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清王朝於宣統三年在革命的衝擊下迅速覆滅?

清王朝以宣統朝而終,這是辛亥革命的結果。然而,何以清王朝於宣統三年(1911)在革命的衝擊下迅速覆滅?這與宣統政局的演變相關,本文擬對此略做解釋。

一、宣統政局的形成

宣統政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光緒朝末年的丁未政潮,而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底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則成為清末政局轉換的機樞。

1.丁未政潮與奕、袁集團的鼎盛

1907年的丁未政潮,是光緒末年清朝統治階級內部兩大對立派別爭權奪利的鬥爭。其中一派,領銜者慶親王奕劻於1903年成為首席軍機大臣,袁世凱則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權傾朝野,所謂“慶邸當國,項城遙執朝權,與政府沆瀣一氣”(劉體智《異辭錄》),奕、袁勾結形成當朝一種顯赫勢力。與此同時,朝中還存在另外一種勢力,以深受慈禧太后寵信的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瞿鴻禨為首,以兩廣總督岑春煊為奧援。慈禧太后慣用的統治術,即是凌駕於各派衝突之上,操縱其間,利用矛盾,保持自己權勢,每每以此維持政局的穩定。然而,當這種平衡術稍有傾斜,則預示著政局動搖和政潮突起。

丁未政潮正是因為慈禧太后對權勢日重的奕劻不信任而引起,結果出人意料,奕劻、袁世凱先發製人,致使瞿鴻禨被罷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岑春煊由剛任20余日的郵傳部尚書被放兩廣總督,旋被借故而罷。奕、袁集團因此而權勢至於鼎盛,這是垂暮之年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深以為患的。

丁未政潮之後,慈禧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抑製奕、袁集團勢力再度膨脹的措施。首先,調載灃入軍機處,以分奕劻的權力,然而載灃謹小慎微,才具平庸,不是奕劻對手,徒成為“伴食中書”而已。其次,去掉袁世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調袁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實為明升暗降之法;同時又調張之洞入軍機處,對袁加以牽製。顯然,由丁未政潮開始,奕劻、袁世凱集團已成為威脅朝局的力量。

2.帝、後去世與載灃集團的形成

1908年11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晚清政局由此而開始大轉換。

首先,載灃之子溥儀繼光緒帝之後而為皇帝。光緒帝病危之際,繼統人選問題內外注目,近支溥字輩中年長的恭親王溥偉頗為活躍,自以為如立長君,便當然有分。然而,慈禧太后根本沒有立長君的打算,奕劻、袁世凱也認為立長於己不利,這便使溥偉的幻想破滅。因此,便有慈禧懿旨三歲的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即宣統帝。

其次,載灃為監國攝政王。載灃性格懦弱,遇事優柔寡斷,做一個承平時代的親王尚可,若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實難勝任。慈禧太后之所以屬意載灃,皆因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令其為軍機大臣,加以歷練。溥儀繼位,乃父載灃便當然地被封為監國攝政王。慈禧太后本來想通過載灃來操縱朝政,“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宣統政紀》)。然而,慈禧太后很快去世,載灃便以監國攝政王身份總理朝政,獨攬大權。

再次,為了對付權勢顯赫的奕、袁集團,載灃周圍聚集了大批皇族親貴,形成了載灃集團。載灃自代宣統帝為全國陸海軍大元帥,任其胞弟載洵為海軍大臣,載濤為軍諮府大臣,緊抓軍權;同時,調整各部院大臣,多以皇族親貴充任。這樣,在與袁世凱集團爭權奪利的鬥爭中,形成了以載灃為首的皇族親貴集團。

宣統政局就是在載灃集團與奕劻、袁世凱的爭鬥中形成的。

二、宣統政局的演變

宣統政局的演變可分兩個時期:載灃時期和袁世凱時期。

1.載灃時期(1908.11—1911.11)

載灃攝政監國時期,或明或暗地始終貫穿著載灃集團與奕、袁集團的鬥爭,同時夾雜著皇族親貴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載灃集團與地方督撫和立憲派的關係更是日趨緊張,政局動蕩不安。

載灃攝政伊始,即大力加緊中央集權,排除異己,任用親貴,集權於皇族。自1906年官製改革與1907年丁未政潮以後,清王朝慣於使用的滿漢平衡權術已經出現極大的傾斜。光緒末年,京師有諺雲:“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滿,滿排漢。”(劉體智《異辭錄》)慈禧太后晚年的揚滿抑漢集權皇族的政策,在載灃攝政期間很自然地得以繼續發揮。當其時,權傾朝野的袁世凱是載灃最主要的政敵。雖然在慈禧太后去世前袁已被解除北洋軍政大權,但他在北洋軍中遍布著親信,近畿陸軍將領以及幾省的督撫,都是袁所提拔,或與其有秘密勾結。他們“隻知有宮保,而不知有朝廷”。首席軍機大臣奕劻也被重金收買以為奧援,完全聽袁世凱支配。因此,實際上當時的軍政大權已操諸袁世凱之手。

於載灃而言,監國攝政王將徒具虛名,大權旁落,袁世凱非去不可。由於載灃生性懦弱無能,猶豫不決,殺掉袁世凱的主張遭到奕劻、那桐、張之洞的反對,最後只是以“足疾”令袁世凱“回籍養病”,解除其一切職務。袁世凱既被驅逐出朝,載灃集團即將矛頭對準奕劻。先拿“奕劻心腹”陸軍部尚書鐵良開刀,將其放為江寧將軍,遠離中樞,此舉卻未能撼動奕劻首席軍機大臣的職位,致使袁世凱返回河南之後,仍在暗中操縱朝局,日後能夠東山再起。

在與奕、袁集團爭鬥的同時,載灃加緊集權皇族。然而,這個所謂載灃集團並不是鐵板一塊。載灃不能像慈禧太后那樣成為權力中心,因而難以控制皇族親貴,以至於形成“政出多門”的局面。皇族親貴們的矛盾主要表現在權力分配上的。

在載灃攝政期間,朝廷與地方的關係日趨緊張,矛盾愈演愈烈,主要表現在立憲運動中載灃集團與地方督撫和立憲派的矛盾。載灃攝政期間繼續自1906年以來的預備立憲政策,這給各省諮議局為中心的立憲派以很大期望。立憲派多次發動全國性國會請願運動,得到地方督撫的支持,二者在立憲運動中合流,與朝廷的關係卻日益緊張。1911年5月,清廷推出“皇族內閣”。直省諮議局以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請另行組織,呈請都察院代奏,奉旨不允。清廷政治已不可為,與立憲派的矛盾更是不可調和。此後,立憲派轉向革命,地方督撫不願效忠,亦是自然之理。

2.袁世凱時期(1911.11—1912.2)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以載灃為首的滿族王公親貴束手無策,袁世凱被起用。11月,出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載灃退歸藩邸,不預政事。此後便是袁世凱挾持清廷與革命黨議和,一批皇族親貴如良弼、鐵良、溥偉、善耆、載洵、載澤等集結為宗社黨,企圖挽救垂死的清王朝。袁世凱與革命黨人合作刺殺良弼,在“鐵血”面前,宗社黨不得不敗下陣來。良弼被炸死後,“親貴喪膽,遜位議定”。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借革命勢力逼迫清帝退位,宣統政局以袁世凱的最後勝利而結束。在袁世凱與滿族親貴爭鬥的同時,立憲派由於對清政府的失望而轉向與革命派合流,成為反政府勢力,最後推翻了清王朝統治。

綜觀宣統政局的演變,可以看到,在清末的最後三年中,各方面的明爭暗鬥非常激烈。立憲派和革命派與清政府鬥,攝政王載灃與袁世凱及立憲派和革命派鬥,結果各派均歸失敗,成功者只有袁世凱。載灃處置袁世凱,僅以“開缺回籍養屙”;而袁世凱對付良弼,則是置之死地而後快。載灃之懦弱,滿族親貴之無能,袁世凱之幹練橫暴,昭然若是,自然影響了宣統政局的演變。

三、宣統政局的特點與影響

1.政局動蕩不安

宣統政局表面上相對穩定:載灃攝政監國,袁世凱退隱在籍,皇族親貴各安其位。但是,這種表面穩定現象背後隱伏著嚴重危機,一是朝廷與地方的關係緊張,矛盾日益激化,主要表現為立憲運動;二是地方上革命黨人的活動,尤其是經常性的武裝起義。因此,就整個宣統政局而言,由於立憲運動與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直到最後合流,致使政局動蕩不安,以至於清王朝覆滅。

2.權力處於失控狀態

載灃攝政後,由於資歷淺,年紀輕,生性懦弱,庸碌無能,其他皇族親貴也大都是無能之輩。漢族重臣袁世凱權傾朝野,一朝罷斥,政治重心便失去了平衡,權力核心呈現失控狀態。朝中派系林立,各自爭權奪利,這是鐵腕人物袁世凱得以乘機崛起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朝廷對地方督撫失控,離心力增大,使得武昌起義以後各省督撫多各自逃命,幾乎未有形成有效抵抗。

3.皇族親貴擅權,滿漢矛盾激化

載灃攝政期間,加強皇族集權,尤其是少壯親貴們充斥朝廷,佔據顯要權位,不斷明爭暗鬥。正如徐世昌所說:“清朝之亡,並不是亡於革命黨,而是亡在一班所謂‘小爺們’身上。”(《天津文史資料選輯》)滿族親貴把持中央,漢族重臣接連遭到排擠,滿漢矛盾更加激化。武昌起義後,民族矛盾更表現在袁世凱集團與宗社黨的鬥爭;同時,“反滿”無疑成為辛亥革命一個頗具號召力的口號。

武昌起義原本並不足以撼動清王朝的統治。“鄂垣兵變,僅一小部分,……彼系烏合之眾,人心未定,收復不難。”(陳夔龍《夢蕉亭雜記》)然而,滿族王公親貴早已自壞長城,不得不聽任武昌起義的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正所謂“革命之事,乃諸王之自革而已”。(劉體智《異辭錄》)由宣統政局分析可知,宣統時期清王朝本身隱伏著各種危機,大廈將傾之時,加以革命的撞擊,清王朝覆滅了。可以說,這正是宣統政局演變的必然結局。

作者簡介

李細珠,1967年生,湖南安仁人,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台灣史。著有《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晚清權力格局再研究》《變局與抉擇:晚清人物研究》《新政、立憲與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轉型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