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末秋初,涵蓋範圍最廣的換季時節養生大法在這裡

導語:很多人明顯感覺到,氣象越來越冷了,已到了秋末冬初的換季時期。想要平穩度過夏秋換季時期,這是一篇必讀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換季流感篇:

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是上呼吸道受到感染之後引起的一組疾病。夏秋交替季節氣象已經逐漸開始轉涼了,晝夜溫差逐漸拉大,季節交替之時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給大家介紹一些預防感冒的措施。

日常要注意做到這些:

首先,要盡量避免著涼,白天的溫度可能還是稍微有點高,但是到了晚上氣溫下降,晝夜溫差較大,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著涼。

第二,避免過度勞累。勞累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病毒容易趁虛而入。要適當的勞逸結合,適量的參加戶外活動。

第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有條件的話盡量佩戴口罩外出,感冒病毒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第四,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是預防感冒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對於老年人和小孩等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人群,可以考慮注射流感病毒疫苗,但是每年流感病毒變異較大,不是說注射疫苗就萬無一失。

夏秋交替「九飲」防感冒

1、菊花飲:菊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2、薑棗飲:生薑5片,大棗10枚,煎湯,趁熱飲。

3、蔥白飲:大蔥白100克,切碎煎湯,趁熱飲。

4、薑茶飲:生薑10片,茶葉7克,煎湯,趁熱飲。

5、菜根飲:大白菜鮮根200克,切片煎湯,趁熱飲。

6、蘿蔔飲:蘿蔔適量,切片煎湯,加食醋少許,趁熱飲。

7、三辣飲:大蒜、蔥白、生薑各適量,煎湯,趁熱飲。

8、桔皮飲:鮮桔皮50克,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9、薑糖飲:鮮薑末3克、紅糖(或白糖)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心血管疾病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終於過了立秋,不少人都期待著氣象逐漸轉涼。從夏轉秋的這一個月,正是人類健康飽經考驗的一段時間,借著「秋老虎」的威力,有一種疾病隨時可能讓看似健康的人轟然倒下,這種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

暑熱未消+秋燥來襲,血液易黏稠

「秋老虎」帶來的持續高溫,會讓人大量出汗,會使體液嚴重消耗,加之立秋一過,秋燥開始悄然出現,空氣濕度也開始降低,若沒注意及時補水或補水不足,血液會濃縮,血容量降低,血流會變慢,易形成血栓。血栓若堵住了營養大腦的頸總動脈,大腦就會發生缺血性中風。

每天8杯水,睡前半夜要補水

因此建議,夏季持續飲水的習慣在夏秋之交仍要繼續保持。特別是對於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要能夠喝8—9杯溫開水或茶水。

老年人在睡覺前可以喝一杯水,防止睡眠時血液流速下降及血液濃縮。另外半夜起夜時也可適當補充一些水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對預防血栓有幫助。

早晚有涼意,冷氣機使用要悠著

現在的早晚已開始微微有些涼意,不過白天以及晚上睡覺時,很多家庭還是使用冷氣機。有時溫度會調得很低,這樣就會造成室內外溫差很大,甚至一個家庭裡不同房間的溫差都很大。當人在不同溫度的區域出入時,這種忽冷忽熱會讓血管忽而收縮忽而擴張,也容易誘發腦中風。

建議冷氣機溫度不可調得過低,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出入冷氣機房間次數不宜過多;使用電扇不可直吹身體。

管住嘴,葯膳食療養好血管

氣象有了涼意後,人們普遍胃口會轉好。但是對於本身有高血壓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注意「管住嘴」,不要暴飲暴食,飲食掌握低鹽低脂的原則,多吃瓜菜蔬果和粗糧。和吃豬羊牛等紅肉相比,吃魚、雞等白肉更有益健康。

秋季腹瀉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夏秋之交,細菌性腸道傳染病進入發病高峰,患者出現拉肚子、嘔吐、發燒等癥狀。專家提醒,每個人感染的病原體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定相同,建議及時就醫。

「拉肚子」不可忍

有的人不在乎「拉肚子」,認為忍一下就過去了。

事實上,嚴重的腹瀉可引起身體重度脫水,伴有高燒,可能出現昏迷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拉肚子」勿亂吃藥

還有人認為,吃點抗菌素就會好了。

由於腹瀉的病原體種類很多,所以只有一部分腹瀉可以用抗菌素治療,而且需要醫生根據臨床癥狀等,選擇敏感有效的抗菌素。如果自行應用抗菌素,可能會造成病原耐葯,甚至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引起慢性腹瀉,因此千萬不要隨意服用抗菌素。

「拉肚子」重在預防

腸道傳染病重在預防:

首先要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保持好手的衛生;

三是外出就餐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食或食用不熟的海產品;

此外還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和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皮膚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夏末秋初的換季時節,肌膚很容易過敏。尤其是「敏感肌」的人,此時肌膚會變得乾燥,甚至還會起皮。所以,換季時肌膚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敏感肌」是一種肌膚呈現的亞健康狀態,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使用廉價化妝品等原因,敏感性肌膚的癥狀主要發生於面部,也偶爾會出現在身體各部位。通常會表現為乾燥、紅血絲、痘痘等狀態,肌膚因此也會出現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等感覺。

那麼,「敏感肌」在換季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溫和去角質

秋季人體代謝速度減慢,很多人建議在換季時應該勤去角質。可實際上,秋季的肌膚很乾燥,對外在環境刺激的抵抗力也會降低,肌膚變得脆弱無比。所以,此時應該選擇一些不刺激的潔面產品,溫和的去角質,加強角質層修護,讓肌膚擁有堅韌的自我保護能力。

減少使用功效性較強的護膚品

在肌膚敏感期間不要使用過多的功效產品,比如美白、抗皺等護膚品。因為在肌膚處於過敏狀態時,無法吸收相應的營養成分,反而會給肌膚帶來更多的負擔。「敏感肌」在選擇護膚品時,應盡量選擇成分簡單、不添加香精、防腐劑等物質的產品,這樣才更有利於肌膚保養。

認真做好防曬

敏感性肌膚的表皮層較薄,缺乏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容易老化,因此,應該注意防曬品的使用。防曬品的成分也是刺激肌膚、造成敏感的因素之一,因此最好不要直接塗在皮膚上,可先擦上基礎保養品之後,再塗上一層防曬品會比較好。

飲食方面注意營養均衡

敏感肌膚的人,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均衡,可多吃一些牛奶、淡水魚、豆製品及新鮮蔬菜、水果,不斷增強皮膚的抵抗力。避免吃鹹水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多補充維C

若人體缺乏維C,容易令皮膚乾燥、粗糙,從而導致皮膚炎症,易出現紅腫、脫皮等敏感癥狀。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含豐富維C的水果和蔬菜,加強皮膚組織營養,有助對抗外來敏感。

溫馨提示:

1.皮膚一旦出現乾燥、脫屑或發紅狀況時,說明皮膚健康狀況已亮起紅燈。要讓皮膚儘快復原,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刺激,不要過度受風吹、日曬,不吃刺激性食物,停止當前一切保養品、清潔品的使用,讓肌膚隻接觸清水等。

2.皮膚過敏後,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更不能用香皂,其中的鹼會加重皮膚過敏的癥狀。用溫和的洗面乳洗臉,不塗任何護膚品,可用手指在臉上做一些輕柔的按摩,使面部肌肉放鬆,促進血液正常流通,也會加速皮膚過敏的痊癒。

運動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秋季是一個由熱轉涼的過渡性節氣。為保證機體能順利地從夏熱過渡到秋涼,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可以做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這樣能增強體質,促進機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層的靈活性,保持旺盛的精力。那麼秋季適合做哪些運動呢?

爬山。爬山作為一種體育鍛煉,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隨著高度在一定範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被稱作「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慢跑。慢跑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正常工作。慢跑還能有效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

騎車。騎車可以嘗試節奏練習。在踩踏板時盡量均勻平滑些,不要在車座子上跳躍,使上身保持放鬆。也可以嘗試強度練習,在騎行的大部分時間裡可以放緩速度。也可以做間隔練習,以比較快的速度騎5分鐘,然後放鬆騎10分鐘,然後再快騎5分鐘。

打羽毛球。喜歡室內運動的朋友可以選擇這種健身方式。運動中要注意避免運動損傷,挺直腰能讓脊柱兩側的肌肉保持緊張狀態,並對脊柱形成強有力的保護,從而避免打羽毛球時「閃腰」。建議在熱身過程中有意識地用力向上抬腳尖,或者身體直立、前腳掌著地原地蹦,或者前腳掌著地下蹲,這些動作都可以有效拉伸跟腱,防止跟腱斷裂。

秋季運動要注意「三防」

儘管秋天做些運動對提高體能、增強免疫力有很多好處,但做一些運動時還要注意一些事項,以避免「因噎廢食」。

第一,防止著涼感冒。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有助於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的氣候變化。秋日早晚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等準備活動做完或鍛煉一會兒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外衣,免得室內外溫差太大,身體不適應而著涼感冒。鍛煉後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第二,防止運動量過大。秋天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生理機能趨於活躍。在這個季節超量鍛煉會引起疲勞,影響工作和健康。所以,要控制運動量,掌握好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不要超過機體的負荷。負荷量的增減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中老年人運動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後感到輕鬆舒適為宜,切勿大汗淋漓。

第三,防運動拉傷。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降低,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幼兒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秋季由於溫差較大,很多寶寶都愛感冒,那麼秋季,怎樣提高免疫力?讓寶寶減少生病?

看氣象增減衣物

秋季裡不僅早晚溫差大,且經常出現乍暖還寒的現象。這種氣象,寶寶很容易出現早晚冷中午熱的現象。怎樣提高免疫力?由於中午太陽很足,寶寶在運動的時候會出現滿頭大汗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著涼。怎樣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根據氣象的實時變化來決定是否給寶寶增減衣物。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在寶寶出汗時脫掉厚衣服,這樣極易著涼並感染流感。

保證寶寶的睡眠

倘若寶寶睡眠不良,則會讓寶寶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幾率也就隨之增加。怎樣提高免疫力?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寶寶夜晚睡眠品質不好,白天則應當讓他小睡片刻。

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怎樣提高免疫力?父母應當培養寶寶養成每天多喝水的好習慣。

補充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是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怎樣提高免疫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脂肪酸,只能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如海鮮、蔬果、深海魚、堅果等。

常識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防秋燥

口乾舌燥、鼻乾咽乾

近期秋燥癥狀的患者增多

這兩天的冷空氣來得大快人心,頓時讓人心情舒暢,氣溫的下降讓不少人產生了一夜入秋的感覺。不過,「秋老虎」這一走,氣溫下降了不少,走在街頭涼風颼颼,不少人又趕緊翻出長袖,有的還穿上了外套。

9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白露」過後,我國大部分北方地區氣象漸漸轉涼,中醫專家認為,隨著氣候的逐漸乾燥,人們會經常出現「上火」癥狀,而秋季的「上火」多為「虛火」,是由於乾燥的氣候使人的津液耗傷而導致的「陰虛火旺」。「秋燥」癥狀,燥為秋季主氣,稱之為「秋燥」,養生重點在於養陰防燥,以生津潤燥、益肺養陰為主要養生原則,沒有特殊的慢性病普通人群,要注意預防感冒,吃些滋潤養陰的食物,例如百合,銀耳,梨子等,本來就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應該特別注意,除了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飲食養生外,還應適度鍛煉,增強抵抗力。

貼秋膘

小心補過頭

紅棗、桂圓燉湯,有人把血壓吃高了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隻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比起夏季來食慾明顯好轉,所以立秋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所以肥胖者、要控制體重的人這時要注意節製飲食、適量運動,以免體重增長過快。

醫生提醒,經過一個夏季的煎熬,人們的脾胃普遍較弱,若大補或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食欲不振、食後飽脹、腹脹腹痛等問題。可多食用潤肺、生津、利濕、健脾的食品,多補充水分,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

扛秋凍

有些人不宜「凍」

小心寒冷刺激引起「舊病複發」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加強禦寒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

秋天是個從熱轉到寒的過程,為何要「秋凍」?因為驟然就穿得很厚,反而不容易順應季節變化,易導致身體的不適,比如出現感冒傷風等。「秋凍」,就是慢慢來適應這樣的變化;「春捂」,也是同樣的道理,春天是個過渡的季節,氣象逐漸暖和起來,如果驟然脫衣也容易引起感冒。人體適應季節的變化有個過程和適應期。

不過,「秋凍」並非人人適合,抵抗力較低的人群,如年老體弱者者,或是怕冷、陽虛者遇上氣象變冷,就應該適時加衣。另外,有些慢性疾病的人也不宜「秋凍」,比如呼吸系統的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受到寒冷的刺激,支氣管和血管會痙攣收縮,進而可能引起患者舊病複發。當然,能抗「凍」的人也應該有度,遇氣象驟變、氣溫明顯下降,需及時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

夏秋換季養生小竅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增加1小時睡眠

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早睡早起,通過睡眠調整身體狀態,以適應秋季特點。

2、多喝水

體內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感冒病毒難以迅速繁殖。營養科學家建議:每日飲水量按體重算為40毫升,兒童需飲更多的水。最佳飲料為:水、混合飲料(礦泉水或蘇打水和蘋果汁混合而成的飲料)、果茶或藥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飲料和酒。

3、每天咽津

秋天氣象非常的乾燥,人很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不適。教大家一個咽津的方法,可以滋陰養肺。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裡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後分成3次咽下,並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4、睡前泡泡腳

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防治百病。養生先養腳,腳上有很多穴道,這些穴道通過人體的經絡與臟腑息息相關。所以晚上睡前泡泡腳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晚上9點泡腳對腎好,這個時間段是腎經氣血最弱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泡泡腳會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體內熱量,幫助行氣活血。睡前泡腳還能助眠,泡完腳後,做幾分鐘的腳底按摩,讓身體充分放鬆,可以幫助你快速入眠。

5、食物潤肺

秋天的飲食強調滋陰潤肺。可適當多吃一些白色潤肺的食物,比如芝麻、糯米、粳米、白蘿蔔、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的食物,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潤肺。

6、咀嚼鼓漱

晨起和睡前,作上下顎運動。然後閉嘴,舌抵上顎,扣齒咀嚼100次,使津液滿口,徐徐咽下。咀嚼時,胃腸血流量增加,可抵禦秋季涼氣對胃腸的損傷。

7、滋陰潤肺多喝粥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多喝粥可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

8、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9、巧搭配攝粗糧

秋季氣候乾爽,汗液減少,睡眠時間增長,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機體會積極地儲存脂肪,因此一不小心就會發胖。體內脂肪的積累不僅有礙美觀,而且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這對本身肥胖者來說更加危險。為了保證體重正常,應注意作息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潤腸通便。在飲食方面可以選擇熱量少的粗糧,如玉米、蕃薯、土豆、薏米和豆類。

10、適時添減衣物

處暑過後氣象會慢慢轉涼。老年人和兒童適應能力差,容易受感染,極易傷風感冒,同時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專家提醒,這個季節要注意根據氣溫變化適時添減衣物。中醫認為,「春捂秋凍」其本意是讓體溫在秋天時不要太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可根據個人體質特點,適當地「凍一凍」,但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

11、防曬也重要

有的MM認為,秋天到了,陽光也開始變溫柔,防曬霜已不是必需品了。其實,這種想法不正確,雖然氣溫下降,人們感覺涼爽,但事實上紫外線還和夏天一樣強,加上秋天人們出遊頻繁,防曬依然是件護膚大事,不但應該繼續使用防曬霜,防曬倍數還應和夏天一樣,一般含防曬值的普通面霜並不能滿足需求。

12、耐寒鍛煉

通常用冷水洗臉、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用冷水擦身、洗腳甚至淋浴。有研究表明,適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除了冷水鍛煉外,還可選擇一些有助於提高抗寒鍛煉的有氧運動項目,如登山、冷空氣浴、堅持秋冬泳等。

13、閉目養神

秋季陽光和煦,原野金黃,秋高氣爽,是老年人閉目養神,收聚精銳的大好時光,此時,老年人可到公園、郊野、山林等林木繁榮、寧靜幽雅之地,做做閉目養神的氣功。閉目,先眼肌放鬆,再面部放鬆,心胸放鬆,精力即從面部肌肉噴湧而出,眼睛也即會有神。許多名人學士在繁忙緊張的腦力勞動之餘,做做閉目養神功,即可收到養精蓄銳之奇效。

14、壓揉承漿

承漿穴在唇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口腔內會湧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壓揉此處十餘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飲水。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紅潤。

15、多進行體育運動

可以選擇散步、騎車、體操、慢跑、跳繩等,運動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運動的同時可適度曬太陽。曬太陽的時間宜選擇在傍晚,每次半小時左右,曬太陽時應選擇避風處。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和曬太陽,可以感受到室外陽光空氣的撫慰,提高人體對氧氣的利用率,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保持體內旺盛的新陳代謝,使皮脂腺、汗腺得到正常的分泌,以滋潤皮膚,防止皮膚乾燥、瘙癢、脫皮等不適癥狀的出現。

16、多吃酸味食物

酸味能收斂肺氣,辛味則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薑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吃酸味的果蔬。這樣養肺的效果就很好。

17、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秋風落葉,淒風淒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防止抑鬱症要注意心理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多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大笑能使肺擴張,還可以清除呼吸道「濁氣」。人在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氧氣隨著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秋天到了,氣象轉涼,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都要注意防範各種突發疾病,盡量做到防患於未然。如果遇到問題,也不要慌張,尋找科學的解決方法即可。望大家都能順利度過夏末秋初的換季疾病高發期。

(據人民網、中國氣象網、北京晚報、羊城晚報、中國網、四川在線綜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