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貿易戰前218天:兩大經濟體貿易摩擦是如何失控的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文揚 在經過218天的準備後,美國總統川普通過一條制定於冷戰時的保護條款,開啟了針對中國的貿易戰。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他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這比稍早前白宮官員在吹風會透露的500億美元左右規模提高了100億美元。

  川普簽字完成後,在記者的鏡頭前舉起了備忘錄,以向外界尤其是北京展現他的強硬態度。

  這還只是第一步。川普表示,會將所謂的中國歧視性技術許可做法訴諸WTO,同時采取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川普前述備忘錄的依據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簡稱“301條款”。該條款規定:美國有權單方面采取貿易製裁措施,如徵收高額關稅和限制進口等,以迫使貿易夥伴改變其法律、法規和貿易做法。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陰雲籠罩。

  川普簽署備忘錄幾個小時後,中國商務部選擇在上午7點——一個早於中國大部分政府機構正式上班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宣布對約30億美元的美對華出口商品實施了中止減讓措施,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中國商務部做出的30億美元的回擊,看起來更多針對的是美國早前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另外一次打擊:3月23日,美國正式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稅率分別為25%和10%——15天前,川普正式簽署了征稅生效公告。

  宣布首輪反擊後,中國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稱,將密切關注301調查的有關進展,“一旦美國有關措施實施,中國會堅決出手”。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大使館Facebook頁面發布的影片講話中說,“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我們並不害怕貿易戰”,“一定會反擊和報復。如果想玩厲害的,中國將奉陪,看誰更持久。”

  硝煙升起,市場擔憂成片。當天,美股、亞太股市紛紛跳水,多地期貨震蕩明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形容稱,“我們可能處於新冷戰的前夜”。

  3月23日,在中國對外經貿大學舉辦的一場論壇上,兩位前美國貿易代表Susan Schwab(老布什時期貿易代表)和Michael Froman(奧巴馬時期貿易代表)均表示,雖然貿易不平衡、合資、知識產權保護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但他們仍然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間的貿易戰。

  從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宣布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到川普宣布簽署備忘錄,已經過去218天。期間,雖然經過了去年11月川普訪華、今年3月初中財辦主任劉鶴訪美等一系列潤滑緩和,但最終難阻今日局勢。

  新的轉機會出現麽?中美經貿關係在過去的218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麽?

  關鍵期:未來30天

  “這將是很多(檔案)中的首個(檔案)。”川普在簽署製裁針對中國301調查結果的備忘錄前對鏡頭說。

  在此後的白宮記者發布會上,川普聲稱,中國對美國在貿易和關稅上十分不公平;在科技方面,美國也正在不斷被中國通過“強製技術轉讓”乃至“盜竊”的手段“侵犯”;中國必須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等。

  美國白宮預計,加征關稅可能影響到約1300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美商務部長羅斯隨後表示,上述數字是“說明性”的,政府即將在15天內公布“實際的明細表”,包括確切的數字。

  貿易戰打響了嗎?

  “3月22日基於301調查的總統備忘錄上不是正式宣戰,而是一個充滿警告的預熱性的表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對經濟觀察報分析道,川普正在利用此事穩固他的選民,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拉票”;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簽署的備忘錄中,是否加稅還未被確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顯然,“徵收600億美元商品稅”是川普政府依據“301調查”結果製裁中國的第一步,當前針對中國的美國貿易保護政策呈持續更新態勢。可以預計,川普很可能在2018年4月底待公布的《特別301報告》中,連續29年將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國”名單,並以此作為繼續對中國發起更強硬貿易製裁的“依據”。

  連平建議,面對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貿易保護政策,中國有必要開展“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給予堅決的反擊。在具體反製行業或產品的選擇上,鑒於美國的農產品、運輸設備(飛機、汽車)、服貿等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高,中國可以對這些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或提高關稅。

  連平稱,“據估算,只要中國適度減少飛機進口量,並針對共和黨票倉所在的大州實施農產品製裁,川普就有可能無法忍受由此帶來的出口、就業及選票影響。當然,在中美經濟貿易關係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兩國都承受不了全面貿易戰帶來的較大規模損失,未來有必要管控好貿易戰的烈度,避免全面的貿易戰。”

  這份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最終是否會如期而至?

  按照當天美國白宮發布的消息,加征關稅的貨物清單將會在15天內公布,經過30天公示後,將對清單上中國商品加征25%的從價關稅。這意味著未來30天—45天,在最終清單公布前,雙方仍可能通過談判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呂祥對經濟觀察報指出,從新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萊瑞·庫德洛(Larry Kudlow)身上,可以看到川普的處理邏輯——庫德洛的“關稅是手段,不是目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川普的認同,這表明川普依然將關稅視為談判籌碼。

  在美國國會,對於關稅的反對聲並不少見。“我們不應該懲罰美國家庭和工人,濫用關稅不是正確的做法。”稅收法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眾議員布雷迪(Kevin Brady)在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E.萊特希澤(Robert E. Lighthizer)的聽證會上說。

  3月23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了其委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武常岐完成的《美對華“301調查”關於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的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對華301調查缺乏直接證據。首先,就反映數量來看,美中貿易委員會提供的證言中只有不到20%的會員對於中國在技術轉移方面提出意見,意味著80%以上的大多數會員並沒有就此類問題提出異議。”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由中國國務院的智囊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上述報告是正在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年會的背景報告之一。報告建議,中國應進一步開放市場,吸引更多高科技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鼓勵高科技跨國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中國製造2025”等創新戰略,增強與跨國公司雙邊利益綁定,緩解中美經貿關係之間的矛盾。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晨指出,可以從中國商務部對於美232調查的反應看到中方的態度。他預測,一旦美方給出確切的清單,中方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曾經的視窗期:218天

  上一次美國對301條款的大規模使用是在上世紀末80年代的美日貿易糾紛案中。統計顯示,美國貿易代表總計向日本發起了24例301條款案件調查,程式大多以美國提出改善貿易失衡的訴求,幾乎全部迫使日本政府做出讓步和妥協,自願限制出口、開放市場和提高對外直接投資等。

  中國會重蹈日本的覆轍嗎?“在開放市場方面,中國有自己的日程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認為,美日關係和中美關係有根本區別,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還手能力較弱,中國是一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不會輕易妥協。

  事實上,從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宣布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到川普正式簽署製裁備忘錄,雙方有218天的時間尋求此次貿易戰的化解之道。

  不過,雖然去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訪華之時,中美兩國企業簽署的2535億美元商業合作大單曾讓中美貿易步入短暫的春天。不過,中方釋放的善意顯然並沒有換來美方的認同。在這218天裡,中美貿易間的貿易摩擦正在愈演愈烈:據白宮數據,2017年,川普政府進行了82次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7年11月,美方在世界貿易組織反對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訴求。

  2018年1月11日,美國商務部提交了關於鋼鐵和鋁產品的232調查報告。該調查在2018年3月23日生效,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

  2018年1月22日,美方公布了“對進口太陽能面板和洗衣機徵收高關稅”決定(201調查),並於2018年2月4日開始執行。

  在此期間,中美貿易摩擦還包括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的337調查,以及美國商務部(DOC)對中國進口的通用鋁合金板、大口徑焊管、對華膠合板等產品的“雙反”調查。

  上述各類措施的最大推手是川普及他任命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對華貿易態度強硬的萊特希澤將中美貿易視為“不公平貿易”。他多次向美國國會建議美國挑戰WTO的規定底線,保護美國的經濟利益,並動用國內法啟動“301調查”。

  今年2月27日至3月3日,應美國政府邀請,中央財經長官小組辦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訪問美國。訪問期間,劉鶴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就中美經貿合作及其他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舉行了磋商。官方沒有對外公布此次訪美的具體資訊。

  如今“戰端”已開,中方選擇了“硬碰硬”。北京時間3月23日,美國對中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進行全面征稅(即232措施,稅率分別為25%和10%)。同日上午7點,中國商務部對約30億美元的美對華出口商品實施了“中止減讓”措施,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中止減讓是保障措施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製約保障措施使用的報復性手段。根據世界貿易組織DSU(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定,被裁定違反了有關協定的一方,應當在合理時間內履行爭端解決機構的裁定和建議,如果被訴方在合理期限內沒有履行裁決和建議,原申訴方對以經爭端解決機構授權交叉報復,對被訴方中止減讓或中止其他義務(中止減讓或中止其他義務的水準和範圍,應與受到的損害相當)。

  據商務部資訊,中止減讓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

  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楊晨對經濟觀察報指出,儘管雙方在同一時間點發布消息,232調查與301調查有本質區別,不能混為一談。中國此次的“中止減讓”措施針對的是此前美方有關鋼鐵和鋁產品的涉及“國家安全”的調查,是全球性的;而301調查涉及的是“知識產權侵權”內容,產品範圍廣泛,且只針對中國一個國家,是不折不扣的單邊主義。

  川普團隊似乎對發起中國貿易戰有著完全不同以往的強硬。

  3月19日,中國剛剛打贏了一場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337案”,負責該案的律師楊晨對經濟觀察報回憶道,2016年12月7日,中美雙方第一次坐下來就此案進行談判的時候,美方要求中方企業每家拿出500萬美元作為“談判入門費”,當這一要求被拒絕時,美方律師和代表們當即摔門而去。

  此後,等到反壟斷、竊取商業秘密、虛構原產地行為三點指控被中方一一化解後,美方開始主動向中方發郵件,希望進行談判。美方當時的負責律師Paul Brinkman在2017年9月29日因此辭職,隨後,美鋼方面的總法律顧問、首席合規官和高級副總統政府事務Suzanne Rich Folsom也在2017年12月29日引咎辭職。

  應對措施

  楊晨表示,儘管確切的明細表和數字目前還未公布,但根據美國白宮資訊,航空航天、自動駕駛汽車、生物製藥等領域被點名;一些關係到民生的領域不會被影響,最終目的還是針對高科技類。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也指出,航空航天、自動駕駛汽車、生物製藥等都不是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美方還可能會針對中國有潛力、但目前還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

  而對於美國此輪貿易打擊,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稱,川普對中國的貿易製裁“沒有經濟意義”,因為衝突更新“將影響美國中產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美國公司的業績和金融市場表現。”“建議在擴大開放中實施對等報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崔凡說,美方計劃實施的關稅措施和投資限制措施都是歧視性的,專門針對中國,直接違反了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如果中國不對美國實施對等報復,客觀上就會形成中國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的情況。

  其次,此次貿易調查的重點是針對中國涉嫌違反美國知識產權和強製美國企業做技術轉讓的指控。崔凡認為,對於美國提交到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的問題,中國政府會認真應對。入世以來,中國至今一共被起訴39起,對每個已做出的裁決都嚴格履行。同期美國被起訴了80起,但對裁決的履行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川普此番矛頭指向的是‘中國製造2025’。”呂祥對經濟觀察報分析道,從美商務部長羅斯在媒體上的撰文和萊特希澤在公開場合的態度上,可以看到,美方試圖以這樣一個可能的調查來阻礙中國“振興製造業”的進程。

  同時崔凡也指出,不應因為美國的行為中斷或者延緩了對外開放進程。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是既定的國策。在當前的形勢下,已經宣布的開放舉措更要如期實施,金融業的開放、專用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投資的開放、汽車關稅的下降,都應該逐步推進。

  在與美方兩位前貿易代表交流的過程中,呂祥感覺到,從什麽方面著手解決貿易問題,是中美之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美方執著於中方在制度方面的改進,而中方則認為美方需要改變供給結構。他認為,美方可以改變供給結構,在向中國出售產品方面做最大化努力。能源產業是最有希望的新增長點,其中需要新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甚至會有千億規模的貿易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說,如果美國關於此次301調查的詳細貨物和商品條目在15天內出爐,中國將會有相應的反製措施。

  市場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3月23日下午發布聲明稱,“中國企業絕不懼怕貿易戰,必會采取一切必要方式積極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並支持中國政府為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一切行為。”

責任編輯:李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