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慈禧垂簾聽政後,為何封恭親王為議政王而不是攝政王?

同治初年之辛酉政變,是影響晚清數十年政局的關鍵事件。事件的起因,在於鹹豐皇帝臨終前,因兒子載淳年幼,而將政務幾乎全部交付給了肅順等顧命八大臣,而忽視了自己兄弟——恭親王奕訢的政治訴求。加上鹹豐自己的後妃亦有乾預政治意圖,兩者一拍即合,徹底推翻了鹹豐生前設計的政治框架,為清朝開啟垂簾聽政之始作俑者。

恭親王與兩宮太后之合作,本質上是一種交易。恭親王幫助太后垂簾聽政,那麽慈安和慈禧必然也要給予回報作為酬庸。《清史稿》記載:

“穆宗侍兩太后奉文宗喪還京師,譴黜載垣等,授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命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並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王堅辭世襲,尋命兼宗令、領神機營。”

太后給恭親王的報酬非常有意思。總的來說,恭親王此時被賦予的權力,已經超過了鹹豐在位時期。值得玩味的是,兩宮太后竟然“命王爵世襲”。所謂王爵世襲,指的是清朝的鐵帽子王。

清朝王爵一般世襲一次要降一等,而鐵帽子王是可以永遠世襲下去不降級的,除了清初幾位立大功的皇室宗親外,只有雍正的弟弟怡親王胤祥受封。奕訢自知德不配位,且若貿然接受,容易在宗室中樹敵,所以堅決拒辭。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奕訢除了親王以外,還額外加了個頭銜,叫做“議政王”。

大家平常了解比較多的,是攝政王。清朝出過兩位攝政王,一位是清初的多爾袞,另一位是清末的載灃,故有大清興於攝政王,也亡於攝政王之說法。清朝攝政有先例可循,為什麽兩宮太后和恭親王避開了這個字眼,而採用了議政王的說法呢?

第一個原因,攝政王的說法,終清一朝,都是比較敏感的詞匯。當年睿親王多爾袞監國攝政,死後被順治皇帝定性為大逆,被剖棺掘墓,雖然後來經乾隆皇帝平反,但一提到攝政,很容易讓人聯繫到多爾袞和順治之間的矛盾。

加上同治初與順治初的情況非常相似——都是衝齡皇帝繼位,都有兩宮太后輔佐,兩位太后中都是皇帝生母(孝莊和慈禧)政治能力更強,奕訢和多爾袞都是前任皇帝的親弟弟、現任皇帝的親叔叔。若恭親王稱攝政,難免讓別人浮想聯翩,是否會重演清初多爾袞、孝莊太后和順治皇帝之間那段糾葛的故事。

另外,雖然同治初與順治初情況非常類似,但恭親王對清朝的功勞,以及在宗室和滿漢大臣中的影響力,遠遠不及當年的多爾袞。若封奕訢為攝政王,恐怕亦難令人心服。

那麽議政王又有什麽說法呢?親王議政的制度,還得追溯到清朝入關之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統治時期。根據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設想,不希望讓皇帝一人專權,而希望自己的子侄們和睦相處,因此賦予了八旗每位旗主一定的參政議政的權力,故時稱“八王議政”。到皇太極即位後,開始著手加強皇權,削弱議政王的權力,到雍正朝以後,權力基本收歸皇帝一人所有,旗主和親王不再有這種乾預政務的權力。

而辛酉政變後,太后與恭親王之間進行權力分配時,既要考慮到攝政王一詞的敏感性,而且恭親王事實上亦不存在代行皇權的勢力基礎,同時又要賦予他一定的參與政務權力,因此重新撿起老祖宗發明的議政一詞,最為妥帖,此為恭親王二度出山後稱議政王而非攝政王的主要理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