈硬化!

走路是很多人堅持不懈的一項運動。但是因為場地等各方面原因,不少人選擇在馬路邊走路。

現在告訴你真相:街邊走路反而傷害身體!

街邊走路危害很大

發表於國際醫學類權威雜誌英國《柳葉刀》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組織了119位60歲以上志願者,參與了一項散步健康的調查。結果發現:

無論健康與否,沿牛津街(繁華的馬路邊)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只有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化的作用才顯著,效果持續到散步後 26 小時。

街道是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保健諮詢門診的李靖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我們在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如果運動時的環境是比較汙濁的,吸入後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不僅如此,街邊走路還有安全風險。2017年,齊魯晚報就曾報導,山東臨沂健跑隊因為在機動車道上(正在維修)跑步,與計程車發生碰撞的事故,導致1死2傷的悲劇發生。

播放GIF

走路的最佳地點是哪裡?

首選:如果條件允許,宜選擇在公園、校園等綠色植物覆蓋面積大、車行少的地方。

第二選:有綠植的小區鍛煉,那些位於馬路附近的小區,雖然可能綠植不如公園多,並且也有家用機車的出入,但是有建築物的阻擋,汙染也比馬路邊輕。

第三選:室內,雖然無法呼吸新鮮空氣,但是也少了有害氣體,可以做做平板支撐等完全不需要任何器械的運動。

第四選:如果不得不在路邊鍛煉,也一定要避開早晚高峰時段;在夏秋季節日照強烈且無風時,最好別在路邊鍛煉,此時不僅空氣汙染嚴重,而且可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人傷害尤其嚴重。

所以,要走路的話,如果附近有公園、學校,即便是距離稍遠,要多走兩步路,也值得,畢竟健康最重要。

正確走路還要堅持這幾點!

1時間:下午最好!

早晨六點到十二點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階段,晚上光線差,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所以,下午運動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2走路量:別盲目追求量

步行鍛煉切記不可因為拚步數而忽略自己身體的狀態,應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好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走路時不可過度、頻率不可太高,特別是肥胖或關節有疾患的人,應警惕過量的負重步行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

3步幅:身高乘以0.45~0.5!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4裝備:舒服的運動鞋就行!

走路需要選雙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衝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